Advertisiment
如尿道斷裂, 術後容易造成尿道疤痕狹窄, 長時間的尿道擴張讓患兒苦不堪言, 而且還有可能留下性功能方面的後遺症。
所以, 家長朋友一定要採取必要的措施, 讓您的孩子避免意外傷的發生。
■吞入異物
小孩生性好動, 常喜歡把一些東西放進嘴裡玩, 稍不留神就會把東西吞下去。 這時家長就會非常焦急, 想知道吞下的東西會不會對小孩造成嚴重危害。 一般吞入物品可以歸為幾種類型, 並進行相應的處理, 絕大多數小孩可以安然無恙。
1、普通鈍性異物。 如錢幣、扣子、塑膠金屬球、小且沒有銳角的各類玩具等。 除少數異物停留在食管狹窄處, 出現吞咽困難、流涎外,
Advertisiment
2、普通尖銳異物。 多為小釘、大頭針、別針、較大魚刺等。 異物停留在食管處症狀同上, 個別因食管穿透(發生食管異物後, 家長讓病兒進饅頭等食物, 企圖“裹”下去, 造成食管損傷), 發生縱隔感染和氣腫, 而發生危險。 儘管這些異物尖銳, 但很少能刺破胃腸壁, 多能隨胃腸蠕動排出。 僅少數病兒, 由於異物直徑較大(大於3釐米), 可能在排便時卡在近肛門直腸處, 造成排便血和便秘。 這種情況需在明確診斷後,
Advertisiment
3、果殼果核異物。 小孩吃西瓜連同瓜籽一起吃下或磕瓜子時連殼一起咽下, 當量較大時, 會出現特殊性便秘, 這種便秘採用通常的開塞露、甘油栓、肥皂水灌腸等通便方法治療無效, 唯有經肛門掏大便才能解除便秘。 由於以果殼殘渣為主要內容的糞便團塊, 對直腸粘膜和肛門有一定損害和刺激, 掏便時局部常血跡斑斑。 也有些病兒因進食果核以及消化不良等因素, 可形成腸內糞石, 致糞石性腸梗阻, 多需手術治療。
4、進食合鞣酸類食物形成結石。 小孩進食黑棗、柿子等食物, 可在胃內形成結塊, 除有嘔吐外, 肚子上可摸到形狀不規則的半硬腫塊物, 加壓可變形。 這種胃內結石可服中藥化解, 但結石塊過大(超過6-8釐米)多需麻醉下將結塊捏碎,
Advertisiment
5、誤吞水銀。 發熱用口表量體溫時, 咬碎體溫表根部, 其內水銀沿重力方向, 很容易經咽、食道下降到胃。 其下行較快, 有時在誤吞後2小時即達結腸回盲部。 如果家長能讓小孩頭朝下倒立片刻, 並逐漸倒向左側, 然後再坐起, 水銀即沿重力方向下降到達直腸而排出。 一般甚少發生汞中毒。
6、誤吞汞電池。 隨著使用汞電池(鈕扣電池)的物品日漸增多, 小孩吞食的概率也增多。 雖然這種電池小而圓, 但由於胃酸破壞, 電池內容物可以外溢, 氧化汞和胃液混合有可能變成氯化汞, 只要0.5克就可以致命。 汞電池氫氧化鉀或氫氧化鈉腐蝕作用明顯, 可引起胃腸道穿孔和腐蝕周圍血管,
Advertisiment
■橈骨頭半脫位
一位年輕的媽媽拉著3歲的寶貝女兒的手玩耍時, 不小心牽拉力量大了些, 孩子立刻哭叫起來。 送到醫院後, 醫生用手法一撥弄, 孩子的手立刻恢復了活動。 醫生說, 孩子是肘部的橈骨頭半脫位, 俗稱牽拉肘, 並不嚴重。
橈骨頭半脫位常見於2~6歲小兒, 每天在門診總能碰到幾個這樣的病兒。 發病原因常為家長牽著小孩走路, 因家長過度牽拉或小兒突然下墜而造成, 也可因小兒自己翻身時扭拉肘部而發生, 有時也見家長為孩子穿衣, 從袖子內拉出孩子手時發生過牽。 發生橈骨頭半脫位後病兒常會哭吵, 患肢不愛活動,不肯上舉,也不願用手握物。其發病機理為橈骨頭被拉入遠端的環狀韌帶,橫向纖維將橈骨頭包緊,或環狀韌帶遠端部分撕裂,嵌入肱橈關節,從而阻礙前臂旋轉。本病診斷不難,若發現你的孩子拒絕使用一側上肢,加上剛剛被牽拉過上肢,無肘部腫脹,基本可獲診斷。X線拍片對本病診斷無幫助。
