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乖孩子”的故事——規則與教育

“乖”孩子, “好”孩子, 在老師眼裡家長心裡是受歡迎的孩子。 可是, “乖”孩子, “好”孩子, 真的是“完美”的孩子嗎?

小太表現特別“乖”的故事

小太剛來幼稚園的時候, 表現特別“好”, 特別“乖”, 接近“完美”。 比方說, 他能從早上到晚上一個錯誤都不犯, 吃飯的時候恭恭敬敬地吃飯, 一個米粒都不掉, 喝水的時候端端正正地喝水, 一口水都不灑, 玩玩具的時候絕對輕拿輕放, 和別的小朋友說話總是溫柔細語, 老師說什麼立馬就幹什麼不打一點磕巴……總之, 幼稚園所有的規則, 在他的眼中, 好像都是高壓電線, 離得越遠越好。

老師們就覺得小太活得特別累,

Advertisiment
果然, 媽媽也來跟老師溝通:

“李老師, 小太最近不喜歡來幼稚園。 ”

李老師:“我也正要跟您溝通呢。 ”

李老師就把小太在幼稚園的表現和媽媽仔細溝通, 媽媽說:

“對, 他就是愛在老師面前表現自己, 永遠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現給老師, 把自己‘壞’”的一面都藏起來, 所以他活得特別累。 ”

李老師問小太在家裡表現怎樣, 媽媽說:

“在家裡倒好, 自由自在的, 沒有什麼約束。 ”

聽到這兒, 李老師松了一口氣, 要是在家裡也這樣, 那就真“麻煩”了。

李老師是如何“對症下藥”的?

隨著對小太的瞭解越來越深, 彼此的信任慢慢建立起來後, 李老師開始逐漸“對症下藥”, 幫助小太從緊張中慢慢釋放自己。

情景一

有一次分享課, Tom帶來了二十多個棒棒糖,

Advertisiment
要和小朋友們分享, 每個小朋友都有, 但是不知怎麼就把牛牛給漏了。

小太第一個就發現了, 對Tom說:“Tom, 你還沒有跟牛牛分享棒棒糖呢, 你給牛牛也分享一個吧。 ”

Tom就過去給牛牛也分享了一個棒棒糖。

原來, Tom分糖的時候, 小太就在旁邊仔細看著, 看誰沒有分到, 就提醒Tom一下。

……

情景二

冬天中午午睡脫衣服的時候, 小朋友們都穿得比較多, 很容易發生衣服脫不下的情況。 有的小朋友會說“老師, 我脫不下來, 我有點著急”, 來請求老師幫助, 有的小朋友則會哭。 這時候小太就會說:“沒關係的, 一會兒老師過來幫助你。 要不我來幫你吧。 ”他也會這樣去做, 如果實在脫不下來, 他也解決不了, 他就會跟老師說:“老師, 你去幫幫誰誰誰吧,

Advertisiment
他衣服脫不下來了。 ”

慢慢地, 小太不僅會對自己說“沒關係”, 也會對其他小夥伴說“沒關係”了。

情景三

有一天上塗色課, 塗一個小花園, 小太給塗到外面了, 小太很著急:老師老師, 你看我的畫畫到外面去了。

李老師:沒關係的, 每個小朋友畫的畫都是不一樣的, 你這樣畫也很漂亮呀。 每個小朋友的畫都有自己的特點, 每個畫各有各的美, 是不是?

小太:嗯。

李老師:你看, 塗出界有塗出界的美, 不塗有不塗的美, 是不是?

李老師拿起畫, 指著線條走向, 引導小太從不同角度欣賞自己的畫。

小太:是啊, 真是的。

小太像發現新大陸一樣的開心。

李老師:所以, 沒關係的, 只要自己高興、自己喜歡就好, 你想怎麼畫都可以, 是不是?

小太:嗯。

小太和老師聊完,

Advertisiment
就安心了, 繼續一點一點地慢慢去畫, 至於是否塗出格了, 他已經不在意了。 不僅不在意, 有時候, 他還會故意加點小點綴, 讓自己的畫看起來更漂亮。

……

就是這樣的慢慢地引導鼓勵, 小太開始變化了。

情景四

有一次喝牛奶的時候, 小太盛得太多, 灑到地板上了, 其他小朋友看見了就說:“小太, 你怎麼把牛奶灑在地板上了?”有的就跑去找老師:“老師, 你看小太牛奶灑在地板上了。 ”老師還沒說話, 小太緊接著就說:“沒關係的, 小太, 你一會兒拿拖把拖一下就好了, 沒關係的。 ”

老師表揚小太:“小太, 謝謝你練習了體諒的美德。 ”小太看著老師笑, 說“沒什麼”, 然後繼續喝牛奶, 一派從容淡定的樣子。

情景五

吃飯的時候, 小太不小心把米粒掉在桌子上了,

Advertisiment
小太看了老師一眼, 覺得老師沒看到, 就想把米飯藏起來或者重新撿到碗裡來。 李老師就對小太說:

