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反營養”美食賣相好 寶寶最好別碰!

現在的食品不僅種類繁多, 而且賣相精緻, 口感豐富, 可在這美麗的包裝下, 卻有另一番景象。 外表越漂亮, 口感越好的食物, 化學的添加劑一定少不了, 一個名稱——“反營養物質”就此產生了。 成年人吃了這些肯定是有害無益, 更何況是弱小的孩子, 今天, 一起來認清這些有害無益的“反營養物質”吧!

在國外悄然興起一個新名詞——“反營養物質”, 顧名思義這類食物就是營養大敵,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可見, 指的是在加工食物中添加的一些對營養有反作用力的物質, 如果長期攝入這些物質, 不僅妨礙營養的吸收,

Advertisiment
還會增加患病風險, 影響身體健康。

反營養物質:反式脂肪

由於孩子的排毒系統還是很薄弱, 反營養物質應該少碰甚至不碰, 但是事實上, 帶有反營養物質的食物色澤鮮豔, 口感誘人, 深受許多孩子的喜愛, 而大人往往也抵擋不住孩子們的軟磨硬泡, 也會給孩子買許多這類食物吃。 為了孩子的健康, 爸媽是否要適當“收手”呢?

反營養物質一:反式脂肪

常見於焙烤食物、油炸食品和甜點、冷飲、奶茶中。

反式脂肪主要存在於含氫化植物油配料食品, 能讓食品保質期延長, 口感更加酥脆或更柔軟, 屬於異常的脂肪酸, 會干擾體內正常的脂肪酸平衡, 增加肥胖、心臟病、糖尿病、兒童神經系統發育障礙等的風險。

反營養物質二:磷酸鹽

Advertisiment

常見於可樂、多種甜飲料、加工肉製品、澱粉製品中。

磷酸鹽能改善食物口感, 但是它們的出現會嚴重干擾人體對鈣、鎂、鐵、鋅等多種礦物質的吸收, 促進其排出, 對於生長發育階段的寶寶來說是身體的大敵。

反營養物質:磷酸鹽和合成色素

反營養物質三:合成色素

常見於各種顏色豔麗吸睛的零食、甜點、飲料。

在合成色素的魔力下, 食物變得美麗動人, 讓人無法拒絕。 可是這類反營養物質卻能與多種礦物質例如鋅、鉻等形成人體難以吸收的物質, 而加劇微量元素的缺乏。 有營養專家表示, 這種情況會加重兒童的行為異常和認知障礙。

反營養物質四:亞硝酸鹽

常見於各種粉紅色的肉製品、餐館肉菜、肉類熟食當中。

Advertisiment

亞硝酸鹽能讓肉食看上去粉嫩, 而且不容易腐敗。 但是亞硝酸鹽能與血紅素鐵結合, 妨礙人體的血紅蛋白轉運氧氣, 甚至形成致癌的亞硝胺。

反營養物質:亞硝酸鹽和鋁

反營養物質五:鋁

常見於煎炸食品、膨化食品、泡打粉、水發海蜇和粉絲粉條等澱粉製品中。

鋁能讓膨化、煎炸食品鬆脆或疏鬆, 能讓澱粉製品口感更有筋道, 例如爆米花。 但是過多的鋁會妨礙多種礦物質的吸收, 抑制免疫系統, 導致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和大腦組織的損傷, 抑制骨頭的發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