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幼升小“孩子跑的早不如跑得好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比別人家的孩子走快一步, 於是家長們在各個培訓機構、學校間奔波, 只為了給自己的孩子爭取一個更好的機會。 如今, 繼“小升初”之後, “幼升小”成了又一個能挑動眾多家長敏感神經的詞 , 家長們為了孩子“幼升小”可是操透了心。


孩子“幼升小”讓家長操透了心

在“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口號的忽悠下, 我們看到, 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了考證大軍, 越來越多的孩子換了拉杆式書包。 高中的知識初中學, 初中的知識小學學, 小學的知識幼稚園學。 越來越多的四五歲的孩子,

Advertisiment
為了迎接“幼升小”, 提早背上了厚厚的小書包, 提前進入了小學課程的學習。

看著那些“幼升小”考試中, 已達小學三四年級水準的考題, 看著那些焦慮程度遠超高考學生家長的父母, 即使是非常淡定而理性的家長也不得不為殘酷的現實而糾結。

由於一年級新生入學時的學習起點參差不齊, 往往也令學校和老師大為頭痛。 從“零起點”教起的話, 很多孩子都已經掌握, 部分學生覺得枯燥和無聊, 不認真聽講、思想開小差、破壞課堂秩序等現象就會經常發生。 學校和老師往往只能採取根據班級裡大部分學生的情況開展教學, 無法顧及每一個孩子的“起點”。 這就給很多家長一個錯誤的信號, 新生入學前一定要有相應的學習基礎,

Advertisiment
否則孩子肯定跟不上。


過早學習會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可以說, 在“搶跑風”的引領下, 除了培訓機構賺得盤滿缽滿之外, 沒有任何一方是受益的。 學校和老師常常會受到部分家長的埋怨和指責。 家長除了花費大把鈔票, 還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 常常被折磨得筋疲力盡。

但最大的受害者, 毋庸置疑是我們的孩子了。 如今的孩子, 自由支配的時間越來越少, 屬於自己的空間越來越小, 在孩子和大人的眼裡, 剩下的只有學習、考試。

在這種急功近利的教育模式下, 我們的孩子卻漸漸出現了厭學的情緒。 我看到過的最小厭學者, 是幼稚園大班的一個男孩子, 家長幫他報了拼音、邏輯思維、畫畫、圍棋、英語、鋼琴一共6個培訓班。

Advertisiment
父母發現, 只要去培訓班, 孩子就說胃難受, 吃了東西就會吐出來。 本來天真活潑的孩子, 逐漸變得沉默寡言, 只要問他學習的事情, 他就會大發脾氣。

對人的漫長的馬拉松式的終身教育來說, 起跑線不是要提前學習什麼, 也不是要提前學多少。 在起跑的時候, 讓孩子擁有旺盛的學習興趣, 健康的學習心態, 充足的學習動力, 才是最重要的。 提前讓孩子進入賽道跑得早, 真不如在漫長的人生中, 讓孩子一路跑得好。

在孩子學習之初, 讓孩子意識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是讓孩子今後喜歡上學習最重要的因素。


多給孩子些自由發展的空間

每個人都有趨利避害、逃避痛苦的天性, 孩子也如此。 如果在剛開始接觸學習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孩子就覺得學習是件苦差事, 那麼, 他根本就沒有願望去主動學習。

孩子的學習動力, 很多時候來自家長對他的支持和愛。 不管在什麼情況下, 家長都能相信自己的孩子會往好的方面發展;都能包容孩子在學習上遇到的問題, 並幫助孩子解決這些問題, 而不是指責;都能無條件地愛孩子, 不管他身上是否有很多缺點。 如果家長能做到這些, 那麼, 孩子就能從這些愛和支持中獲得動力, 我們才能幫助孩子走得更遠、更好。

我們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這句口號, 很多時候只是培訓機構招攬生意的噱頭, 甚至是忽悠的法寶。 即使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少學了很多死記硬背的東西, 哪怕是暫時的落後,

Advertisiment
也並不意味著孩子就永遠“輸給別人”了。 反超的時間節點, 很可能就在某個關鍵階段。

當然, 家長也不要走入另外一個極端, 認為孩子什麼都不該學。 學齡前的孩子以玩為主, 但並不意味著什麼都不學, 關鍵是要引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這些方面, 才是孩子以後“搶跑”的關鍵。

小編總結:別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適當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對他們的成長才更有利。 讓孩子跑的早不如讓他們跑得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