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
我們仍不得不待在家裡邋遢不堪地忍受這30天光陰嗎?當然不是,
婆婆媽媽一代的做法,
我們不必照單全收。
科學,
就要處理好以下問題。
1、洗頭洗澡——萬不可為
經過的巨大消耗,
媽媽們早已大汗淋漓,
汗腺也乘機加緊工作,
汗水污垢成為細菌的繁殖地。
如果不及時清除不僅媽媽們難以忍受,
寶寶們的安全(如果你很負責地選擇母乳餵養)也會受到威脅。
中醫認為:分娩後身體的骨縫和氣孔是打開的,
極易感染風寒。
空調、熱水器等高科技產物已使居住環境變得可控。
夏天分娩的新媽媽可在第2~3天,
Advertisiment
關鍵字:溫度、淋浴。
即使在炎炎夏日, 洗澡時水溫也要保持在37℃左右, 水太涼會導致媽媽氣血凝滯, 以後可能會遭遇不調, 甚至關節疼痛。 5~10分鐘的淋浴不僅能將污垢滌蕩一空, 更避免了新媽媽因為久站而造成的虛脫無力。
2、牙齒鬆動——月子裡刷牙惹的禍
雞鴨魚肉、小米雞蛋, 高糖高蛋白不僅滋養了新媽媽的身體, 口中的細菌也會乘亂而動。 如果不用牙刷趕走它們, 它們就會在牙縫間和溝凹內發酵、產酸, 促使牙釉質脫落, 牙質軟化, 牙齦炎、牙周炎和齲齒的發生。 所以, 新媽媽餐後漱口, 早晚刷牙絕對必要。 如果牙齦有問題, 也可先用紗布包住手指輕輕摩擦牙齒牙齦, 還可用些清潔、消毒作用較好的含漱劑,
Advertisiment
關鍵字:溫水、軟毛。
溫水刷牙會避免口腔冷熱刺激, 減少牙敏感的發生。 帶有功能的軟毛牙刷不僅能達到清潔的目的, 更避免損傷牙齦。
3、過早行樂——幸福終結者
經過妊娠和分娩, 新媽媽的與完成了一項艱巨的任務已疲憊不堪, 適當地休養勢在必行。 產後, 子宮體的回縮需要6周才能恢復, 胎盤附著處子宮內膜的全部再生修復也需6周;而腎盂及輸尿管在妊娠期間的生理擴張, 也要4周以後才能恢復正常。 總體來說, 新媽媽的身體在完全恢復性能力之前, 要經過6~8周的修養。
4、“精神月子”——產後都會抑鬱
國外報導:產後的發生率達25~35%。 我們在給身體坐月子的同時, 不要忘記給精神也放個大假。 初次生產的媽媽經歷了之痛與角色的轉換,
Advertisiment
關鍵字:放鬆、睡眠。
優美的音樂不僅是寶寶的早教方法, 也可以鎮靜新媽媽的神經。 在房間裡放幾盆綠色植物, 給眼睛、身心一起度個假。 心煩時叫上一二好友, 談笑間也就忘了煩惱。 要懂得向家人和們求助。 抑鬱襲來的時刻, 更別忘記孩子他爸。 因為夫妻間的溝通與交流才是最好的鎮靜劑。 有了丈夫的支持, 新媽媽會更順利地完成角色過渡, 感覺自己並非孤軍奮戰。
5、產後塑身——一動不如一靜
“不能下床”、“在床上越久身體恢復得越好”, 幾乎每個新媽媽都得到過這樣的告誡。 但是,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下肢靜脈血栓、便秘、足跟痛……都與產後不動有關。
Advertisiment
關鍵字:舒緩、適度。
產後第一天, 媽媽們可先搖高床頭以適應高度, 確定無頭暈後, 即可起身慢慢坐起, 一般兩天后就可下床緩慢行走。 的媽媽更要及早下床(產後24小時)以利於恢復, 避免粘連的發生。 自然產的媽媽第二天, 剖腹產媽媽3~4天起即可做以下:1.腹部按摩運動;2. 胸部吐納運動;3. 上臂運動;4. 頸部運動;5. 抬腿運動;6. 腎部收縮運動;7. 腰腹運動;8.會陰收縮運動;9. 子宮收縮運動。 不過媽媽們在鍛煉的同時切記不能站立過久和提重物, 以防子宮脫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