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友荒”時代,還可以選擇誰

孩子的“夥伴危機”

太冒尖, 不討人喜歡?
好網網友:schumy2008

女兒好交朋結友。 不管是陌生的大人還是不認識的小朋友, 她都能很快跟別人搭上話, 高高興興地玩在一堆。 她不認生, 而且很大方, 家裡有什麼好吃的, 好玩的, 她總是樂呵呵地要帶下樓給小朋友們吃, 跟小朋友們一塊玩兒。

但是樓下院子裡的孩子似乎對女兒並不太友好, 常常是女兒剃頭挑子一頭熱, 湊過去親熱地約著“一起玩吧”, 她們卻冷冷道“才不跟你玩呢”, 躲開女兒。 有時候, 女兒混在一群孩子裡, 玩得正開心, 總有一兩個女孩突然莫名其妙就翻臉,

Advertisiment
嚷著“再不跟你玩了”, 其他的小孩連連附和, 女兒馬上形單影隻的, 但她又挺不甘心, 追著別人極力留情:“你不跟我玩, 我還可以跟別人玩, 但是你就少我這樣一個朋友了。 ”但對方滿不在乎:“我就是喜歡朋友少!”我在一旁看得都挺尷尬。

我不明白院子裡的小孩為什麼會排斥女兒。 按說, 她應該是個好玩伴, 興趣廣泛, 脾氣又好, 也沒有什麼小心眼, 不會像其他小女孩動輒把“不跟你玩掛在嘴上”, 別人對她不友好轉眼就忘, 自個有什麼好東西都肯跟別人分享。 但奇怪的是, 她抱以很大的熱情跟院子裡的小孩子玩耍, 人家對她就是愛理不理的。

在院子裡沒有什麼知心玩伴, 但在院子外女兒卻總能很快交上朋友, 只是這些朋友,

Advertisiment
要麼往往是偶遇的, 今天可能玩得親密無間, 可明天就不知人家在哪了;要麼是一起上興趣班的夥伴, 相聚時短, 分別日長, 總不能很盡興地玩。

雖然平素總盡力陪著女兒一起做嬉戲, 但深知父母再如何放低身姿, 也沒法代替同齡玩伴。

前兩日, 女兒幼稚園一個同學卉卉的媽媽笑著告訴我:“小赫(我女兒)總想跟我們卉卉玩, 但卉卉總躲著她, 不肯跟她呆在一起, 好像怕小赫把她比下去了。 也是的, 你們小赫學什麼都快。 ”

聽了這話, 我心裡百感交集:一直以來, 我盡力讓女兒發展各方面能力。 雖然在大人們眼裡, 女兒許多方面挺不錯的, 但女兒自己倒從未表現出比別人有什麼不一樣的自鳴得意什麼的, 為什麼越是相熟悉的小朋友們越跟她生分?是不是有時候有些東西冒尖了些,

Advertisiment
就不太招人喜歡?

年齡小也是錯?
好網網友:jianghu

我也有類似的煩惱。 因為我和孩子的爸爸本身就不是能言善道的人, 這方面就只有靠他自己了, 看到他和小朋友不合群, 心裡真的不知道怎麼辦?就連孩子的表姐也是拉著他的表哥一起玩, 不跟他玩, 可能是嫌他太小了?哥哥本來是不會這樣的。

孩子也會拉幫結派?
好網網友:印青

我也為此煩惱。 同一棟樓有四個年齡相仿的, 我兒子暢暢略小。 要是大家一起玩多好, 可是有一個老是對另外幾個說:我們不要跟暢暢玩, 不理他。 實際說話的這個跟我兒子都沒有什麼直接衝突的, 不知何故這樣。 跟另外兩個, 我兒子會跟他們一起玩,

Advertisiment
也會打架起衝突, 可是反而對我兒子沒有這麼排斥。

昨天我下班回家, 就看見他們三個一起玩, 我兒子一個人在玩。 據我媽說, 那個男孩子老拉住其他兩個說, 不要跟暢暢玩。

小孩都這麼小, 都是三歲左右, 不知怎麼就會拉幫結派了。

如何看待夥伴危機

好網網友:gaochengche

我感覺孩子很容易受大人影響她們排擠你家孩子很可能是和大人有關係。 是否你孩子比她們時髦漂亮, 讓她們本能的嫉妒?是否你比她們有優越感, 讓他們父母有意無意疏遠你?還有, 你家孩子脾氣太好了也不行, 要懂得生氣、不滿、或者爭吵, 這樣也是一種交往方法和技巧。

假如別的孩子在爭端中很容易占上風, 而沒有任何阻力的話, 她們會變由開始的無心變為故意。

Advertisiment

而且,選擇一個好的玩伴群是必要的, 假如不是一個層次的怎麼也難玩到一起去, 當然,如果你不怕孩子的心靈受傷害也可以讓她自己體驗, 自己解決。

好網網友:今今媽

這種問題我家女兒身上也出現過。 我女兒才三歲半, 鄰居的女孩子大她兩歲。 有時候, 她和我家女兒玩的挺好;有時候就對別的孩子說, 咱們都不跟今今玩。

我看今今倒無所謂, 還是跟著她們瘋跑, 有時候還從家裡拿出一兩件玩具賄賂人家, 回家的時候再要回來……要說女兒性格不好, 但在幼稚園, 她的小夥伴一點兒也不少!可是家門口的幾個孩子對她就不是那麼友好。

也許網友gaochengche說得對, 不是一個層次很難玩到一塊。 我們住的家屬院, 是孩子奶奶家的,廠裡的大部分職工都退休或者下崗了,今今穿的、吃的、玩的、用的,都要比周圍的孩子強一些——在幼稚園就沒有這種明顯的差距。

所以,這可能就是她在家屬院裡不受歡迎的理由吧?

