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哄騙”孩子,招法大比拼

很多時候, 想讓不聽話的寶寶乖乖就範, 媽媽們得絞盡腦汁想出各種招數去哄騙他。 然而, 當面對孩子的苦惱、耍賴時, 或者哄騙遭遇誠信危機時, 媽媽們將如何應對?

1號媽媽:哄騙並不是要欺騙孩子
“我經常哄騙孩子, 但是我的哄騙並不是要欺騙孩子。 當他不好好吃飯的時候, 我就告訴他, 聖誕老爺爺在北極拿著望遠鏡看小孩子的表現, 一年表現都很好的才能夠得到禮物。 揚揚很相信, 並且努力做的很好。 我覺得這雖然是哄騙, 但是一個美麗的謊言, 既能夠達到我的目的, 又是孩子所能接受的方式。
Advertisiment
雖然我經常哄騙孩子, 但是我絕對不對孩子失信, 我覺得對孩子許下諾言, 但是又不去實現的話, 才是真正的欺騙。
比如我上班去, 他如果想要跟著, 我就會告訴他為什麼不能跟我去上班, 然後許諾什麼時候, 用什麼方式來補償, 比如答應他週末帶他去公園玩。 許下的諾言, 我都實現了, 因為我覺得培養孩子誠實的品質, 首先要從自己做起, 承諾了就要實現, 所以不管我有多累或多忙, 我也都會實現我的承諾。 有幾次我忘記了自己的承諾, 揚揚就會提醒我, 我也會向他道歉, 然後彌補。 我不會無原則地哄騙孩子, 也不會為了哄騙孩子說一大堆不切實際的話, 然後又不能實現, 這樣孩子就會失去對你的信任, 以後都不再相信了。
Advertisiment


2號媽媽:哄騙是一種迫不得已才採取的手段
以前沒有孩子的時候, 我覺得對孩子堅決不能哄騙, 可等到自己真的做了媽媽, 才發現有時候哄騙是一種迫不得已才採取的手段。 不過我儘量不去哄騙孩子, 雖然孩子還小, 不過我不敢, 也不想養成哄騙的習慣, 因為我怕哄騙的次數一多, 以後她不再信任我了。 我的孩子還小, 所以我多數採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我想媽媽應該瞭解自己孩子的喜歡什麼。 比如老公去上班的時候, 孩子會哭著不讓他走, 我就暗示老公偷偷溜走, 然後我帶著孩子去滑滑梯、去蕩她喜歡的秋千……在這種情況下, 最好的辦法就是投其所好, 孩子總會有自己喜歡的事情, 不能滿足她某一項要求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就改用其他她喜歡的東西或方式。
3號媽媽:小孩子能不騙就不要騙
哪有大人不騙小孩子的, 我就經常騙孩子。 比如我要去上班, 如果孩子纏著不放的話, 我就會許諾下班帶禮物給他, 包括紙折的飛機、紙人什麼的, 有一段時間, 我天天到處找禮物, 還動員了公司裡幾十個同事一起想辦法;又或者是告訴他媽媽上班的路上會遇見很多小動物, 然後回來跟他講這些小動物的故事, 偶爾也會真的帶動物回家, 有一次就買了一個小刺蝟給他。 我覺得這樣效果很好, 幾乎都能夠全身而退, 從容地去上班, 有時候孩子還特別盼望我去上班, 希望遇到小動物呢。 不過等孩子稍微大一些, 能夠聽進道理的時候, 我就不再騙他了,
Advertisiment
非常尊重他。 小孩子能不騙就不要騙, 實在沒有辦法了, 也要儘量實現你的承諾, 不要讓孩子失望。

