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要吃少”的理論并不適合兒童

長期以來, “晚餐吃少”已被人們奉為經驗之談。 其實, 這種說法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不能一概而論。 對于成人尤其是老年人或肥胖的人來說, 這種說法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然而對于兒童就另當別論了。

兒童的胃腸功能尚未發育完全, 胃容量較少, 食物在胃內停留三四個小時就被“排空”了;另外, 兒童肝臟中儲存的糖原不多, 耐受饑餓的能力也較差。

而晚餐與第二天的早餐相隔10多個小時, 如果用成人的標準來限制孩子的飲食, 恐怕沒到夜里上床睡覺, 孩子就會感到饑餓了。

更要注意的是, 兒童正處于體格和智力生長發育的旺盛時期,

Advertisiment
其所獲得的營養不僅要用于維持日常的活動, 還要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 而這種發育通常都會在夜間睡覺時發生。 因此晚餐吃得太少, 就無法滿足孩子夜間生長的需要。 這樣長期下來, 其生長發育必然會受到影響, 出現不長個、消瘦、營養不良的表現, 同時還會影響腦發育和學習。

所以, 孩子的晚餐要吃飽、吃好。 一般來說, 晚餐提供的熱量應占全天總熱量的30%, 少吃肥肉、油炸食品等高脂類食物或不易消化的食物, 而以富含淀粉、蛋白質、粗纖維和維生素的食物為最佳。 這樣既幫助消化, 防止便秘, 又能供給身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

兒童晚餐還要因人而異, 對那些身體較瘦弱的孩子,

Advertisiment
家長絕對不能限制;但若孩子已經超重或肥胖, 則應堅持“晚餐吃少”的原則。 這里所謂的“少”是指熱量少, 并不是數量少, 即少吃脂肪、糖、淀粉高的食物;多吃些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和蔬菜、水果等。 對于晚上常感到饑餓的孩子, 可適量加餐, 但不要吃太飽, 比如喝杯牛奶就可以, 既能緩解饑餓感, 也有助于夜間睡眠。 此外, 加餐的時間距睡覺時間最好不短于1個小時。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