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許哭!不要難過!不准發脾氣!”你是在剝奪孩子宣洩負面情緒的機會!

我家小孩四歲, 大家知道我是研究腦科學的, 但面對孩子的時候, 我也並不總是遊刃有餘。 我有時也會疑惑, 這小姑娘頭腦中到底在想什麼?我在這部影片中學習到了很多, 分享一下, 與大家探討。

孩子需要快樂, 也需要悲傷

在影片中, 除了快樂以外, 有四種負面情緒:害怕、憤怒、厭惡、悲傷。 其實還少一個常見的情緒小人:驚訝(Surprise)。

也許你想問, 人為什麼要有情緒?尤其是為什麼要有負面情緒?實際上, 每一種情緒對於人的生存和發展都有作用。

害怕讓我們能擺脫危險。

憤怒讓我們能調動資源, 對付威脅。

厭惡讓我們遠離討厭的事物。

Advertisiment

悲傷讓我們慢下來, 可以理智地面對問題。

所以正情緒和負情緒就像硬幣的兩面, 不可分離, 而且對我們的生存都很重要。

事實上, 人們在悲觀的情況下更容易深思, 形成邏輯思考, 就如同憂憂(Sadness)在電影中說的一句話:“哭泣能幫助我慢下來, 不被生活的逆境所壓垮。 ”

父母都希望孩子高高興興地過一輩子, 可所有的負面情緒對孩子都是有用的。 你不讓他難過, 不引導他認識其他的情緒, 那麼這就不會是一個心理健全的小孩。 強制地壓制情緒不能解決問題。

電影中, 當冰棒有困惑、很悲傷的時候, 它和Sadness一起坐在懸崖旁邊大哭了一場就好了。 由此可見, 宣洩悲傷有利於形成積極的心理狀態。 如果孩子感到悲傷,

Advertisiment
一定要允許他們有宣洩的機會。

我們不能一味跟寶寶強調“你們要快樂”, 這有可能強行壓制他們的情緒表達。 比如我們可能也常常會跟孩子講“要堅強!別哭啦!”甚至是“不許哭!”言下之意, 悲傷、憤怒等那些情緒都是不好的, 你要拒絕那些情緒。 這樣, 只會加大他們的心理負擔, 扮演大人心目中“開心寶寶”的角色。 負性情緒得不到宣洩, 問題也就不會得到解決。

孩子發脾氣的時候, 正是教他管理情緒的好機會

我們每個人都有情緒失控的時候, 孩子“鬧脾氣”的時候更多一點。 每一次這樣的時刻, 其實都是教他們認識情緒的機會。

我們需要引導他們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怒火、悲傷等情緒, 並且引導他們分析這些情緒的來源。

Advertisiment

為什麼呢?

當代不少心理學家把人腦中進行的運算分為兩種。 以情緒、反射為代表的是type I processing(I型資訊處理), 這些是迅速的、不需要思考就能做出反應的。 這就是為什麼小孩子的情緒來得非常快, 像風暴一樣的原因。

以語言分析為代表的理性思考能力是type II processing(II型資訊處理), 是慢速的, 需要調動很多認知資源, 處理起來比較費勁。

成熟的、理性的人會用II型處理來調控和駕馭I型處理。 俗話說的是情商高的人會調節自己的情緒。 我們需要教會孩子認識和調節情緒。

這也是為什麼要引導孩子用語言(II型處理)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甚至自己分析那些負面情緒的原因。

久而久之, 他們就能理性地掌握和理解自己的情緒, 並且很好地駕馭它。

Advertisiment
其實, 當能夠用言語來表達自己的情緒的時候, 孩子的情緒就已經平復了很多了!

我們需要先識別孩子的情緒, 表達自己對他們的理解。 這就是心理學上說的“共情”。

比如說, 在電影的結尾, 當萊莉結束離家出走回到家後, 哭著對爸媽說“我想念明尼蘇達”。 這時爸爸回應說“我也想念明尼蘇達, 想念那些快樂的日子”。

萊莉覺得自己被理解了, 情緒得到了釋放, 全家人一起回憶那些快樂的日子, 而這個時刻, 又形成了一個新的記憶小球, 是彩色的, 既有悲傷又有快樂。 這正是小朋友情緒能力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 是對她而言非常重要的時刻。

用語言命名和控制情緒

有次我帶女兒到我虛擬實境的實驗室裡玩, 她戴上頭盔在“太空中”玩了一通,

Advertisiment
其實就是模擬坐飛船在太陽系的各個行星之間旅行。 回家後聊天, 她說她在離開地球的時候哭了。 我非常驚訝于她豐富的情感和對“離開地球”這個事件的概念的掌握, 但是我也抓住機會來給她的情緒做分析。 我問她:“是不是離開地球像離開家一樣?”我希望用語言説明她給情緒加上標籤。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