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 各方面的發育都有所不同, 有的家長看到同齡的孩子某方面比自己的孩子優秀, 便著急的不得了, 想方設法讓孩子追上, 但是孩子的發育是受到先天的遺傳以及後天的環境影響決定的, 並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改變的, 家長的這種“揠苗助長”的方式最終只能事倍功半。
現在很多家長都從孩子很小的時候便開始給孩子制定各種學習計畫, 從上幼稚園開始, 週末的時候各種補習班, 讓孩子喘不過氣來, 沒有絲毫可以玩的時間。 這就是所謂的“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Advertisiment
然而這樣的教育方法是極為錯誤的, 孩子的成長有其特有的規律與時間, 家長急於求成的態度會讓孩子感到無所適從, 並且會認為自己沒有達到父母期望的樣子, 是自己不夠好, 這樣便會形成自卑的性格。 對於孩子的教育, 家長應該遵循“三分教七分等”的原則。
“三分教七分等”的教育原則是指教育孩子要適度。 過多的教育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注意三點:
一、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與孩子溝通
太過複雜的語言孩子不僅聽不懂, 而且會感到很厭煩,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 儘量用簡單的、孩子喜愛的方式來進行溝通。
Advertisiment
二、對孩子不同階段的狀態有所認識
孩子在不同年齡段的認知水準是有特定性的, 例如在孩子一般在一歲左右可以走路;在兩歲左右可以說一些簡單的話等等。 因此, 在不同的年齡段, 家長應該瞭解孩子應該具有的能力, 不能強迫孩子達到超過實際年齡應有的水準。
三、做好“鏡子作用”
“鏡子作用”是指, 家長在面對孩子日常的行為時, 應該像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孩子可以通過父母看到自己的行為, 從而對自己加以反省。
Advertisiment
而除了教育以外, 家長對於孩子應該具有“七分等”, 意思是需要家長擁有足夠的耐心, 陪伴孩子成長。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 家長不能按照自己的要求來讓孩子遵從, 而是應該尊重孩子自身的發展進程, 相信很多家長都聽過“牽著蝸牛散步”的故事, 因此家長不要總是感到路途是如此的焦急, 而應該與孩子一起享受每個階段的喜悅以及為孩子的每一個進步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