4號媽媽:經常騙——針對不同的情況使用不同的方法
在我的印象中, 我老是騙啾啾, 針對不同的情況使用不同的方法。 比如, 她拿著別的小朋友的東西不肯還給人家, 我就哄她, 把東西還給小朋友就給她買霜淇淋。 我一般都是以吃的來引誘她, 不過幾乎沒有兌現過諾言。 我不覺得這種哄騙只是小騙, 沒有什麼不好的地方, 這種小騙和那種在原則上哄騙的意義不同。 如果我對她有什麼承諾, 我會告訴她:‘這是媽媽的許諾, 媽媽一定會做到的。 ’像剛才那些答應給她買糖果什麼的不算是許諾, 而是我使用的一個方法。 孩子還很小,
Advertisiment
完全使用講道理的方法根本行不通, 再加上有時候沒有耐心去跟她講道理, 為了儘快達到目的, 只能採取哄騙了。
5號媽媽:誰能沒有哄騙孩子的經歷?
誰能沒有哄騙孩子的經歷?今年5月份, 因為老公換工作的關係要搬家, 我們去費城找房子, 不得不與孩子分開3天。 我們只好對他說, 媽媽和爸爸給你去買牛奶、買小汽車。 如果說實話, 他會鬧的。 我覺得不能說是騙, 這麼小的孩子有些事情他不能理解, 只好以他能聽得懂的方式告訴他。 事實上, 3天后我們的確是買了牛奶和小汽車回的家, 在孩子眼裡媽媽說到做到。 老美教育孩子大部分是和他們講道理, 但不是百分百句句實話。

6號媽媽:越說實話孩子越聽話
我在生活中一直注意不對孩子撒謊, 不騙她,可是後來孩子的奶奶來了,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孩子天黑要出去玩,老奶奶認為晚上出去不安全,就嚇唬她外面有妖魔鬼怪,老貓猴之類的,結果我女兒一直晚上不敢出門。我以前在孩子說話以後就教孩子看安全書,雖然孩子不懂什麼叫有電危險,但我沒有騙過她,她也很相信我,不去摸。奶奶來了之後,就嚇唬孩子插座會冒火,還有老貓猴會出來咬手。孩子開始信,後來她發現天黑出去也沒有老貓猴,慢慢就不聽話了。有一天,她睡在我身邊,我們旁邊就有電扇的插銷,她探著身子一直看,看一會伸手靠近一下,我問她:“幹嘛?”她笑,就是那種發現別人說謊的得意表情,說:“沒火。”還特別地豎起手指告訴我:“沒有爛,媽媽。”我花了很久來實實在在地講電的危險是怎麼回事,還給她看有關觸電的新聞錄像片。現在她奶奶說話她根本不聽。我十分反對哄騙,你越說實話孩子越聽話;你騙她,她不一定反駁,但會激起她的好奇心理嘗試驗證大人的話,故意證實不同的結果給成人看。小時候她信,大了她自己有辨別能力了,就完全不相信父母了。
7號媽媽:儘量不去哄騙他
我們在生活中一直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儘量平等地對待他,注意不去哄騙他。但有時候也還是會不經意地騙他一下,比如他很喜歡車,上次去商場的時候,他非要不可,我就騙他:“這些車是這個阿姨的,不賣的。”有時去上班,他要跟著,我就騙他媽媽回來給你買大蝦,晚上回來的時候他已經忘記了我的許諾。我覺得在生活中儘量不要用哄騙的方式教育孩子,小時候騙他會導致以後他都不相信父母的話。
8號媽媽:騙不了的時候要找更好的教育方法
寶寶的脾氣很大,在講道理不管用的時候,我們會嚇她:“大龍蝦來咬你了,或者大灰狼來睡你的小床了。”剛開始還管用,慢慢地也就皮掉了。我們也知道欺騙孩子不好,可萬不得以也要騙她一下。隨著她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哄騙招術和恐嚇係數也逐步升級,當有一天,騙不了的時候,肯定要找尋其他更好的教育方法。

