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中“孩子”與“大人”角色要平衡
進行情緒管理訓練的家長或老師, 倘若內心沒有“孩子”的一面, 就很難讀懂他人的情緒。 記得幾年前, 有一位叫金賢美(化名)的媽媽(37 歲)來接受諮詢。 她有個5 歲的女兒, 由於女兒任性不聽話, 這位媽媽動不動就打孩子。 不知從何時開始, 孩子開始出現了口吃的症狀, 甚至突然出現了遺尿現象。 經過對這對母女的仔細觀察, 我發現賢美媽媽對孩子管教得過於嚴格, 諸多方面都約束著孩子的行為, 讓孩子感到相當萎靡。 孩子不能控制小便和口吃的現象, 都是因為極度緊張和不安導致的壓力所帶來的後果。
Advertisiment
我問這位媽媽, 看到孩子玩鬧、嬉笑或生氣時, 媽媽會有什麼感覺呢?
她說這樣會顯得很幼稚, 無法接受, 於是她會大聲訓斥孩子, 制止孩子繼續下去。 ”
我又問她, 記憶中她的父母是什麼樣子的。
她回憶道, 5 歲時, 種棉花的爸爸由於心臟麻痹突然病逝, 只剩下媽媽一個人拉扯著孩子們。 由於生活窘迫, 媽媽不得不把3 歲和1歲的弟弟推給當時只有5 歲的大姐賢美照看, 自己忙著做化妝品推銷員, 成天在外奔波忙碌。 從那時開始, 賢美就擔負起了媽媽的角色, 給弟弟們弄吃的、換尿布, 儼然是個小家長的樣子。
Advertisiment
在賢美的記憶中, 兒時從來沒有像其他孩子那樣在外面盡情玩耍過, 在學校裡也是個聽話乖巧的好學生。 這樣的她, 對於女兒的幼稚表現頗為費解, 經常抱怨:“女兒都5 歲了怎麼還表現得像個孩子似的不懂事?”
對於個體來說, 健康的“孩子”與“大人”角色之間需要一種平衡, 而不同個體之間的相互關係也同樣需要一種平衡。 如果媽媽過大地誇大“大人”的角色, 為了保持一種平衡, 女兒內心的“孩子”就不得不按照相應的比例變大。 也就是說, 媽媽越強調“不許這樣、不許那樣、當心、別吵、別鬧、別哭……”時, 孩子就會變得更加“孩子”氣,
Advertisiment
再看看金賢美的丈夫。 賢美抱怨道, 丈夫自私, 缺乏責任感, 經常喝酒到半夜才回家。 週末時, 他整天坐在電腦和電視前, 沒個“大人”樣。 她失望地說, 不知道為什麼, 她身邊淨是一些不爭氣、不像話的人, 讓她很困惑。
站在金賢美的角度看, 她認為這都是他人自身的問題, 但其實問題的根源在於金賢美自己由於金賢美充當的“大人”角色過於放大, 所以相對而言, 周圍的人只能以“大孩子”的角色來保持平衡。 我建議金賢美不妨放下“大人”的包袱, 嘗試著陪孩子一起玩, 一些自己難以處理的事情盡可能請丈夫幫忙。
Advertisiment
更讓她感到吃驚的是丈夫的變化。 過去丈夫可以說把家裡所有的事情都推給妻子, 只顧自己, 自私無比。 如今不僅能陪孩子玩, 做個好爸爸, 還能分擔一些家務, 做個好丈夫。 金賢美對孩子進行的是情緒管理訓練, 對老公則採用了3 步驟對話法。 金賢美掩飾不住高興地說, 自從學習了情緒管理訓練, 她尋找到自己內心裡那個健康的“孩子”。
Advertisiment
我為金賢美留的作業是刪掉“必須”, 換成“希望”。 不要說“要遲到了, 必須趕緊送孩子去幼稚園”, 而要說“我希望孩子能按時上學”。 這樣一來, 不僅話語變得柔和了許多, 孩子似乎也意識到了自己要做的事情而變得懂事, 像個“大人”了。 過去通常要用軍隊似的命令口氣, 說:“快起來!幼稚園的接送車馬上就到了, 趕緊刷牙!快點!馬上!”現在只要說:“媽媽希望你能吃好早飯再上學, 如果餓著肚子去上幼稚園, 媽媽會擔心的。 ”孩子就會很樂意地起床, 準備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