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啃蘋果”啃出來的育子法

孩子也有好心辦壞事的時候, 比如想幫著媽媽洗碗, 結果把碗打碎了;想幫媽媽攪雞蛋, 結果雞蛋撒得滿地都是……看到孩子的“傑作”, 應該怎麼做呢?

那是果果四歲半時, 有一天我下班回到家, 一進客廳, 就看到桌子上擺著一堆蘋果。 走近一看, 每個蘋果上都有一個小牙印, —看就是小孩兒啃的。 看著滿桌被咬過的蘋果, 心想:難道兒子又調皮了?心裡有氣, 但轉念一想, 決定先問一問, 也許孩子有他的道理。

我把果果喊了過來, 摸著他的小胳膊, 蹲坐在他身邊, 問:“蘋果是誰啃的呀?”他一臉得意地看著我, 拍著胸腩,

Advertisiment
驕傲地說:“我, 我啃的, 都是果果啃的。 ”“你啃這麼多蘋果幹什麼呢?”“我想挑個最甜的。 ”“吃, 挑最甜的幹什麼呢?”我非常好奇地笑著問。 “姥姥讓我幫她挑個最甜的蘋果, 我就每個都啃了一口, 然後把最甜的給她了。 ”

聽到這裡, 我哭笑不得, 原來啃了這麼多蘋果, 就是為了找一個最甜的給姥姥。 我不禁松了口氣, 原來兒子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啃的蘋果。

我說:“果果真棒, 那你也幫媽媽挑一個甜蘋果, 好嗎?”“好!”兒子拿起蘋果, 從頭到尾又啃了一遍。 我坐在旁邊, 等著他啃完。 接著, 我又讓他分別給爸爸、姥姥各選一個最甜的蘋果, 前後挑選出了三個最甜”蘋果。 “果果真棒!啃了這麼多蘋果, 累嗎?”我關心地問。 “恩, 有點。 ”“那我們想想, 除了用嘴嘗之外, 還有什麼辦法能挑出甜蘋果?”

Advertisiment

說著, 我把果果領到了鏡子前, 果果睜大眼睛, 看著鏡子中的自己。 我說:“你除了嘴巴、還有什麼其它器官啊?”果果說:“鼻子、耳朵、眼睛。 ”

他一邊扮著鬼臉, 一邊朝鏡子中的自己壞笑。 我看著可愛的果果, 追問:“那麼, 用鼻子能挑出甜蘋果嗎?”果果用小鼻子在蘋果上嗅了嗅, 一臉的失望, 小手連連擺動, 說聞不出甜味來。 這下把我也逗樂:“鼻子能聞出什麼呢?”果果說:“鼻子只能聞出香臭。 ”我說:“哦, 那鼻子只負責跟氣味有關的。 那用耳朵呢? ”我接著引導。

果果就把大蘋果放在耳朵邊聽了聽, 說:“聽不出來哪個是甜蘋果。 ”我說:“那耳朵能聽出來什麼呀?”“脆不脆。 ”說完他拿起一個蘋果, 咬了大大的一口。 “什麼聲音啊?這是什麼聲音? ”我假裝四處尋找。

Advertisiment
“哈哈, 是我咬蘋果發出的聲音啊!我喜歡吃脆蘋果。 ”果果邊說邊換了一個蘋果狠狠地晈了一口: “嗯, 這個蘋果就不脆, 聲音不大。 ”

看他感興趣, 我說:“鼻子、耳朵都不行, 眼睛能不能挑出甜蘋果啊? ”果果說:“我試一下。 ”果果挑了一個大的, 一咬是酸的, 皺著眉說:“眼睛不好用。 ”我問他:“你用眼睛是怎麼選的呀? ”果果說:“我選大的, 結果一咬不甜。 ”

我又問大的不甜, 什麼樣的蘋果甜呢?”果果一聽, 高興了, 說:“看看我挑的甜蘋果就知道了。 ”

於是, 我們幵始了“找不同”的遊戲。 果果把他通過“啃挑”出來的甜蘋果放在一起, 比較來比較去, 發現甜蘋果都是顏色紅一點、帶條紋的、果蒂粗一些的、有點裂紋的。 我說:“明白了, 原來除了嘴巴, 眼睛也可以挑蘋果。