9號媽媽:也會碰見需要哄騙的情況
我現在每天晚上都要去上課,所以也會碰見需要哄騙的情況。亮亮一般情況下都還是比較聽話的,小一點的時候只要家裡其他人,比如奶奶抱他到別的房間,總之不讓他看到我出門就可以;現在他大了點,就和他說事實,比如媽媽要去上課,你先和奶奶(爸爸)玩,媽媽上好課就回來,再陪亮亮玩。一般情況下他都會主動地與我說byebye的。以前他愛跟著爸爸上班去,我們就和他說,爸爸去上班,賺了票票給亮亮買小車,然後站在陽臺上目送爸爸上班,他感覺那樣也算是和爸爸一起出門的。
10號媽媽:騙寶寶就像打仗一樣
我也不知道這種類似哄騙的方法是否好!我出門上班的時候,最頭疼了,這小傢伙平時特別粘我,和他好好說媽媽是去上班的,他是聽懂了,可還是要跟著我。所以每天早晨我都要像打仗一樣,先把門打開,然後穿好鞋,把要帶的東西放在門口,然後叫他奶奶把他先抱到其他房間,然後我就沖出去。一般情況就是這樣。有時候他發現我不在,他會哭一下,過一會兒就忘了。

11號媽媽:生活中避免不了要哄騙孩子
我去上班,他會不高興,但是我常常跟他說:”媽媽不去上班,就沒有錢,沒錢就不能買東西。“時間長了,他就會很理解地說:”媽媽不去上班,要挨領導罵的。“我覺得生活中避免不了要哄騙孩子,比如孩子要到很髒的地方去玩,我會說:”毛毛蟲要來咬他的。“但是我們儘量少採取哄騙的手段,而是爭取用形象化的手段讓他明白。
12號媽媽:絕對不會騙他們
我的孩子還小,用不著騙,要去上班的話他們也不會纏著我,我也不打算哄騙他們,實在不行的話,只好一走了之,但絕對不會騙他們,說去給他們買糖吃,馬上就回來之類的話。我有一對雙胞胎,兩個孩子會互相影響,哄騙了一個就要哄騙另一個,這樣太累了,也不希望孩子知道我在哄騙他們,所以我平時大多是採取講道理的方法。比如孩子不願意打針的時候,我不會跟他說打針不疼來哄他,我會告訴他打針會有一點疼,但是很快就過去了,希望他能夠堅強;或者在孩子摔倒的時候,我不會說打地板等話來哄孩子,而是告訴他,因為他的不小心才會摔倒,以後小心一點就不會摔倒了。如果孩子聽不進道理,我會暫時離開讓他冷一下,等到他平靜了再跟他講道理。其實,讓孩子嘗試被拒絕也未嘗不好!

專家點評
哄騙孩子,說到底就是一個如何同孩子進行溝通的問題,父母們各有自己的方法和看法,大致分為三類:
聰明媽媽:
1號媽媽:她知道孩子應該怎麼去做才是對的,但孩子一時又控制不住自己,於是她就用一些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激勵孩子按正確的方式去做,這種做法我以為是對的。
不僅如此,這位母親“不對孩子失信”“承諾了就要實現”的認識是非常正確的。
2號媽媽:這種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做法很好,並不是哄騙,優秀的父母總能先孩子一步做好準備。
5號媽媽:對那些年幼又“任性”的孩子,採用講道理+“哄騙”教育方式應該是奏效而實用的,但前提是對孩子的承諾必須要兌現。
6號媽媽:你這種認識非常正確。父母們不能在孩子已經能接受講道理的情況下再去用一些荒謬的說法和嚇唬來達到目的。那些荒謬的說法——比如“妖魔鬼怪”、“老貓猴”等——或者會導致孩子形成不正確的世界觀和性格弱點,或者會使好奇心強的孩子“以身試法”、“鋌而走險”地去求證,這是很危險的。所以在孩子已經具備接受講道理的心理狀態時,應該和孩子講道理,讓他對事物有正確的認識。 11號媽媽:針對幼兒的特點,結合他們自身的感受和需求,與之進行溝通,闡述大人也有相似的感受和需求。形象化的方法較哄騙更為科學,哄騙在任何時候都是處於次要位置的。
12號媽媽:雖然你能做到不騙孩子,與孩子認真地講道理,而孩子也能很好的接受,這自然是教育的最佳方法。膽但遇到孩子聽不進道理的情況時讓孩子暫時冷靜,這“冷處理”未嘗不是個好辦法。
對孩子有承諾有兌現便不是“騙”,是得到孩子的理解與支持的方法。不過3號媽媽可以想一些更好的方法,既能夠得到孩子的理解和支持,又不用讓自己發愁,以至於勞那麼多同事的大駕。“哄騙”在孩子特定時期的特定情境下才能使用,也才能起作用。等孩子長大些,就不能再繼續下去了。

