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好孩子”光環下隱藏的弱點

父母們最大的心願無非是自己的孩子聰明、漂亮、健康,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聽話。 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因此, 有些孩子從小就被貼上了“好孩子”的標籤, 他們不能犯錯誤, 他們不能大吵大鬧, 因為他們是“好孩子”, 所以他們的童年失去了好多快樂!

1.“好孩子”也是孩子

囡囡從小就是一個好孩子, 做什麼事總是認認真真, 媽媽交待的對人有禮貌, 愛護小弟弟小妹妹, 不亂要人家的東西等等, 囡囡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 因此, 媽媽經常誇獎囡囡, 可有一天, 囡囡在幼稚園出事了, 原因是同桌小麗搶了囡囡最心愛的玩具,

Advertisiment
囡囡動手打了小麗。 老師告訴媽媽事情的經過, 媽媽很吃驚:“囡囡是好孩子, 她不會動手打人的!”“好孩子”也是孩子, 不要用大人的眼光去看孩子, 在孩子的世界裡, 她受到了危險或是自己心愛的東西被人搶走, 孩子會氣極動手, 他們還不可能做到像大人一樣冷靜。

2.“好孩子”愛哭的老毛病

小貝是典型的好孩子, 在家乖乖的, 爸爸媽媽和鄰居都很喜歡她。 可是在幼稚園老師卻頭都大了, 這個“好孩子”總是被同學三句話就能弄哭。 原因是, 只要同學說她點什麼, 她就會傷心大哭, 一點心理承受能力都沒有。 她很老實, 也很乖, 上課也很認真, 就是經不起同學的玩笑, 同學給她起個“愛哭蟲”的綽號, 結果她哭得更厲害了,

Advertisiment
沒完沒了。 好孩子在更多的時候還要學習怎麼與人和周邊的環境相處, 家是一個小空間, 離開了父母的保護, 好孩子身上的弱點父母也要及時幫他們加以改善。

3.“好孩子”並不一定什麼時候都表現好

小兵是老師和父母眼中的好孩子, 上課表現好, 下課和同學關係也很好, 因此小兵擁有一大群朋友, 儼然是班上的老大。 可有一件事卻讓老師和父母大跌眼鏡, 小兵居然要其他小朋友買零食給他吃。 老師發現時, 他已經這麼做過好幾次了, 原因是爸爸媽媽不准看小兵在家吃零食。 因此, 父母有時不要對孩子要求得太過嚴格, 隨便給孩子貼上“好孩子”的標籤, 這樣反而不利於孩子的健康和成長。

4.所謂的“好孩子”只是大人們的看法

Advertisiment

“好孩子”在更多的時候只是大人們的一種看法。 有些大人因為自己很忙碌, 於是把大人的思想強加在孩子身上, 要求自己的孩子做一個“好孩子”, 卻並不知道孩子就是孩子, 他們需要童趣, 需要玩耍, 需要任性, 這才是孩子身上應該有的東西。 孩子變成“好孩子”之後, 他們明顯少了歡樂了意趣, 所以不建議大人們急於給自己的孩子貼上“好孩子”標籤, 而是應該任孩子自由快樂地長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