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六一”了, 孩子們穿上漂亮的衣服, 唱起歡快的歌曲, 跳起優美的舞蹈, 慶祝自己的節日。 然而, 在這種愉快的氛圍下, 不少父母們卻有一絲心酸:怎麼二三十年過去了, 現在的孩子還在唱著我們小時候的歌, 而且越來越多的孩子唱起了流行歌曲?
我們不能否認, 兒童不唱兒歌, 與兒童文化傳播的多元化大有干係。 在動漫、電視、網路等多元媒介文化的衝擊與制約下, 兒歌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狹窄, 孩子們也忘記了這種抒發自己情感的最好載體。
但是, 無庸置疑, 出現這種情況的關鍵是:現在的兒歌創作走入了誤區。
Advertisiment
有的人可能會認為, 小孩唱流行歌曲也沒有什麼不好, 《雙截棍》、《老鼠愛大米》、《兩隻蝴蝶》等等, 小孩們不都喜歡、唱得挺好?但是, 我們不能忽視的是, 無數事實證明, 兒童一旦過早成人化, 後果會很嚴重, 帶來的社會問題有可能影響到一代人甚至幾代人。
一些有識之士提出, 兒歌創作要從兒童的期待視野出發, 從事兒歌創作的音樂人應該要花更多的時間、精力去瞭解兒童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