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人來瘋該如何應對?

不少父母都感覺到, 一旦家裡來了客人, 孩子總是特別興奮, 不像平日那樣聽話, 而且人前人後還會做出一些特別的舉動, 怎麼也不聽管教。 這時, 父母不但要分析孩子這種表現的原因, 而且也要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內因:孩子希望得到更多的注意

在2~7歲這個年齡段, 孩子雖然已有初步的主客體區分能力, 但是自我的認定還是主要來自客體, 特別是成人的評價和肯定。 孩子的思維還保持了幼兒自我中心的特點。 一方面非常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注意, 另一方面不太容易意識到別人的需要。

Advertisiment
所以在客人到來的序幕中, 孩子往往演得非常出色。 但是當大人們開始談論自己的話題時, 孩子往往不能理解大人的需要。 心想:憑什麼說撤就讓我撤了?另外一個主觀原因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 其神經系統的抑制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全, 興奮了不容易平靜下來。

外因:客人到來是一種新感覺

在家庭中, 如果孩子總是父母和爺爺奶奶注意的中心, 當客人來到時, 孩子自然就覺得自己是中心。 客人的到來, 對孩子也是新鮮的刺激, 例如客人的表揚常常讓父母感到高興, 孩子能敏感地發現這種場景的互動, 就會越發得意。 再者, 有時當大人開始談自己的話題時, 沒有給孩子明確的停止“瘋”的提示。

應對:滿足孩子合理需求

Advertisiment

當客人沒有來到前, 就要讓孩子知道在不同的時間應該扮演不同的角色。 客人到來後, 給孩子一些表演的機會, 例如讓孩子背誦一首唐詩或者讓孩子彈一曲鋼琴, 然後給孩子一個明確的停止的提示, 幫助孩子完成角色的轉換。

例如:當孩子背完詩詞後, 父母可以說:“很好, 下一次我們再學一首有關鴨子的唐詩背給叔叔聽, 好嗎?”這既是在肯定孩子, 同時又是在暗示孩子:今天的表演就到這裡了。 如果需要, 再明確地說:“下面叔叔要和爸爸說一些事情, 你讓媽媽給你講故事好嗎?”這時最好不要馬上讓孩子從事一個人的活動, 這樣反差太大, 孩子不容易接受。

由此可見, 如果能搞清孩子“人來瘋”的原因, 就能設計一些對策,

Advertisiment
幫孩子表現得既有教養又不失活潑, 同時, 孩子在與客人交流中也增強了交往能力。

不要因客人的到來而忽視孩子

客人來了, 孩子興奮、老是插嘴可能是因為他覺得這不只是爸爸媽媽的客人, 身為家中一員, 他希望也能加入大人的談話, 並想以自己的行動吸引客人的注意力。 因此, 當家裡有客人來訪時, 不妨事先告訴孩子客人來的時間、目的, 以及客人來之後應注意的禮儀。 客人來時, 可以先讓孩子和客人說說話, 給他表現的時間和機會, 在孩子熱情的“勁頭”稍稍過後, 再安排他一個適當的空間自己玩耍。 如給他一些圖書, 讓他在一旁看, 告訴他:“媽媽有事要和客人說, 你先看會兒書, 等一下我們再聽你講故事。

Advertisiment
”這樣做滿足了孩子被注視的需要, 他也就不會纏著客人不放了。 ――恬恬媽

別當著客人的面訓斥孩子

家裡來了客人, 孩子常常會因為家裡多了一個人而高興。 這可能與孩子長期單獨玩耍, 缺少玩伴有關係。 所以, 如果大人只顧談天說地而忽略他的存在, 他會很傷心, 於是就會用插話、做鬼臉等來引起客人的注意。 碰到這種“人來瘋”的孩子, 家長最好不要當著客人的面教訓他, 因為孩子也有他的自尊心, 當著客人的面批評、訓斥他, 會讓他難堪。 不如找個藉口讓他離開, 等客人告辭後再馬上進行適當的教育。 這樣效果可能會比較好。 ――凱凱媽

適度“人來瘋”未嘗不可

我孩子以前也很“人來瘋”, 只要有客人來, 他就會特別興奮。 為此,

Advertisiment
我就索性先讓他“人來瘋”個夠, 比如, 在客人坐定之後, 讓孩子先給客人倒杯茶, 然後讓他唱個歌、彈段琴, 客人常常會在孩子做了這些事後給出一些表揚和鼓勵的話, 由於有客人的讚揚和誇獎, 孩子會覺得自己很棒, 這時家長如果用客人的話再鼓勵一下孩子, 讓他適時“隱退”一下, 他就會很樂意了。 ――趣趣媽

家長的教育和引導很重要

要改變孩子的“人來瘋”習慣, 家長的教育和引導很重要。 比如, 在客人來之前, 家長可以考考孩子“你知道客人來了為什麼要倒茶嗎?”“你能幫我擺好椅子, 給客人安排個座位嗎?”等問題, 等客人來了之後可以讓孩子端上水果點心, 或拿條擦手巾等, 這樣一來, 孩子既不會閑著沒事幹瞎搗亂, 又在這過程中學會了如何禮貌待客。 時間長了,孩子就會知道有客人來時自己該怎麼做了。――丸子媽

時間長了,孩子就會知道有客人來時自己該怎麼做了。――丸子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