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歲看大,7歲看老” 這10個習慣必須從小教給孩子!

俗話說“三歲看大, 七歲看老”, 孩子將來是個什麼樣的人, 從小時候的一些細節便可大致判斷。 所以, 明智的父母應該在孩子年幼時培養他良好的習慣, 從小就要給孩子灌輸正能量, 讓孩子受益一生的10個好習慣, 你值得擁有, 孩子值得學習。

第一、會說謝謝

文明禮貌從“謝謝”開始, 如果臉上帶著微笑就更好了, 那是最美的表情, 沒有人會討厭一個用微笑迎接自己的人, 當然, 爸爸媽媽要教給孩子發自內心的感謝和微笑, 這就需要孩子懂得感恩, 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會友愛朋友、孝順父母、忠於職守、回饋社會,

Advertisiment
一定是個有用的人。

第二、會交朋友
交朋友, 可以說是每一個心理健康的人的必然選擇, 孩子也不例外, 無論在哪一個年齡段, 都會找到一兩個共用歡樂和痛苦的夥伴。 能交到朋友的孩子, 性格往往是活潑開朗的, 獨立自信的。 做父母的要教給孩子一些交朋友的技巧, 更要給孩子做好榜樣, 自己要交一些“好”朋友, 不要交狐朋狗友。

第三、會運動
無論男孩女孩, 我們都提倡讓他(她)擁有健康的體魄, 多運動, 少生病, 無論是孩子的學習或者其他因素, 都應該為孩子的健康讓步。

所以, 我們做父母的, 要經常帶孩子去運動, 讓孩子養成運動的習慣, 這不僅是為孩子健康著想, 更是孩子開闊視野, 與人交流的好時機, 為孩子一生都有巨大的影響。

Advertisiment

第四、積極選擇

經常對孩子講事情的兩面性, 讓孩子懂得任何事情都有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一面。 用積極的眼光看待孩子, 賞識他們的長處, 並告訴孩子積極看待問題的好處, 讓他們對積極的選 擇有切身體會。

第五、學會獨立

父母們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能夠獨立的, 同時又要在生活中創造各種條件讓孩子們去發現自己的能力。 您可以制定一些小的、容易實現的目標, 讓孩子在成功的體驗中感受到獨立的快樂。

獨立的行為來自獨立的思想, 孩子的想法與父母不同時, 父母不要急於否定他們的想法, 而是要問他們為什麼這樣想。 仔細聽聽他們的陳述, 讓孩子獨立表達自己的見解。

第六、有責任心

Advertisiment

讓孩子學會自我服務, 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你還小。 ”“你不懂。 ”“你不行。 ”而要給孩子一定的鍛煉機會。 孩子們的成長速度是驚人的, 遠遠超出成年人的想像。 成年人認為孩子不能做的事, 可能孩子已經完全有能力駕馭。 因此, 父母們要儘量給孩子一些鍛煉的機會, 這樣孩子便可以在自我服務中增強責任心。

第七、有以恒的毅力

給孩子訂立一些具體的目標, 每天堅持去做, 並及時鼓勵他們。 當孩子堅持做一件事取得一定成效時, 給他們一個獎勵。 獎勵未必是物質的, 可以是一個眼神, 一個微笑, 或者給孩子做一個進步記錄。

有的父母總是覺得自己的孩子沒有長性, 做事不夠堅持, 也有的父母認為毅力就是天生的東西, 是沒有辦法培養的,

Advertisiment
因此只能“望孩子興歎”。 其實, 毅力完全可以培養出來, 而培養習慣正是增強毅力的好辦法, 可以說, 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毅力會在習慣的培養過程中逐步產生、增強;逐步產生、增強的毅力反過來又可以強有力地促進習慣的培養。

第八、充滿自信

釘子之所以能釘在堅硬的牆裡, 一是因為它很尖, 也就是目標不很大;二是因為釘釘子的時候, 我們使用的是榔頭, 就是用的力很大。 如果我們不是用榔頭釘釘子, 而是用拳頭砸擀面仗, 就一定釘不進去, 因為目標太大, 用力太小。 父母也要給孩子講些類似的道理和故事, 讓孩子懂得做事的目標和力量之間的關係, 並用釘子精神去處理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故。

世界上的每樣東西,

Advertisiment
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和用處, 因此而組成了大千世界。 父母要給孩子講這樣的道理, 也可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 讓孩子看看山水花草。 告訴孩子山有山的偉岸, 水有水的潺潺, 花有花的芬芳, 草有草的綠茵。 父母也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及與眾不同的特點, 並及時發揚光大他們的特點。

第九、懂得尊重

要尊重孩子的想法, 不要總是把孩子看成被教育的物件, 給孩子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 這樣, 就意味著父母在給孩子做出榜樣, 讓孩子懂得什麼是尊重。

尊重人, 不僅要尊重每個人的想法、人格, 還要尊重別人的勞動。 比如, 當他人把地掃乾淨時, 你是否懂得愛惜;當朋友請你吃飯時, 你是否懂得感謝……

第十、保持誠信

父母以身作則,言行如一,對同事,對朋友,對鄰居,對孩子講究誠信,講話要誠實、有信用。如果出現了問題,父母不要推卸責任,也不要教孩子推卸責任。

責任其實是和信譽聯繫在一起的,如果責任在孩子身上,抓住這個教育機會,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要告訴孩子不貪小便宜,任何一次小便宜都會毀掉你的信譽。誠實地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身邊的人也會同樣以誠信來回報你。

小提示:兒童心理專家和教育家們把從3~7歲這個階段稱為學前期。所謂“7歲看老”是指在7歲時幼兒的個性傾向開始形成,7歲之後,基本上就難以重新塑造了

父母以身作則,言行如一,對同事,對朋友,對鄰居,對孩子講究誠信,講話要誠實、有信用。如果出現了問題,父母不要推卸責任,也不要教孩子推卸責任。

責任其實是和信譽聯繫在一起的,如果責任在孩子身上,抓住這個教育機會,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都要告訴孩子不貪小便宜,任何一次小便宜都會毀掉你的信譽。誠實地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身邊的人也會同樣以誠信來回報你。

小提示:兒童心理專家和教育家們把從3~7歲這個階段稱為學前期。所謂“7歲看老”是指在7歲時幼兒的個性傾向開始形成,7歲之後,基本上就難以重新塑造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