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讓小”還是“小讓大”

晚上回家, 濛濛告訴我:“今天我和洋洋一起看到一個粉色的呼拉圈, 我想玩, 她也想玩, 然後‘剪刀石頭布’, 結果她贏了就她玩了, 我有點傷心。 ”說著眼圈有些發紅。

“噢, 是嗎?”我抱抱濛濛, 表示安慰, 然後說:“不過你們約定了剪刀石頭布的, 所以就會有輸贏, 贏的當然就可以玩了。 這是你接受了的啊。 ”

“我跟她說她是大姐姐, 應該大讓小。 她說應該小讓大。 你說誰說的有道理呢?到底應該是大讓小還是小讓大?”濛濛扁著嘴巴問。

這倒真的是一個挑戰性的問題, 兩種說法各有各的道理, 平日裡大人們也都會在不同場合說不同的話教育孩子,

Advertisiment
倒是沒意識到這兩者之間的矛盾。 我一下子也沒了主意。

“和小弟弟小妹妹在一起的時候, 你會讓著他們嗎?”

“會。 ”濛濛答得乾脆利索。

“為什麼呢?”我想知道濛濛的理解。

“因為這樣才禮貌。 ”原來濛濛把這作為一種與人交往中的禮儀。

“那和大哥哥大姐姐們在一起你就不讓了?”

“應該他們讓我, 我比他們小。 ”濛濛理直氣壯地說。

“那孔融讓梨是‘大讓小’還是‘小讓大’呢?”我想起那個經典的故事。

“小讓大。 ”濛濛實事求是地說。

“那你是不是也該向孔融學習呢?”我猶豫了一下, 這句話沒有說出口。 因為感覺像種簡單的說教。 濛濛可能會追問:“為什麼呢?”是呀, 為什麼呢?也是種禮貌?那麼到底該“大讓小”還是“小讓大”呢?

其實, 仔細想來,

Advertisiment
這涉及到一個美德與規則的問題。

謙讓是一種美德, 它更多地顯現的是謙讓者的品質, 而並不在於被謙讓者是誰。 比如在濛濛的問題裡, 無論對方比自己小還是比自己大, 如能謙讓都會顯示出自己的大度――只是一般來講, 比自己小、比自己弱的人往往可能需要更多的呵護和幫助, 所以, 對他們的謙讓便也顯得更加重要。 這後面一點, 孩子不難理解, 就像濛濛知道大該讓小, 還有乘車時應該給“老弱病殘孕”讓座一樣。 但對於“美德”――特別是“小讓大”所體現出來的美德――的概念和含義, 卻實在抽象, 難以理解當然也就難以接受。

有時我們看到一些孩子“撒潑耍賴”:“我不要是大孩子, 你就當我是小毛頭好了”、“我不要當哥哥/姐姐,

Advertisiment
我就是弟弟/妹妹。 ”是因為對大人的勸解或是訓斥:“你是哥哥/姐姐, 你應該讓著小妹妹/弟弟。 ”孩子往往並不買帳, 即使讓也是迫於無奈、心不甘情不願, 甚至會抹殺他們對成長的渴望和自豪感――不願長大!

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忽略或是無視了孩子的需求。 強制之下發展出來的只會是屈從、盲從或是面從心不從, 說一套做一套, 孩子不理解、不認同, 就更不會內化為自發的要求――而美德應該是由內而外的。

所以, 如果是孩子自己的東西, 我們無權替他作主, 不經他許可就讓渡給別人――雖然那樣會顯得我們比較慷慨, 可無意間我們侵犯了孩子的權利。 我們可以讓兩個孩子自己協商解決(“你自己去和她商量商量”), 這其實是成人對於孩子們的一種信任和尊重,

Advertisiment
還有利於培養孩子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我們也可以開導自己的孩子, 但要曉之以理(“這次你給她下次她有好東西也會想著你的”、“她難得來, 而你一直可以玩的”)、動之以情(“你看這個姐姐/妹妹多喜歡這個玩具呀, 就給她玩玩吧”)並授之以法(“要不你們兩個一起/輪流來玩吧”), 而決不能簡單說教、空談道理。

隨著年齡的增長, 孩子在交往中會逐漸形成規則意識, 不再簡單盲從, 也慢慢少了隨心所欲、強詞奪理, 學會了克制, 也學會了比較公平地解決問題。

“大讓小”還是“小讓大”, 沒有絕對的標準。 “都有道理, 沒有哪個一定是對的。 小朋友之間要相互友好, 你讓我我讓你, 那樣多開心呀。 不過, 如果你們誰也不肯讓,

Advertisiment
那就用一個公平的規則, 比如剪刀石頭布, 然後就按照輸贏來。 ”我對濛濛說。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