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快樂教育”讓幼兒快樂學習

《幼稚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 “幼稚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 滿足他們多方面的需要, 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於身心發展的經驗” 。 由此可以看出, 教育活動不再是知識的傳遞、讓孩子機械地學習, 而是注重發現的過程、情感的體驗, 尤其是要營造寬鬆愉快的教育環境讓幼兒幸福快樂。

有幸聽了一節小班的語言課, 感覺到教師真正把“尊重幼兒”“讓幼兒幸福快樂”放在了首位。 這是一節聽說遊戲《小兔乖乖》, 教師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設計的活動過程, 充分尊重了幼兒自主性,

Advertisiment
讓孩子在遊戲情境中發展語言能力, 獲得幸福快樂。

一、遊戲角色化

活動開始, 教師和幼兒一塊戴著小兔子胸飾蹦蹦跳跳做遊戲進場, 通過兔媽媽帶領小兔子玩遊戲的形式幫助幼兒明確角色, 激發興趣。

1. 教師扮演兔媽媽, 幼兒扮演兔寶寶。 師:“小兔子, 快來和媽媽一起做遊戲吧。 ”幼兒:小白兔, 白又白, 兩隻耳朵豎起來, 愛吃蘿蔔和青菜, 蹦蹦跳跳真可愛!

2 .配班教師做大灰狼。 “這麼多的小兔子, 哈哈哈哈, 我的肚子好餓啊!”突然, 一隻大灰狼從樹後竄了出來。

3. “小兔子, 大灰狼來了, 快跟媽媽回家吧, 我們把門關好, 不讓大灰狼進來。 ”

幼兒時期是一個自主、自由發展時期, 這個時期幼兒喜歡聽生動、有趣的故事;喜歡置身於某種環境之中,

Advertisiment
感到自己是環境中的一個角色。 在這節語言活動中, 教師讓孩子成為小兔子角色, 這一角色一直是幼兒所喜歡的正面角色, 所以幼兒很感興趣。 而老師扮演兔媽媽, 讓“小兔子跟媽媽一起做遊戲”、“小兔子, 大灰狼來了, 快跟媽媽回家吧”, 聲音溫柔親切, 讓孩子從老師的語言中感受到愛, 在一個寬鬆、溫馨、愉快的氛圍中體驗到平等尊重。 當孩子感覺到老師像媽媽一樣親切的時候, 他們的情感處於一種放鬆狀態, 他們的思維更敏捷, 學習效果更好。

二、教學情境化

教師結合小班幼兒的特點, 根據故事的內容進行改編和擴散, 把《小兔乖乖》這個故事設計成了語言的聽說遊戲活動。 在活動中教師準備了各種動物圖片、尾巴圖片、蘑菇房、大樹背景以及大小兔子的胸飾、蘿蔔等,

Advertisiment
營造了故事情境, 使幼兒有置身于故事中的感覺。 通過兔媽媽帶領小兔子玩遊戲的形式, 幫助幼兒儘快進入到情境中去, 巧妙地將情景遊戲納入語言活動中, 讓幼兒在輕鬆快樂的遊戲環境中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 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 同時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1. 配班老師配合敲門:“咚咚咚!”

教師啟發小兔子問:“誰呀?”

大灰狼說:“小兔子, 我是你們的媽媽, 快開門啊!”

2. 教師啟發小兔子:“你們要仔細聽聽是不是媽媽的聲音, 如果不是, 就說:你把尾巴伸進來給我們看看。 ”

大灰狼伸出尾巴, 說:“好吧, 看看。 ”

3. 教師引導幼兒說:“你是大灰狼, 我就不開門。 ”

大灰狼:“小兔子這麼聰明,

Advertisiment
不上當哦, 我只好回家啦。 ”在遊戲的情景和圖片演示中, 讓幼兒瞭解聽說遊戲的規則。 通過“狼來了”和“媽媽考考小兔”的情節練習了怎樣說故事中的對話。 在考小兔的環節又增加了看尾巴, 猜動物的情節, 活動過程中教師始終引導幼兒置身于一個情境之中, 他們興趣盎然, 當然也開心快樂。