不過,只要她有自己的交際方法,又不感到挫敗、難過,我也沒必要耿耿於懷。
我認為,小朋友之間也講“對脾氣”的,接觸的多了,你女兒自然會找到合適的夥伴,只要她自己沒覺得什麼就好了。

更多精彩討論,點擊進入

與人交往是與生俱來的需要

交往對幼兒成長、個性的形成和發展具有特殊意義。一個人的個性總是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下,通過與他人的交往逐步形成的。

在交往中,才使孩子有了更多的學習各種知識並獲得社會經驗的機會。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逐漸理解和掌握道德行為規範、社會價值觀念,學會認識別人和評價自己,漸漸地形成自己不同於他人的意識傾向、心理特點和個性品質。

交往有助於激發和擴大孩子的興趣,孩子的興趣越廣泛,他的精神世界就越豐富,才能就越全面,眼界就越開闊,學習就越輕鬆。

當孩子遇到“夥伴危機”,媽媽們也可以試試下面的辦法:

鼓勵孩子多串門

串門是社會交往的一種形式,可以促使孩子性格變得更為開朗、合群,培養團結友愛、寬厚待人、助人為樂的優良品質。但父母對孩子的串門時間、地點和禮儀要給予及時指導。要引導孩子學會並使用交往禮儀。禮儀是內在道德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包括文明禮貌的言語動作、謙虛恭敬的待人接物態度和優雅得體的舉止等。

可執行度:★★☆☆☆
評價:現在大多數的家庭除大門外還有一扇鐵門,要敲開兩扇門跑人家家裡串門,著實不容易。

鼓勵參與群體活動

根據孩子的性情,父母可以適當地讓孩子“抛頭露面”,多與其他人特別是陌生人打交道。要幫助孩子克服害羞心理,提高交往的勇氣。勇氣是在反復實踐的鍛煉過程中培養訓練起來的。

可執行度:★★★★☆
評價:群體活動可以鞏固老朋友,結交新朋友,是拓展孩子社交圈的好辦法。

讓孩子自己擇友

父母應該避免以成人的觀念幫孩子選擇朋友。孩子自己擇友的過程,也就是他學習、成長的過程。父母可在一旁多加注意,並適時給予建議。

可執行度:★★★★☆
評價:只要你放心放手,他沒什麼做不到

是孩子奶奶家的,廠裡的大部分職工都退休或者下崗了,今今穿的、吃的、玩的、用的,都要比周圍的孩子強一些——在幼稚園就沒有這種明顯的差距。

所以,這可能就是她在家屬院裡不受歡迎的理由吧?

不過,只要她有自己的交際方法,又不感到挫敗、難過,我也沒必要耿耿於懷。
我認為,小朋友之間也講“對脾氣”的,接觸的多了,你女兒自然會找到合適的夥伴,只要她自己沒覺得什麼就好了。

更多精彩討論,點擊進入

與人交往是與生俱來的需要

交往對幼兒成長、個性的形成和發展具有特殊意義。一個人的個性總是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下,通過與他人的交往逐步形成的。

在交往中,才使孩子有了更多的學習各種知識並獲得社會經驗的機會。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逐漸理解和掌握道德行為規範、社會價值觀念,學會認識別人和評價自己,漸漸地形成自己不同於他人的意識傾向、心理特點和個性品質。

交往有助於激發和擴大孩子的興趣,孩子的興趣越廣泛,他的精神世界就越豐富,才能就越全面,眼界就越開闊,學習就越輕鬆。

當孩子遇到“夥伴危機”,媽媽們也可以試試下面的辦法:

鼓勵孩子多串門

串門是社會交往的一種形式,可以促使孩子性格變得更為開朗、合群,培養團結友愛、寬厚待人、助人為樂的優良品質。但父母對孩子的串門時間、地點和禮儀要給予及時指導。要引導孩子學會並使用交往禮儀。禮儀是內在道德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包括文明禮貌的言語動作、謙虛恭敬的待人接物態度和優雅得體的舉止等。

可執行度:★★☆☆☆
評價:現在大多數的家庭除大門外還有一扇鐵門,要敲開兩扇門跑人家家裡串門,著實不容易。

鼓勵參與群體活動

根據孩子的性情,父母可以適當地讓孩子“抛頭露面”,多與其他人特別是陌生人打交道。要幫助孩子克服害羞心理,提高交往的勇氣。勇氣是在反復實踐的鍛煉過程中培養訓練起來的。

可執行度:★★★★☆
評價:群體活動可以鞏固老朋友,結交新朋友,是拓展孩子社交圈的好辦法。

讓孩子自己擇友

父母應該避免以成人的觀念幫孩子選擇朋友。孩子自己擇友的過程,也就是他學習、成長的過程。父母可在一旁多加注意,並適時給予建議。

可執行度:★★★★☆
評價:只要你放心放手,他沒什麼做不到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