發生橈骨頭半脫位後應及時治療,被動屈肘旋後可使之復位。方法是,術者以同側手握住病兒的患側手,以另一手握住病兒肘部,拇指輕按橈骨頭部,以較快速度向後旋轉患兒前臂,同時可聞一彈響,則證明已復位,患兒旋即可持物,可舉手。最好建議用節帶使病兒患肢休息1~2日。
■腹部外傷
腹部外傷是指因外來暴力致腹腔臟器損傷造成實質性臟器破裂出血、空腔臟器破裂後發生腹膜炎。小兒因腹壁薄弱,防禦能力差,腹腔臟器柔嫩尤易受損傷。
腹部損傷以男孩多見,男女之比約為4∶1,可分為閉合性和開放性損傷兩大類。閉合性損傷多見,占90%-95%。因多數小兒不能確切述說受傷情況,且不能配合檢查,診斷比成人困難,應嚴密觀察,利用各種檢查手段,及時診斷,迅速處理。
小兒腹部損傷的症狀和體征與成人極為相似,但由於小兒語言表達能力差,檢查不合作,對傷情的判斷較成人困難。故家長最好能對小兒腹部損傷的發生發展有一定瞭解,一般分為單純腹壁損傷、實質性臟器損傷和空腔臟器損傷三種。
單純腹壁損傷:傷後有局部疼痛、腫脹、皮下瘀血、皮膚擦傷或裂傷。一般來說傷勢較輕,腹痛多局限於受傷部位一側,靜止不動時疼痛可緩解,多無全身症狀。
實質性臟器損傷:常見肝脾胰腎破裂後內出血和休克,主要表現為內出血。傷後先有腹痛,繼之腹脹,若繼續大量出血,則表現為口渴、面色蒼白、煩躁不安,甚至出現昏厥。
空腔臟器損傷:主要包括胃、十二指腸、回腸、結腸、直腸、膀胱、肝外膽道等,破裂後內容物流入腹腔,引起感染性腹膜炎。主要表現為傷後腹痛進行性加重,很快出現腹脹、噁心嘔吐、便秘等麻痹性腸梗阻症狀。晚期由於毒素大量吸收,可出現高熱等全身中毒症狀。
因此,當小兒腹部因各種原因外傷後,家長應密切觀察小兒的變化,出現腹痛後,應及時送醫院就診。
■燙傷
夏季到來,燙傷的患兒多起來了,省兒童醫院燒傷整形科也忙乎起來了。從住院的患兒來看,開水燙傷者居多,湯類燙傷者次之。特別要指出的是,今年旅途中(火車上、飯店中)受傷的患兒比去年同期多了不少,而火焰燒傷、電燒傷、化學燒傷患兒比往年少了些。
分析小兒燙傷的原因,一是患兒的主觀原因,兒童處於生長發育階段,自身的平衡能力差,但對事物的好奇心強,驅使他們去模仿成人的動作,結果被燙傷。比如去開飲水機熱水開關,去拿開水杯等等現象。二是客觀原因,一般被燙傷患兒家庭條件較差,住房狹小、擁擠,許多危險源如熱水瓶、煤爐、水壺不能有效隔離。三是監護人的原因,監護人不良的生活習慣,如亂放熱水瓶、開水杯、開水桶(鍋)等,是引起小兒燙傷的原因。而年輕的父母生活經驗少,也是另一原因,比如給孩子洗澡時,他們先放熱水,在他們去端涼水時,孩子誤入熱水中。這種現象這幾年是常見的。
那麼,小兒燙傷後如何處置呢?如果是小面積燙傷(<5%),可以在家裡緊急處置:先用冷水沖洗,浸泡數分鐘,這樣可止痛、減輕損害。家中可備些京萬紅燙傷軟膏,對Ⅰ0、Ⅱ0小面積燙傷創面,可塗些藥膏。我們不提倡在燒傷創面上塗醬油、牙膏、蛋清之類物質。另外燙傷後不要忘記到醫院注射破傷風抗毒素針。
對於燙傷面積大於5%的燒傷患兒,要立即到醫院處置。治療這樣的燒傷,不光是處置創面,重要的是要進行抗體克靜脈輸液,因為燒傷面積大於5%的患兒有休克的危險。燒傷後、住院前不要隨便給患兒進流質液體,因為過量飲水可引起患兒腦水腫,而腦水腫比單純燒傷更致命、更危險。燒傷患兒的補液是有一定的專業要求的,並不是一般外科醫生都能掌握好的。因此家長最好送到兒童專科醫院處理。
患肢不愛活動,不肯上舉,也不願用手握物。其發病機理為橈骨頭被拉入遠端的環狀韌帶,橫向纖維將橈骨頭包緊,或環狀韌帶遠端部分撕裂,嵌入肱橈關節,從而阻礙前臂旋轉。本病診斷不難,若發現你的孩子拒絕使用一側上肢,加上剛剛被牽拉過上肢,無肘部腫脹,基本可獲診斷。X線拍片對本病診斷無幫助。
