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 讓您感到困擾嗎?爸爸媽媽嗎們滿心期望孩子可以乖乖坐好的同時, 是不是也認為只有這樣的學習態度, 才是有效果的呢?其實, 很多“坐得住”的孩子一樣不知神遊何處, 而許多“動如脫兔”的孩子, 卻學得快又好喲!因此, 雖然我們常會主觀認定某些情境(例如:講故事的時候, 眼睛要看著故事書或說書人), 及某種態度(例如:活動量大的孩子無法學得很好), 才是專心的表現;但實際上, 孩子的注意力, 是會受到以下的因素影響:
Advertisiment
1.年齡:
年齡越小的孩子, 注意力維持的時間就越短, 而且很容易受到新刺激的影響。 一般來說, 2-3個月的寶寶, 與爸媽互動時, 注意力大約維持1-2分鐘;6個月, 便可以自己玩約5-7分鐘;2歲的孩子, 能夠專心的時間是7分鐘;3歲可以維持9分鐘的注意力;4歲是12分鐘;到5歲時, 就可以維持14分鐘。 不過這些數位都是平均值, 只是提供父母作為判斷孩子專心時間是否合乎發展階段的參考。
Advertisiment
2.環境:
我們都瞭解, 當周圍環境出現太多的干擾時, 就很不容易集中注意力。 尤其對小小孩來說, 更是如此。 孩子很容易被周圍任何一樣新事物或聲音, 感到有趣而吸引人!
3.認知與理解力:
您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當臺上講的口沫橫飛, 可是台下聽起來卻是“茫然然”, 或是因為講述的內容過於簡易而顯得枯坐難安嗎?同樣的, 如果我們說的故事太乏味、或是教的內容太複雜, 同樣也無法讓孩子專注。 因此, 孩子的注意力無法集中, 與孩子本身的認知, 是互為因果的。
4.時間:
小孩的注意力長度通常只在10分鐘左右, 因此, 時間拉的愈長, 就愈不容易將注意力集中。 所以, 根據孩子的年齡,
Advertisiment
5.興趣:
我們總很懊惱孩子看書、聽故事不專心, 但居然可以盯著電視看上幾十分鐘不動。 但如果您也曾經有因為埋頭讀小說, 而忘了時間, 就一定更能體認出:對感興趣的事物, 不論是大人或小孩, 總是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專注力。 而且, 對感興趣的事物, 幼兒的專心度通常還可以再增加10-15分鐘呢!
6.學習方式:
每個孩子除了學習方式不相同, 在專注力的表現上也會有明顯的差異, 例如:有些孩子就會喜歡用肢體去認識周遭環境。
Advertisiment
7.腦功能與生理的穩定:
生理因素確實對專注力產生影響, 例如:許多有癲癇或腦傷的孩子, 較不容易集中注意力。 而身體病弱或發展遲緩的孩子, 也容易出現注意力渙散的情形。
當然, 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會影響學習的效果, 但當孩子因為年齡、理解、環境等因素, 表現出分心現象時, 父母不必因此過於憂鬱孩子會出現“過動”或“注意力不集中”的症候群。 也就是說, 不同的孩子, 不同的學習狀況, 就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我們應以適當的方法吸引孩子學習, 並適時調整互動模式, 真正做到“動靜皆宜”的學習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