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晚期著名學者呂坤在《呻吟語》中提出了“七不責”。 原文中說;“卑幼有過, 慎其所以責讓之者。 對眾不責, 愧悔不責, 暮夜不責, 正飲食不責, 正歡慶不責, 正悲憂不責, 疾病不責。 ”這句話的大致意思是:年幼的孩子有過失, 在責備的時候應該慎重, 眾人面前不責備, 慚愧後悔不責備, 夜晚不責備, 吃飯不責備, 正在歡慶時不責備, 正在憂傷時不責備, 正在患病時不責備。 這“七不責”從健康育兒的角度來看, 至今仍發人深省!
對眾不責防肝郁
很多家長覺得當眾責備孩子不但孩子更容易“長記性”, 也有助於樹立自己的威嚴,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假如父母及老師經常訓斥、辱駡甚至歧視、威嚇、體罰孩子, 可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 孩子經常被當眾責駡, 長期處於精神高度緊張、壓抑的狀態, 導致孩子心理壓力過大, 在大腦底部的下丘腦分泌促進生長激素減少, 直接影響身高發育, 甚至患上矮小症, 西醫稱作“精神剝奪性矮小”。 所以要想讓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 不至於在身高上“低人一等”, 父母尤其要避免當眾責駡孩子!
愧悔不責防傷脾
應該說大部分孩子做錯了事只要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一般都會有悔愧之心的, 但有的家長在氣頭上, 難以控制自己情緒, 還一而再再而三地批評已感到愧悔的子女,
Advertisiment
中醫認為脾在體“合肌肉, 主四肢。 ”人體有賴脾運化的水穀精微, 才能使肌肉豐滿發達, 四肢活動有力。 因此孩子脾的運化功能健全與否, 往往直接關係到孩子們肌肉的壯實與瘦削以及四肢功能活動正常與否。 若脾虛不健, 肌肉失其營養則逐漸消瘦或痿軟鬆弛。 如果你奇怪孩子長得沒人家孩子結實, 先自省一下是不是常會在孩子愧悔的時候責駡孩子呢?
暮夜不責防夜驚
很多家長也做到了不當眾責駡孩子, 但是憋了一肚子的氣, 白天孩子上課自己上班沒空去教育, 晚上似乎是個好時間!尤其是睡前訓斥一番, 孩子說不定睡前還能在安靜的環境中更好地悔改。
Advertisiment
中醫認為兒童臟腑嬌嫩, 神氣容易因驚嚇而怯弱, 暮夜間的責駡的確會讓孩子印象深刻, 但正因如此, 才更容易讓孩子的心神散亂, 進而出現夜不能寐, 甚至夜啼夜驚的現象。 那麼, 孩子因為暮夜責駡而出現夜驚等睡眠障礙會怎樣呢?睡眠不好會對孩子的學習記憶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慢性睡眠缺失對兒童學習記憶功能的損傷可能具有隱匿性。 長期睡眠不足, 還會造成免疫功能下降、體質下降、注意力和記憶力下降, 從而導致學習效率低下。 因此, 不想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不想讓孩子在學習上掉隊, 請您不要再在暮夜責駡孩子了!
廣告
飲食不責防傷胃
也有一些家長習慣在孩子吃飯的時候念叨孩子的不足,
Advertisiment
中醫學非常重視“胃氣”, 認為“人以胃氣為本”。 胃氣強則五臟俱盛, 胃氣弱則五臟俱衰, 有胃氣則生, 無胃氣則死。 孩子吃飯的時候批評他, 其胃氣則會逐漸虛弱。 從西醫角度講, 甚至會造成胃潰瘍。 這不是危言聳聽。 胃潰瘍病以往認為小兒中少見, 其實並非如此。 人體的神經系統對胃液分泌、胃運動有重要調節作用, 兒童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 植物功能也不穩定, 孩子就餐的時候被父母責駡可引起其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導致胃腸平滑肌及血管痙攣,誘發潰瘍的發生。
導致胃腸平滑肌及血管痙攣,誘發潰瘍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