發生橈骨頭半脫位後應及時治療,被動屈肘旋後可使之復位。方法是,術者以同側手握住病兒的患側手,以另一手握住病兒肘部,拇指輕按橈骨頭部,以較快速度向後旋轉患兒前臂,同時可聞一彈響,則證明已復位,患兒旋即可持物,可舉手。最好建議用節帶使病兒患肢休息1~2日。
■腹部外傷
腹部外傷是指因外來暴力致腹腔臟器損傷造成實質性臟器破裂出血、空腔臟器破裂後發生腹膜炎。小兒因腹壁薄弱,防禦能力差,腹腔臟器柔嫩尤易受損傷。
腹部損傷以男孩多見,男女之比約為4∶1,可分為閉合性和開放性損傷兩大類。閉合性損傷多見,占90%-95%。因多數小兒不能確切述說受傷情況,且不能配合檢查,診斷比成人困難,應嚴密觀察,利用各種檢查手段,及時診斷,迅速處理。
小兒腹部損傷的症狀和體征與成人極為相似,但由於小兒語言表達能力差,檢查不合作,對傷情的判斷較成人困難。故家長最好能對小兒腹部損傷的發生發展有一定瞭解,一般分為單純腹壁損傷、實質性臟器損傷和空腔臟器損傷三種。
單純腹壁損傷:傷後有局部疼痛、腫脹、皮下瘀血、皮膚擦傷或裂傷。一般來說傷勢較輕,腹痛多局限於受傷部位一側,靜止不動時疼痛可緩解,多無全身症狀。
實質性臟器損傷:常見肝脾胰腎破裂後內出血和休克,主要表現為內出血。傷後先有腹痛,繼之腹脹,若繼續大量出血,則表現為口渴、面色蒼白、煩躁不安,甚至出現昏厥。
空腔臟器損傷:主要包括胃、十二指腸、回腸、結腸、直腸、膀胱、肝外膽道等,破裂後內容物流入腹腔,引起感染性腹膜炎。主要表現為傷後腹痛進行性加重,很快出現腹脹、噁心嘔吐、便秘等麻痹性腸梗阻症狀。晚期由於毒素大量吸收,可出現高熱等全身中毒症狀。
因此,當小兒腹部因各種原因外傷後,家長應密切觀察小兒的變化,出現腹痛後,應及時送醫院就診。
■燙傷
夏季到來,燙傷的患兒多起來了,省兒童醫院燒傷整形科也忙乎起來了。從住院的患兒來看,開水燙傷者居多,湯類燙傷者次之。特別要指出的是,今年旅途中(火車上、飯店中)受傷的患兒比去年同期多了不少,而火焰燒傷、電燒傷、化學燒傷患兒比往年少了些。
分析小兒燙傷的原因,一是患兒的主觀原因,兒童處於生長發育階段,自身的平衡能力差,但對事物的好奇心強,驅使他們去模仿成人的動作,結果被燙傷。比如去開飲水機熱水開關,去拿開水杯等等現象。二是客觀原因,一般被燙傷患兒家庭條件較差,住房狹小、擁擠,許多危險源如熱水瓶、煤爐、水壺不能有效隔離。三是監護人的原因,監護人不良的生活習慣,如亂放熱水瓶、開水杯、開水桶(鍋)等,是引起小兒燙傷的原因。而年輕的父母生活經驗少,也是另一原因,比如給孩子洗澡時,他們先放熱水,在他們去端涼水時,孩子誤入熱水中。這種現象這幾年是常見的。
那麼,小兒燙傷後如何處置呢?如果是小面積燙傷(<5%),可以在家裡緊急處置:先用冷水沖洗,浸泡數分鐘,這樣可止痛、減輕損害。家中可備些京萬紅燙傷軟膏,對Ⅰ0、Ⅱ0小面積燙傷創面,可塗些藥膏。我們不提倡在燒傷創面上塗醬油、牙膏、蛋清之類物質。另外燙傷後不要忘記到醫院注射破傷風抗毒素針。
對於燙傷面積大於5%的燒傷患兒,要立即到醫院處置。治療這樣的燒傷,不光是處置創面,重要的是要進行抗體克靜脈輸液,因為燒傷面積大於5%的患兒有休克的危險。燒傷後、住院前不要隨便給患兒進流質液體,因為過量飲水可引起患兒腦水腫,而腦水腫比單純燒傷更致命、更危險。燒傷患兒的補液是有一定的專業要求的,並不是一般外科醫生都能掌握好的。因此家長最好送到兒童專科醫院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