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延遲滿足”更利孩子成功

上世紀70年代, 美國心理學家沃爾特在一所幼稚園策劃進行了著名的“延遲滿足”實驗。 實驗人員給每個4歲的孩子一顆好吃的軟糖, 並告訴孩子可以吃糖。 但是如果馬上吃掉的話, 只能吃一顆軟糖;如果等20分鐘後再吃, 就能吃兩顆。 然後, 實驗人員離開並通過單面鏡對幼兒進行觀察, 有些孩子迫不及待地吃掉了軟糖, 是“不等者”;有些孩子卻很有耐心, 還想出各種辦法拖延時間, 順利等待了20分鐘後再吃軟糖, 是“延遲者”。


“延遲滿足”更利孩子成功

後來, 研究人員在參加實驗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時期時, 對他們的家長及教師進行調查,

Advertisiment
發現:“不等者”在個性方面, 更多地顯示出孤僻、固執的傾向;“延遲者”較多地成為適應性強、具有冒險精神、受人歡迎、自信、獨立的少年。 兩者學業能力的測試結果也顯示, “延遲者”比“不等者”的成績平均高20分。

實驗說明, 那些能夠延遲滿足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更強, 能夠在沒有外界監督的情況下適當控制、調節自己的行為。 因此, 延遲滿足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質之一。

現在生活條件提高了, 家長總是能滿足孩子提出的要求, 但是家長對於孩子這種有求必應的行為卻剝奪了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鍛煉機會。 如何在生活中用延遲滿足來鍛煉孩子的自控能力?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嘗試:

Advertisiment

吃 孩子要吃, 爸爸媽媽不要一概接受或拒絕, 可以採用“延遲滿足”的方法。 比如, 在保證孩子三餐吃飽的前提下, 讓孩子完成一個“任務”後, 再吃零食。

玩 和孩子做遊戲的時候, 不要讓孩子想玩什麼就玩什麼。 和孩子一起玩競賽遊戲時, 不要每次都讓孩子贏, 先輸再贏的方法能讓孩子獲得延遲滿足。 這樣, 孩子在和別的小朋友玩的時候, 就不會經不起挫折或因失敗而失去信心了。

學 孩子在學習新本領的時候, 常常會碰到不會做或一下子學不會的時候。 這個時候, 爸爸媽媽不要立即幫助孩子, 而是在一旁仔細觀察, 看看孩子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其實在觀察孩子的過程中, 孩子的需要就已經被延遲了。 而且, 孩子在這段時間內的探索,

Advertisiment
其實是在自我學習, 對提高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益無害。

小編總結:“延遲滿足”的目的在於訓練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學會忍耐。 而有延遲滿足能力的孩子, 在今後的學習中更易成功, 在未來的人生路上也會更有耐性, 較易適應社會。 因此, 爸爸媽媽不要因為愛孩子而一味滿足他, 延遲滿足能讓孩子將來獲得更大的成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