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霸王”問題,說明白也就一件事——夫妻關係

有一群小朋友們一起玩遊戲, 每個人拿一個靠墊坐在紅色的地墊上, 一人一個相安無事, 當老師要求小朋友每個人拿五個靠墊坐在紅色的地墊上時, 原來的靠墊數量就不夠了, 必須有小朋友願意將自己的靠墊拿出來提供給其他小朋友, 那樣還意味著自己就沒有靠墊了。 這時, 就有小朋友說我不要給其他人, 然後去搶別的孩子的靠墊, 因此兩個小朋友之間因為靠墊而發生衝突, 一個要搶, 一個不願意給。 搶的小朋友認為我就是要做第一, 我的需求一定要被滿足, 被搶的小朋友不願意給, 是覺得我也要我為什麼要給你。
Advertisiment
最後弱的一方以哭的方式妥協。 老師請兩個小朋友都安靜下來坐五分鐘, 然後說說自己的感受。

我們以為”小霸王”是孩子自己養成的, 忽視了”小霸王”養成是因為我們提供了”小霸王”長成的環境, 在孩子教育中贏是一種能力, 退是一種智慧。

當沒有事件發生的時候每個孩子都很快樂、很開心, 關鍵是當事件發生時, 我們的孩子會做怎樣的選擇, 這個選擇有對或者錯嗎?搶地墊的孩子有可能在長大後會特別為自己去爭取, 總是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 那麼事物總會有反面, 另一方面有可能因為自己什麼都要第一、什麼都要被滿足, 不被滿足就哭、發脾氣, 那麼在人際方面會不會發生很多的困擾呢?有沒有方式可以讓孩子懂得取捨和平衡呢?明白什麼時候應為自己爭取,
Advertisiment
什麼時候該捨得呢?一味地強調分享、一味強調強勢是不是都有失偏頗? 孩子為什麼會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的老大呢?為什麼我的需求一定要被滿足呢?在家庭教育中我們該如何做呢?
很多家庭都是和老人住在一起, 四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 如果家裡還有保姆, 那就是五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 想像一下如果我們是孩子, 我們會怎樣?我們自己在單位裡成為部門的焦點, 不是下屬圍著我們轉而是五個領導圍著我們轉, 我們的感受是什麼?一言一行都不能自由是不是?一個家庭和一個企業是一樣的, 當一個人過於被重視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哪怕這個品性再好也會覺得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是不得了的人物, 我的需求一定是要被滿足的, 而且我也很明白誰能滿足我的什麼需求, 吃冰淇淋找爺爺, 餵飯這事找奶奶, 換衣服找阿姨, 聽話找媽媽, 陪玩兒找爸爸, 我所有的一切都被照顧得妥妥的。 我只需要察言觀色就可以了。 久而久之, 我們的孩子察言觀色的能力增強了, 自我為中心的意識也變得固化下來。

