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對症下藥”輕鬆解決小兒腹瀉

小兒腹瀉根據病因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類, 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瀉為主的一組臨床綜合征。 發病年齡多在2歲以下, 1歲以內者約占50%。

腹瀉是寶寶們最容易患的“小兒四病”之一。 剛出生的小寶寶消化系統發育還很不成熟, 媽媽一旦餵養或護理不當, 往往很容易發生腹瀉。

對於正處於發育關鍵期的寶寶來說, 腹瀉不但直接影響他們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如果護理不當導致病情加重, 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遇到這樣的情況, 媽媽們都非常著急, 想盡辦法給小寶寶打針吃藥, 恨不得小寶寶馬上好起來。

Advertisiment
殊不知, “拉肚子”遠不只想像中的那麼簡單, 如何“對症下藥”才是關鍵。

“對症下藥”輕鬆解決小兒腹瀉

小寶寶拉肚子的原因及對策:

1、胃腸炎

胃腸炎(也稱為腸胃感冒)是胃和腸道的一種炎症, 可引起腹瀉。 最常見的病原是輪狀病毒。 如果你的寶寶拉肚子時, 並伴有胃痙攣、嘔吐、低燒, 那很可能是胃腸炎。 但是要注意哦, 如果寶寶吃的或喝的不多, 可能會失去很多水分。

2、細菌感染

嚴重腹瀉(有時伴有嘔吐), 同時有腹痛、血便、發燒, 往往是病毒或細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引起的。 這種感染有些是可以自愈的, 但有些也可能非常嚴重(比如由半生不熟的肉類裡含有的大腸桿菌引發的感染)。 因此, 如果你的寶寶有上述症狀,

Advertisiment
就應該馬上帶他去就醫, 以便做進一步的檢查。

3、寄生蟲

寄生蟲感染也可能引起腹瀉, 比如賈第蟲病。 寄生蟲很容易在公共區域進行傳播, 而且需要特殊藥物治療。 媽媽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比如更換尿布後勤洗手, 是終止寄生蟲感染傳播的好方法。

4、抗生素

如果你的寶寶在抗生素治療期間或治療後發生腹瀉, 可能與藥物有關。 告訴醫生, 看看是否可以換用其他藥物或療法。

5、食物因素

果汁(尤其是含有山梨醇和高濃度果糖的果汁)或含糖太多的飲料也可能會使寶寶拉肚子。 給寶寶少吃點這些食物, 應該1周左右就能好轉。 6個月以下的寶寶不建議喝果汁。 配方奶沖調不當也可能引起寶寶拉肚子, 所以沖奶時要按比例加水。

Advertisiment

6、牛奶過敏

你知道嗎?小寶寶喝牛奶也可能引起腹瀉, 有時候還能引起嘔吐。 如果你的寶寶對牛奶過敏, 他可能在喝了以牛奶為原料的配方奶或吃了乳製品(如果他已經開始吃輔食)後幾分鐘到幾小時的時間內就會表現出過敏症狀。 如果你懷疑寶寶拉肚子與牛奶有關, 請找醫生詳細諮詢。

食療法不僅能提供營養, 而且還具有止瀉的作用。 給媽媽們推薦以下兩種食療法:

1、焦米湯先把米粉或奶糕研成粉, 炒到顏色發黃, 再加適量的水和糖, 然後燒成糊狀就可以了。 米粉加水以後再加熱, 就成了糊精。 糊精容易消化, 它的炭化結構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

2、胡蘿蔔湯胡蘿蔔是鹼性食物, 所含的果膠能促使大便成形,

Advertisiment
吸附腸黏膜上的細菌和毒素, 是一種良好的止瀉食物。 製作方法是, 將胡蘿蔔洗乾淨, 對切開, 去掉莖, 然後切成小塊加水煮爛, 再用紗布把渣過濾掉, 最後加水(按500克胡蘿蔔加1000克水的比例)加糖燒開就可以了。

小編總結:寶寶上吐下瀉時, 媽咪們的心裡都很著急, 恨不能讓寶寶快快地好起來!於是, 一股腦兒地給服用各種藥。 然而, 寶寶非但不見好, 反而越來越止不住地瀉, 甚至拖至幾個月不愈, 使寶寶的生長發育受到很大影響, 有時甚至危及生命。 為了寶寶平安健康長大, 媽咪對寶寶腹瀉病的防治及護理應該多多瞭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