三、情節趣味化

小班幼兒正由無意識傾聽到學習有意識傾聽, 他們很喜愛聽故事, 常常被有情節表演的故事吸引。 《小兔乖乖》是個家喻戶曉的經典的童話故事, 內容淺顯易懂, 情節生動。 幼兒一直對小白兔的形象很喜歡, 對大灰狼、大老虎等兇猛動物很緊張、害怕, 聽故事時仿佛真的進入到情境中去。 幼兒此階段表述的方式比較簡單,

Advertisiment
以自身活動或經歷為內容, 其中夾雜著一些想像的成分, 所以, 幼兒語言發展有待引導。 教師用聽說遊戲的形式正適合幼兒的語言發展需要。

教師:“小兔子, 媽媽要去拔蘿蔔了, 有人來敲門, 你們怎麼說, 聽到聲音不像媽媽要說什麼?不能開門時要大聲地說出來, 你是誰, 我就不開門。 這樣, 媽媽就放心了, 小兔子再見。 ”

依次出現大灰狼、大老虎、狐狸和獅子來敲門, 只露一個尾巴, 讓小朋友們聽聲音、看尾巴來猜出是什麼小動物, 大聲說:“你是×××, 我就不開門。 ”

教師為了增加遊戲情節的趣味性, 活動中增加了幾個反面角色, 除了大灰狼, 還增加了狐狸、老虎、獅子, 讓孩子們感到有新意有變化, 提高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遊戲中還增加了看尾巴, 猜動物的情節,增加了遊戲的難度和趣味性,讓幼兒在反復的練習中不覺得單調,始終保持興趣。整個活動教師都能瞭解孩子的感受,走進他們的心靈,和他們一起無拘無束地暢遊在想像的王國,分享快樂和幸福。

四、鼓勵及時化

賞識、激勵教育是以幼兒為主體,尊重幼兒的體現。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有更大進步。

在這節活動中,孩子在教師的引導下識破大灰狼的身份,沒有上當,沒有開門以後,大灰狼灰溜溜地走了。教師讓幼兒給自己鼓掌,表揚他們聰明,幼兒很開心。在兔媽媽去拔蘿蔔的時候,小兔子在家用先看尾巴的辦法,沒有給老虎、獅子、狐狸開門,兔媽媽回來又及時誇獎小兔子“兔寶寶,你們真能幹”,還熱情地抱抱小兔子、親親小兔子,給予獎勵。教師在活動中關注孩子的各種表現,及時用語言、體態語言等鼓勵,保護了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讓幼兒更加自信、大膽、開朗,從中獲得了成功的快樂。

總之,“快樂教育”是幼兒發展的需要,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人才培養的需要。教師要創設和諧的教學活動環境,激發幼兒快樂地玩,快樂地學,讓幼兒有一個快樂幸福的童年。

猜動物的情節,增加了遊戲的難度和趣味性,讓幼兒在反復的練習中不覺得單調,始終保持興趣。整個活動教師都能瞭解孩子的感受,走進他們的心靈,和他們一起無拘無束地暢遊在想像的王國,分享快樂和幸福。

四、鼓勵及時化

賞識、激勵教育是以幼兒為主體,尊重幼兒的體現。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有更大進步。

在這節活動中,孩子在教師的引導下識破大灰狼的身份,沒有上當,沒有開門以後,大灰狼灰溜溜地走了。教師讓幼兒給自己鼓掌,表揚他們聰明,幼兒很開心。在兔媽媽去拔蘿蔔的時候,小兔子在家用先看尾巴的辦法,沒有給老虎、獅子、狐狸開門,兔媽媽回來又及時誇獎小兔子“兔寶寶,你們真能幹”,還熱情地抱抱小兔子、親親小兔子,給予獎勵。教師在活動中關注孩子的各種表現,及時用語言、體態語言等鼓勵,保護了他們的想像力、創造力,讓幼兒更加自信、大膽、開朗,從中獲得了成功的快樂。

總之,“快樂教育”是幼兒發展的需要,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人才培養的需要。教師要創設和諧的教學活動環境,激發幼兒快樂地玩,快樂地學,讓幼兒有一個快樂幸福的童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