Advertisiment

為了進一步調動果果的各種感覺系統, 我又跟果果說:“咱倆玩個摸蘋果的遊戲吧!於是讓果果把蘋果挨個摸一遍。 我說:“果果, 摸完了你有什麼發現嗎?”果果:“有的蘋果皮很滑, 有的蘋果皮上有小疙瘩。 ”“哦, 那你看一下, 你挑選的甜蘋果和那些不是很甜的蘋果, 摸起來感覺一樣嗎?”果果摸了摸說:“有點不一樣。 甜蘋果皮不是很光滑。 ”我說:“那你根據自己的經驗, 給媽媽摸一個甜蘋果好不好?”果果很開心地給我摸了一個。

接著我說:“憑感覺, 你幫媽媽挑一個蘋果, 不思嘴, 不用眼睛, 不用手, 就是感覺。 ”兒子很快就挑了一個, 一啃, 還真甜, 於是開心地跟我炫耀:“我的感覺真對!哈哈。 ”我問他:“你知道怎麼挑甜蘋果了嗎?”果果說:“知道了。

Advertisiment
可以用嘴巴, 也可以用眼睛, 還可以用手, 還可以用感覺。

看著滿桌啃過的蘋果, 我依然很高興, 因為果果學會了思考問題。 感覺是心智和理性的起源, 同時又是心智和理性的歸宿, 孩子心智發展的@的正是讓感覺更敏銳、更豐富。 無論發生什麼事情, 都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問題。

啟發、引導孩子調動自己的所有感官去感覺, 耐心、細緻地引導孩子自己去總結、去提煉、去概括。 當孩子犯了一些家長眼中的“錯誤”時, 我建議注意以下幾點:

1.保持冷靜, 先不要一看到表像, 就責備孩子、質疑孩子。

父母應盡蕩先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上, 多思考一下為什麼孩子要這樣做。 這樣, 才能明白孩子的動機, 正確地進行引導, 將“事件”變成一個成功的教育契機。

2.用心跟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讓孩子感受到自由、平等、被尊重。

我們不能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眼睛只盯著孩子做錯的事情,以己之心去揣測、定義孩子,而要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一下孩子為什麼這麼做,否則很容易誤會孩子的意圖。試想一下,如果我一上來就責備果果啃蘋果這件事,那他的愛心就被打擊了,以後他還會願意杯著真誠的愛意,幫別人做事情嗎?

和孩子溝通過程中,不要罟怕浪費時間和成本,即使孩子做的一些事情在我們看來是浪費時間,是無益的,比如當孩子發呆時,看似什麼事懦也沒做,但對孩子來說可能是一種享受,是跟自己獨處的時光。家長只需要靜靜地陪伴、理解孩子就夠了。這也是我們為孩子的成長所必須付出的甜蜜代價,父母要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長、領悟。

3.書本是平面的,生活才是立體的。

生活中的任何事懦,點點滴滴都是引導孩子的好素材。

要盡可能地抓住任何機會,鍛煉孩子的感知能力和思維能力。我們完全可以在實實在在的生活中鍛煉孩子,調動孩子的所有感官去學習。只要有心,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隨時可以成為教育的素材,都可以成為孩子認識與觀察的物件。孩子只有全神貫注地通過比較、思考後形成判斷,才能最終獲得辨別能力和觀察能力。

將“事件”變成一個成功的教育契機。

2.用心跟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讓孩子感受到自由、平等、被尊重。

我們不能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眼睛只盯著孩子做錯的事情,以己之心去揣測、定義孩子,而要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一下孩子為什麼這麼做,否則很容易誤會孩子的意圖。試想一下,如果我一上來就責備果果啃蘋果這件事,那他的愛心就被打擊了,以後他還會願意杯著真誠的愛意,幫別人做事情嗎?

和孩子溝通過程中,不要罟怕浪費時間和成本,即使孩子做的一些事情在我們看來是浪費時間,是無益的,比如當孩子發呆時,看似什麼事懦也沒做,但對孩子來說可能是一種享受,是跟自己獨處的時光。家長只需要靜靜地陪伴、理解孩子就夠了。這也是我們為孩子的成長所必須付出的甜蜜代價,父母要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長、領悟。

3.書本是平面的,生活才是立體的。

生活中的任何事懦,點點滴滴都是引導孩子的好素材。

要盡可能地抓住任何機會,鍛煉孩子的感知能力和思維能力。我們完全可以在實實在在的生活中鍛煉孩子,調動孩子的所有感官去學習。只要有心,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隨時可以成為教育的素材,都可以成為孩子認識與觀察的物件。孩子只有全神貫注地通過比較、思考後形成判斷,才能最終獲得辨別能力和觀察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