對孩子的“騙”要有原則,對孩子有原則的承諾也要儘量實現。也許孩子忘了你對他的“騙”,但是如果他沒有忘記,那麼7號媽媽沒有兌現的承諾也是一種欺騙,也會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
針對比較聽話的孩子——也就是容易接受講道理的方式的孩子,要對他進行有事實依據的感性訴求,這樣孩子更易接受你,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才真的是“乖孩子”。9號媽媽採用“你先和奶奶(爸爸)玩,媽媽上好課就回來,再陪亮亮玩”的補償法也是個說服孩子的好辦法。
笨媽媽:
4號媽媽:這種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對的,因為這些從本質上來說都是一種騙,都是對孩子說假話說謊話。這種做法也許能在某些時候起些作用,但不用多長時間孩子就不會相信這位母親的話,而這位母親又“沒有耐心去跟她講道理,為了儘快達到目的,只能採取哄騙了”,結果越騙越大,越騙越離譜……這位母親一再地這麼哄騙孩子,會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雖然這位母親認為當她許諾的時候,她會對孩子說 “這是媽媽的許諾,媽媽一定會做到的”,但是孩子還小,分辨不出哪一個是你的“許諾”,哪一個不是,甚至連這位母親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是她的“許諾”,她的“許諾”以她的心情好壞為轉移。
8號媽媽:第一,如果你的“騙”連孩子都能識別了,而且已經使孩子“皮掉了”,這種做法本身就已經失敗了?第二,認為靠“哄騙招術和恐嚇係數逐步升級”,在騙不了的時候肯定還能找到更好的方法,而且是“教育”方法,是她堅持使用這種做法的“信心”所在,但這只不過是她一廂情願的想法。教育方法不是伴隨你的哄騙和恐嚇而來的,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夠讓孩子接受。第三,孩子的脾氣大,也有可能是因為母親一再地哄騙和恐嚇所造成,而且孩子已經識別了你的“騙”,不再信任你,那麼就算你以後採取了正確的教育方法,孩子也不一定會接受。 10號媽媽:事實上既沒有哄騙孩子,也沒有和孩子講道理,只是強行的使孩子接受她上班的硬性事實,讓孩子自己在玩耍中分散注意力,忘卻媽媽的離開。雖然避免了哄騙孩子,但是也缺少了母子間應有的溝通和理解。
(實習編輯:朱清銀) 不騙她,可是後來孩子的奶奶來了,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孩子天黑要出去玩,老奶奶認為晚上出去不安全,就嚇唬她外面有妖魔鬼怪,老貓猴之類的,結果我女兒一直晚上不敢出門。我以前在孩子說話以後就教孩子看安全書,雖然孩子不懂什麼叫有電危險,但我沒有騙過她,她也很相信我,不去摸。奶奶來了之後,就嚇唬孩子插座會冒火,還有老貓猴會出來咬手。孩子開始信,後來她發現天黑出去也沒有老貓猴,慢慢就不聽話了。有一天,她睡在我身邊,我們旁邊就有電扇的插銷,她探著身子一直看,看一會伸手靠近一下,我問她:“幹嘛?”她笑,就是那種發現別人說謊的得意表情,說:“沒火。”還特別地豎起手指告訴我:“沒有爛,媽媽。”我花了很久來實實在在地講電的危險是怎麼回事,還給她看有關觸電的新聞錄像片。現在她奶奶說話她根本不聽。我十分反對哄騙,你越說實話孩子越聽話;你騙她,她不一定反駁,但會激起她的好奇心理嘗試驗證大人的話,故意證實不同的結果給成人看。小時候她信,大了她自己有辨別能力了,就完全不相信父母了。
7號媽媽:儘量不去哄騙他
我們在生活中一直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儘量平等地對待他,注意不去哄騙他。但有時候也還是會不經意地騙他一下,比如他很喜歡車,上次去商場的時候,他非要不可,我就騙他:“這些車是這個阿姨的,不賣的。”有時去上班,他要跟著,我就騙他媽媽回來給你買大蝦,晚上回來的時候他已經忘記了我的許諾。我覺得在生活中儘量不要用哄騙的方式教育孩子,小時候騙他會導致以後他都不相信父母的話。
8號媽媽:騙不了的時候要找更好的教育方法
寶寶的脾氣很大,在講道理不管用的時候,我們會嚇她:“大龍蝦來咬你了,或者大灰狼來睡你的小床了。”剛開始還管用,慢慢地也就皮掉了。我們也知道欺騙孩子不好,可萬不得以也要騙她一下。隨著她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哄騙招術和恐嚇係數也逐步升級,當有一天,騙不了的時候,肯定要找尋其他更好的教育方法。