一、我們是孩子的榜樣
冷漠的原生家庭。 我們的父母是大的, 我們是小的。 在冷漠的原生家庭長大的我們, 會用什麼樣的方式對待孩子?又會用什麼樣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
我們往往忽視了孩子的真實感受, 我們也是被忽視長大的, 希望孩子也是隱忍的,
Advertisiment
凡事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我們會用物質滿足我們的孩子很少真的與孩子有情感上的交流。 我們的孩子被寵愛的同時在物質上有巨大的滿足, 但在心裡孩子得不到足夠的滿足, 他們會表現出人際的淡漠、物質的追尋, 所以自己的物質需要一定是要被滿足的, 因為滿足我的物質是愛我的唯一證明。 當發生衝突時要麼選擇隱忍要麼選擇爆發, 沒有學習委婉表達需求的機會, 也沒有機會表達自己內心的需求。 爭吵的原生家庭。 這類父母的原聲家庭爭吵不休, 我們無法接受父母的樣子, 所以也學會大聲的對父母說話, 大聲表達斥責, 當父母做的讓我們不滿意時, 我們就非常的憤怒, 用憤怒的方式表達我們的不滿。 不管是哪種家庭,
Advertisiment
我們都沒有從內心真正的接受我們的父母原來的樣子, 我們用高於父母樣子表達自己的不滿, 期待父母按照我們心中理想父母的樣子改變。 當我在諮詢過程中邀請父母與自己的父母和解, 一步步面對自己的父母, 把自己對父母的不滿、內心的渴望表達出來並一步步與父母和解, 並向自己的父母鞠躬或者行跪拜禮後, 父母開始臣服于父母原來的樣子, 從內心接受父母原來的樣子, 回到家庭再次面對自己的父母時, 有的人父母再說什麼自己內心都很平靜, 他們都非常驚訝自己的變化, 覺得自己怎麼可以這麼平靜, 有些父母幾十年都沒有和自己的父母擁抱過, 回家後和自己的父母擁抱在一起, 感受到父母給自己的愛。當父母回到自己做孩子的位置上,孩子會從我們的身上模仿到如何處理和父母之間的衝突,如何面對自己與父母的不同。

二、夫妻關係是第一關係,親子關係是第二關係。
我們先有彼此,才可能創造出孩子,孩子是夫妻愛的結晶。
很多家庭有了孩子以後全家都圍著孩子轉,所有的焦點都放在孩子身上。妻子不再關心丈夫,因為即使丈夫不回家,妻子也不會表現出關心,因為自己還有孩子,孩子逐漸代替了爸爸的角色,同時如果是妻子經常不回家,家裡只有丈夫和孩子,孩子也會逐漸代替妻子的角色。當其中一方經常感到寂寞流露出的眼神、感受讓孩子感受到,孩子會在潛意識裡覺得自己有責任代替另一方來愛爸爸或者媽媽。當妻子常常把孩子擁抱在懷裡時,那份對愛的渴望都傳遞給了孩子,孩子在不知不覺中代替了丈夫的角色,時間長了丈夫變得在家庭中可有可無。孩子自然而然覺得我是老大,我的需求裡所應被滿足。每個人成長過程中,女孩子與父親的關係是與財富的關係,男孩子與父親的關係是與成就的關係,無論男孩兒還是女孩兒和媽媽的關係是都是以後自己對待自己的關係,我是不是把自己放在一個恰當的位置上,是由和媽媽關係決定的。當父親過於寵愛自己的女兒,女兒會以為天下的男人都是這樣的,與異性的關係應當是被寵愛的,而不是平衡的給予與接受,當母親過於寵愛兒子時,兒子以為天下的女人是都會寵愛自己的,而忽視自己的責任和擔當。男孩兒和女孩兒能不能長大成人,成為女人和男人,成立幸福的家庭,這是需要後天學習的,而父母是最好的示範,父母的在丈夫和妻子的角色時,是男人和女人的角色,父母在爸爸、媽媽的角色時,是與孩子互動的角色,二者有著明顯的不同。要讓孩子不再以自我為中心,未來可以有幸福美滿的家庭,父母需要將夫妻關係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孩子的父母。

三、夫妻關係和諧,孩子更懂得愛
和諧的夫妻關係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當孩子知道家裡除了自己還有爸爸和媽媽,爺爺和奶奶時,他們會學習到這個世界還有別人,別人也是有需求的。有時候夫妻因為孩子的教育,在觀念上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和父母在對待孩子的方式上也有所不同。這也造成孩子不知道該聽誰說的,也是孩子感到焦躁而產生很多情緒的原因。在夫妻關係中一方總是抱怨另一方說因為你的不體貼所以我才是現在這個樣子,事實是在關係中每個人都需要對自己的情緒感受負100%的責任。我們的快樂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一個喜悅快樂的母親內在是平和的自然孩子也會是喜悅快樂平和的;一個喜樂的媽媽自然會更容易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帶著情緒表達自己的感受,孩子對自己的感受也能清晰的表達,例如說剛才我沒有做第一我有些難過,我想一個人呆一會兒,而不是說我就是要第一,不做第一我就不玩兒了或者說都是你不讓我做第一的。
美好的幸福的夫妻關係可以給予妻子支援,可以讓丈夫更加安定,孩子正常的探索願望被支持、不鼓勵,孩子經常忙於自己的探索而不是陷入在情緒中!“小霸王”自然不會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
感受到父母給自己的愛。當父母回到自己做孩子的位置上,孩子會從我們的身上模仿到如何處理和父母之間的衝突,如何面對自己與父母的不同。