“小太, 沒關係的, 掉在桌子上就掉在桌子上吧, 吃完飯的時候把它撿到餐盒裡就可以了, 沒關係的。 ”

情景六

玩玩具的時候, 小太的玩具被小朋友搶走了, 小太的第一反應是想找老師告狀, 但想起了那個規則——玩玩具的時候小朋友之間要友好。 這樣他就不敢去找老師說了, 只好在原地一動不動地坐著, 看上去很鬱悶。 於是, 李老師主動走上去說:小太, 老師看見你的玩具被小朋友拿走了, 你是不是很生氣呀?

小太:嗯。

李老師:那咱們兩個一起想個辦法吧, 你現在怎麼想的跟老師說說, 怎麼想都沒有關係的。

小太:我想把那個玩具要回來, 我不想讓他玩。

李老師:哦,你是這樣想的,你很想玩那個玩具是吧?

小太:是的,老師,我很想玩。

李老師:你暫時不想和他分享,對嗎?

小太:嗯。

李老師:沒關係,你是這樣想的,就這樣去做吧,你要是需要老師説明的話,就來找我,好不好?小太點點頭,就站起來去跟小夥伴要玩具去了。

我們發現,不知什麼時候,對於小太來說,外在的規則,已經漸漸消淡下去了,但是,內心的規則——生命高貴的自由、美德和愛,生命真正的規則,卻也在不知不覺中,漸漸升了上來。

生命啊,就是這樣地,漸漸長大的。

心靈啊,也是這樣地,漸漸開放的。

人性啊,更是這樣地,漸漸發光的。

乖乖網寄語

規則有兩種,一種是消極的,就是:不應該做什麼。一種則是積極的,就是:應該做什麼。

很多夥伴希望通過告訴孩子不應該做什麼、應該做什麼來教育孩子,當孩子做到或做不到的時候,就會給孩子以相應的後果。也就是說,很多夥伴希望通過説明孩子建立起規則感來説明孩子成長,並發自內心地認為,這就是教育。這條路,看起來確實很好、很正確、很光明,但是……

但是,我們忽略了一個關鍵環節,這就是:孩子憑什麼能做到(遵守規則/道理)?所以,我想,更為關鍵的問題是:不是規則(道理)有沒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也不是規則(道理)本身合理或者不合理,而是:孩子憑什麼能做到?如果一味強調道理和規則,孩子就能自然而然地做到(道理和規則)的話,如果教育真的是這樣的簡單和機械的話,那麼,你每天給孩子念100遍“學生行為規範”,就是最好的教育了。顯然,事情根本不是這樣子的。所以,真正的教育,也根本不是這樣子的。就像小太的故事告訴我們的,很多時候,規則意識淡一點,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我不想讓他玩。

李老師:哦,你是這樣想的,你很想玩那個玩具是吧?

小太:是的,老師,我很想玩。

李老師:你暫時不想和他分享,對嗎?

小太:嗯。

李老師:沒關係,你是這樣想的,就這樣去做吧,你要是需要老師説明的話,就來找我,好不好?小太點點頭,就站起來去跟小夥伴要玩具去了。

我們發現,不知什麼時候,對於小太來說,外在的規則,已經漸漸消淡下去了,但是,內心的規則——生命高貴的自由、美德和愛,生命真正的規則,卻也在不知不覺中,漸漸升了上來。

生命啊,就是這樣地,漸漸長大的。

心靈啊,也是這樣地,漸漸開放的。

人性啊,更是這樣地,漸漸發光的。

乖乖網寄語

規則有兩種,一種是消極的,就是:不應該做什麼。一種則是積極的,就是:應該做什麼。

很多夥伴希望通過告訴孩子不應該做什麼、應該做什麼來教育孩子,當孩子做到或做不到的時候,就會給孩子以相應的後果。也就是說,很多夥伴希望通過説明孩子建立起規則感來説明孩子成長,並發自內心地認為,這就是教育。這條路,看起來確實很好、很正確、很光明,但是……

但是,我們忽略了一個關鍵環節,這就是:孩子憑什麼能做到(遵守規則/道理)?所以,我想,更為關鍵的問題是:不是規則(道理)有沒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也不是規則(道理)本身合理或者不合理,而是:孩子憑什麼能做到?如果一味強調道理和規則,孩子就能自然而然地做到(道理和規則)的話,如果教育真的是這樣的簡單和機械的話,那麼,你每天給孩子念100遍“學生行為規範”,就是最好的教育了。顯然,事情根本不是這樣子的。所以,真正的教育,也根本不是這樣子的。就像小太的故事告訴我們的,很多時候,規則意識淡一點,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