9號媽媽:也會碰見需要哄騙的情況
我現在每天晚上都要去上課,所以也會碰見需要哄騙的情況。亮亮一般情況下都還是比較聽話的,小一點的時候只要家裡其他人,比如奶奶抱他到別的房間,總之不讓他看到我出門就可以;現在他大了點,就和他說事實,比如媽媽要去上課,你先和奶奶(爸爸)玩,媽媽上好課就回來,再陪亮亮玩。一般情況下他都會主動地與我說byebye的。以前他愛跟著爸爸上班去,我們就和他說,爸爸去上班,賺了票票給亮亮買小車,然後站在陽臺上目送爸爸上班,他感覺那樣也算是和爸爸一起出門的。
10號媽媽:騙寶寶就像打仗一樣
我也不知道這種類似哄騙的方法是否好!我出門上班的時候,最頭疼了,這小傢伙平時特別粘我,和他好好說媽媽是去上班的,他是聽懂了,可還是要跟著我。所以每天早晨我都要像打仗一樣,先把門打開,然後穿好鞋,把要帶的東西放在門口,然後叫他奶奶把他先抱到其他房間,然後我就沖出去。一般情況就是這樣。有時候他發現我不在,他會哭一下,過一會兒就忘了。

11號媽媽:生活中避免不了要哄騙孩子
我去上班,他會不高興,但是我常常跟他說:”媽媽不去上班,就沒有錢,沒錢就不能買東西。“時間長了,他就會很理解地說:”媽媽不去上班,要挨領導罵的。“我覺得生活中避免不了要哄騙孩子,比如孩子要到很髒的地方去玩,我會說:”毛毛蟲要來咬他的。“但是我們儘量少採取哄騙的手段,而是爭取用形象化的手段讓他明白。
12號媽媽:絕對不會騙他們
我的孩子還小,用不著騙,要去上班的話他們也不會纏著我,我也不打算哄騙他們,實在不行的話,只好一走了之,但絕對不會騙他們,說去給他們買糖吃,馬上就回來之類的話。我有一對雙胞胎,兩個孩子會互相影響,哄騙了一個就要哄騙另一個,這樣太累了,也不希望孩子知道我在哄騙他們,所以我平時大多是採取講道理的方法。比如孩子不願意打針的時候,我不會跟他說打針不疼來哄他,我會告訴他打針會有一點疼,但是很快就過去了,希望他能夠堅強;或者在孩子摔倒的時候,我不會說打地板等話來哄孩子,而是告訴他,因為他的不小心才會摔倒,以後小心一點就不會摔倒了。如果孩子聽不進道理,我會暫時離開讓他冷一下,等到他平靜了再跟他講道理。其實,讓孩子嘗試被拒絕也未嘗不好!