二、夫妻關係是第一關係,親子關係是第二關係。
我們先有彼此,才可能創造出孩子,孩子是夫妻愛的結晶。
很多家庭有了孩子以後全家都圍著孩子轉,所有的焦點都放在孩子身上。妻子不再關心丈夫,因為即使丈夫不回家,妻子也不會表現出關心,因為自己還有孩子,孩子逐漸代替了爸爸的角色,同時如果是妻子經常不回家,家裡只有丈夫和孩子,孩子也會逐漸代替妻子的角色。當其中一方經常感到寂寞流露出的眼神、感受讓孩子感受到,孩子會在潛意識裡覺得自己有責任代替另一方來愛爸爸或者媽媽。當妻子常常把孩子擁抱在懷裡時,那份對愛的渴望都傳遞給了孩子,孩子在不知不覺中代替了丈夫的角色,時間長了丈夫變得在家庭中可有可無。孩子自然而然覺得我是老大,我的需求裡所應被滿足。每個人成長過程中,女孩子與父親的關係是與財富的關係,男孩子與父親的關係是與成就的關係,無論男孩兒還是女孩兒和媽媽的關係是都是以後自己對待自己的關係,我是不是把自己放在一個恰當的位置上,是由和媽媽關係決定的。當父親過於寵愛自己的女兒,女兒會以為天下的男人都是這樣的,與異性的關係應當是被寵愛的,而不是平衡的給予與接受,當母親過於寵愛兒子時,兒子以為天下的女人是都會寵愛自己的,而忽視自己的責任和擔當。男孩兒和女孩兒能不能長大成人,成為女人和男人,成立幸福的家庭,這是需要後天學習的,而父母是最好的示範,父母的在丈夫和妻子的角色時,是男人和女人的角色,父母在爸爸、媽媽的角色時,是與孩子互動的角色,二者有著明顯的不同。要讓孩子不再以自我為中心,未來可以有幸福美滿的家庭,父母需要將夫妻關係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孩子的父母。

三、夫妻關係和諧,孩子更懂得愛
和諧的夫妻關係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當孩子知道家裡除了自己還有爸爸和媽媽,爺爺和奶奶時,他們會學習到這個世界還有別人,別人也是有需求的。有時候夫妻因為孩子的教育,在觀念上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和父母在對待孩子的方式上也有所不同。這也造成孩子不知道該聽誰說的,也是孩子感到焦躁而產生很多情緒的原因。在夫妻關係中一方總是抱怨另一方說因為你的不體貼所以我才是現在這個樣子,事實是在關係中每個人都需要對自己的情緒感受負100%的責任。我們的快樂掌握在自己的手裡。一個喜悅快樂的母親內在是平和的自然孩子也會是喜悅快樂平和的;一個喜樂的媽媽自然會更容易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帶著情緒表達自己的感受,孩子對自己的感受也能清晰的表達,例如說剛才我沒有做第一我有些難過,我想一個人呆一會兒,而不是說我就是要第一,不做第一我就不玩兒了或者說都是你不讓我做第一的。
美好的幸福的夫妻關係可以給予妻子支援,可以讓丈夫更加安定,孩子正常的探索願望被支持、不鼓勵,孩子經常忙於自己的探索而不是陷入在情緒中!“小霸王”自然不會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