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Stop!不讓寶寶“討價還價”


“南南, 再玩五分鐘就去洗澡吧。 ”

“好, 不過我洗完澡要吃五顆糖。 ”

“不行, 要睡覺了, 不能吃糖。 ”

“我不, 你不給我吃糖, 我就不洗澡。 ”

“那就吃一顆吧。 ”

“不, 我要吃五顆。 ”

“不行, 只能吃一顆。 ”

“不。 ”

……

南南媽頭痛地發現, 自從在家裡試行“民主政策”以來, 這小小的人兒就迅速地將“民主”的權利應用到身邊所有的事上, 在爸爸媽媽要求的每一件事上討價還價, 努力地“爭取”

自己的“合法權益”。 這不, 洗澡是媽媽要求的, 糖果就是南南“應得的好處”, 南南如是想。

出了什麼差錯?

其實, 孩子“討價還價”的根源在父母身上。

仔細回想一下, 曾經的某一次或某幾次,

Advertisiment
你是否主動給孩子提出過“交換條件”, 用事後的“好處”來引誘他做什麼事?比如“只要你把這碗飯吃完, 等一下就可以吃個霜淇淋”之類的話。 這些話讓孩子產生了一種誤解, 以為父母要求自己做事, 自己便可以理所當然地獲得某種“報酬”。 於是他們開始充分把握每一個時機來要求自己想要的東西。

“討價還價”的後遺症浪費時間討價還價是持久的, 不可能在一兩分鐘內結束, 這個過程就像拉鋸, 你拉過來, 我拉過去, 父母一點點鬆口, 孩子一點點“獲利”。 原本安排好的時間在這個擠牙膏似的爭議中消耗了大半, 剩下真正用於做事的時間卻很少。 不但浪費了大人的時間, 也浪費了孩子的時間。

情緒失控會和孩子討價還價的父母開始是民主的,

Advertisiment
抱著尊重孩子的想法進行親子間的溝通。 然而, 當時間一點點過去, 雙方的“論戰”卻依然停留在原地不動, 或是只前進了一毫米。 父母原本平靜的心態漸漸起了變化, 當疲憊漸生, 耐心磨盡時, 也就是情緒失控的時候了。 民主的家長轉眼間成了“暴君”, 強硬的語言, 刺耳的聲音, 憤怒的表情……讓沉浸在挑戰父母“權威”樂趣中的孩子突然間不知所措, 隨即傷心不已。

權威受損原本只想讓他早點去洗個澡, 結果卻發現半小時過去了, 他還穿著浸滿汗漬的衣服站在那兒討論洗澡後吃幾顆糖。 而父母似乎也已經忘了最初的計畫, 被他的爭論牽著鼻子走, 局面脫離了控制, 卻被他所掌握著。 如果任何一件小事都要進行這麼一番“談判”,

Advertisiment
那父母的權威何在?

被動成長當孩子習慣了凡事都要“討價還價”一番時, 就可能造成被動成長的狀態, 也就是要有好處才會去做, 計較於“即時利益”, 沒有好處, 一切免談。 這麼一來, 孩子的每一次學習和探索都成了“交易“, 不再出於自身強烈的好奇和興趣去主動學習新的東西, 也沒有了探索精神, 更不會有責任心與同情心。

STOP IT

設定一條底線在你開始讓孩子的聲音在家庭決定中起作用時, 事先為可能發生的爭論設定一條底線, 以便適時地結束爭論。 比如和孩子約定, 可以講條件, 但是任何事情的“最終決定權”屬於父母, 一旦父母作出了決定, 便絕不再討論更改;也可以在平時和孩子一起制定簡明、便於操作的規則,

Advertisiment
逐漸讓孩子明白哪些事必須做, 應該怎樣做。 需要注意的是, 這個約定必須嚴格地執行, 規則也不可以隨便更改, 否則, 搖擺不定的底線會讓約定和規則失去意義, 也讓父母失去威信。 要知道, 大多數孩子的討價還價都是試探性的, 只要父母能堅持原則, 大多數孩子會慢慢改變。

以精神鼓勵為主“討價還價”基本上是圍繞著物質鼓勵進行的。 不妨多用精神鼓勵, 如擁抱、撫摸、口頭誇獎等, 這類鼓勵換來的孩子的妥協與物質換來的妥協不同, 往往是有益的, 它們滿足的是孩子的自信心、成就感等內在的感受。 比如擁抱傳達的資訊就是:我相信你能做得好, 你也有責任做得好。

改變要求的方式別讓孩子覺得你在“求”他,

Advertisiment
不妨改變提要求的方式, 換個角度, 把你的真正意圖隱藏起來。 比如要孩子吃完碗裡的飯, 可以說:“飯吃不完, 可以放在那兒, 不過餓了沒有其他東西吃。 ”當孩子從你的暗示中認識到後果不妙時, 會主動服從你暗示的要求。

讓孩子承擔後果“討價還價”浪費的時間往往會影響後面事情的進行, 不妨讓孩子承擔這個後果, 如因爭論錯過了原定看動畫片的時間, 那麼讓孩子哭鬧吧, 別心軟給他補回來, 但是要讓他知道這全是因為他糾纏於“討價還價”才造成的, 責任在他, 而且他必須承擔這個後果。

換個角度看確實, 和孩子的拉鋸戰讓人頭痛,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 這也說明他已經有了自主意識的萌芽, 討價還價未必是件壞事。所以,父母既不要過於遷就,也不能一味禁止,只要循循善誘,一定能讓孩子變得通情達理。

(以上內容僅授權39健康網獨家使用,未經版權方授權請勿轉載。) 討價還價未必是件壞事。所以,父母既不要過於遷就,也不能一味禁止,只要循循善誘,一定能讓孩子變得通情達理。

(以上內容僅授權39健康網獨家使用,未經版權方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