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
“娘娘腔”和“男人婆”越來越多,
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與家長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
母嬰專家指出,
如果家長沒有把握好孩子在不同成長階段中需要的關鍵“養分”,
很可能會耽誤孩子一生。
Advertisiment
“娘娘腔”和“男人婆”與家庭教育有關
6歲前, 離不開媽媽。 嬰幼兒期寶寶最需要的是媽媽。 雖然父親此期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而且在3~5歲, 女孩受戀父情結的影響, 會對父親很感興趣, 但總體而言, 母親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 該階段, 寶寶最需要的是愛和安全感。 寶寶哭鬧時, 媽媽要及時出現。 此外, 還應多給孩子一些擁抱、撫摸等肢體接觸, 以免他們長大後在社交過程中對肢體接觸恐懼或不知所措。 在這一階段, 父母對男孩不應過度強調“你是個男子漢不應該哭”, 或者要求女孩整潔、愛乾淨, 應儘量讓其情感自然地宣洩,
Advertisiment
6~13歲, 渴望同性榜樣。 兒童期最需要的是同性參照榜樣。 此時他們開始逐漸擺脫戀母、戀父情結的影響, 有了性別意識, 更多地關注同性身上應該具備的元素, 開始嘗試成為男孩或女孩。 這個階段, 父母應該努力發揮好自身榜樣示範作用。 比如, 對於男孩的父親來說, 不應只忙工作而缺席家庭活動, 這樣很容易給男孩造成性別參照角色的缺失。 父親應多跟兒子做運動, 培養一些男孩常有的愛好。 如果爸爸不在身邊, 孩子通常會找其他男性來代替,
Advertisiment
14歲到成年, 最需要偶像。 青少年期的孩子, 最需要的是偶像。 在這個階段, 兒童進入青春期, 逆反心理強烈, 對性別角色的最後認同是從對偶像的崇拜或愛慕中完成的。 這個年齡段的青少年大都會對父母感到厭煩, 更多地把注意力轉向某一個偶像身上。 這個偶像大多是明星一樣的公眾人物, 還可能是異性老師。 這個偶像有一些“英雄行為”或異性特質讓他們特別心動, 並按照偶像的形象和行為塑造自我。 雖然這些形象在該階段孩子心中大多被過度粉飾了, 但這個偶像卻引導著他們逐漸走向成熟, 最終成長為一個具有社會屬性的男孩或女孩。
Advertisiment
母嬰專家溫馨提醒:“娘娘腔”和“男人婆”與家庭教育有關。 因此我們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 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 學著適度放手讓孩子自己規劃事情, 為其成年後獨立生活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