專家點評
哄騙孩子,說到底就是一個如何同孩子進行溝通的問題,父母們各有自己的方法和看法,大致分為三類:
聰明媽媽:
1號媽媽:她知道孩子應該怎麼去做才是對的,但孩子一時又控制不住自己,於是她就用一些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激勵孩子按正確的方式去做,這種做法我以為是對的。
不僅如此,這位母親“不對孩子失信”“承諾了就要實現”的認識是非常正確的。
2號媽媽:這種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做法很好,並不是哄騙,優秀的父母總能先孩子一步做好準備。
5號媽媽:對那些年幼又“任性”的孩子,採用講道理+“哄騙”教育方式應該是奏效而實用的,但前提是對孩子的承諾必須要兌現。
6號媽媽:你這種認識非常正確。父母們不能在孩子已經能接受講道理的情況下再去用一些荒謬的說法和嚇唬來達到目的。那些荒謬的說法——比如“妖魔鬼怪”、“老貓猴”等——或者會導致孩子形成不正確的世界觀和性格弱點,或者會使好奇心強的孩子“以身試法”、“鋌而走險”地去求證,這是很危險的。所以在孩子已經具備接受講道理的心理狀態時,應該和孩子講道理,讓他對事物有正確的認識。 11號媽媽:針對幼兒的特點,結合他們自身的感受和需求,與之進行溝通,闡述大人也有相似的感受和需求。形象化的方法較哄騙更為科學,哄騙在任何時候都是處於次要位置的。
12號媽媽:雖然你能做到不騙孩子,與孩子認真地講道理,而孩子也能很好的接受,這自然是教育的最佳方法。膽但遇到孩子聽不進道理的情況時讓孩子暫時冷靜,這“冷處理”未嘗不是個好辦法。
對孩子有承諾有兌現便不是“騙”,是得到孩子的理解與支持的方法。不過3號媽媽可以想一些更好的方法,既能夠得到孩子的理解和支持,又不用讓自己發愁,以至於勞那麼多同事的大駕。“哄騙”在孩子特定時期的特定情境下才能使用,也才能起作用。等孩子長大些,就不能再繼續下去了。

對孩子的“騙”要有原則,對孩子有原則的承諾也要儘量實現。也許孩子忘了你對他的“騙”,但是如果他沒有忘記,那麼7號媽媽沒有兌現的承諾也是一種欺騙,也會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
針對比較聽話的孩子——也就是容易接受講道理的方式的孩子,要對他進行有事實依據的感性訴求,這樣孩子更易接受你,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才真的是“乖孩子”。9號媽媽採用“你先和奶奶(爸爸)玩,媽媽上好課就回來,再陪亮亮玩”的補償法也是個說服孩子的好辦法。
笨媽媽:
4號媽媽:這種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對的,因為這些從本質上來說都是一種騙,都是對孩子說假話說謊話。這種做法也許能在某些時候起些作用,但不用多長時間孩子就不會相信這位母親的話,而這位母親又“沒有耐心去跟她講道理,為了儘快達到目的,只能採取哄騙了”,結果越騙越大,越騙越離譜……這位母親一再地這麼哄騙孩子,會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雖然這位母親認為當她許諾的時候,她會對孩子說 “這是媽媽的許諾,媽媽一定會做到的”,但是孩子還小,分辨不出哪一個是你的“許諾”,哪一個不是,甚至連這位母親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是她的“許諾”,她的“許諾”以她的心情好壞為轉移。
8號媽媽:第一,如果你的“騙”連孩子都能識別了,而且已經使孩子“皮掉了”,這種做法本身就已經失敗了?第二,認為靠“哄騙招術和恐嚇係數逐步升級”,在騙不了的時候肯定還能找到更好的方法,而且是“教育”方法,是她堅持使用這種做法的“信心”所在,但這只不過是她一廂情願的想法。教育方法不是伴隨你的哄騙和恐嚇而來的,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夠讓孩子接受。第三,孩子的脾氣大,也有可能是因為母親一再地哄騙和恐嚇所造成,而且孩子已經識別了你的“騙”,不再信任你,那麼就算你以後採取了正確的教育方法,孩子也不一定會接受。 10號媽媽:事實上既沒有哄騙孩子,也沒有和孩子講道理,只是強行的使孩子接受她上班的硬性事實,讓孩子自己在玩耍中分散注意力,忘卻媽媽的離開。雖然避免了哄騙孩子,但是也缺少了母子間應有的溝通和理解。
(實習編輯:朱清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