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暴脾氣”的種子也可以不“代代相傳”

許多年前的暑假, 我迷上了《射雕英雄傳》。

“別看電視了, 寫作業去!”老爸說。

“不!”

“就知道看電視!什麼家務活兒也不幹!讀書也不努力!”老爸步履矯健地把電視給關了。

還有沒有天理?我剛進入青春期哎!楊康正在調戲穆念慈哎, 我心裡正癢癢著呢!火氣從腳底板子躥到腦門只在刹那間, 狠狠關上大鐵門, 飛奔下樓。 大鐵門“砰噔”巨響, 翻譯成我內心的潛臺詞就是——“不用你管!”老爸沒追我, 因為這種事在我家太平常了。 老爸就愛跟我爭執, 還口拙, 急了就說不出話來, 就會用手指著我, 對老媽說“扇她臉, 扇她臉”。 老媽呢,

Advertisiment
要麼默默流淚, 要麼拉著我說“給你爸道歉” 。

我感到受了天大的委屈, 把家裡能弄出響來的傢俱物什都砸個遍(注意, 是砸, 沒有壞哦), 然後甩門而去。 整個青春期, 我的心稀碎稀碎的, 現在想來, 老爸的心碎得肯定比我厲害。 為什麼我們家就天天硝煙彌漫呢?就不能有話好好說嗎?全是因果啊。 為啥我暴躁, 因為我爸就那麼待我。 為啥我爸那麼暴躁, 因為他爸就那麼待他。

我跟老爸, 同是天涯淪落人。 我們很難與人相處, 固執, 任性, 遇到問題就會吵就會吼沒別的辦法。 僅僅我們自己難受也就罷了, 還搞得全家人受罪。 扣個“帽子”, 就是情商低, 極低。 每當我跟老爸吵完, 進入誰先理誰誰就輸的狀態時, 氣氛就變得死氣沉沉, 冷冷冰冰,

Advertisiment
人人像一塊硬石, 無法流淌一丁點情感。 這時, 我就懊悔:“我不想這樣的, 我也想做溫和的小孩!”我一直懊悔, 青春期過完了, 還沒找到北。 但我必須得試著成長, 我可不想將來我的孩子也繼續痛苦在這個因果鏈上。

我的個人成長基本靠讀書, 某天, 讀到美國心理學家羅斯·格林的一本書, 說, 暴脾氣孩子並不是天生不講理, 他們為什麼動不動就發那麼大火呢?因為他們在發展靈活性、適應性和挫折忍耐力方面的技能比較慢, 一旦受挫, 這些孩子很難把事情想通, 於是以很簡單、很固執的方式回應, 甚至打人、罵人。 只要有能力, 誰不想變好呢?哎呀媽呀, 太對了!終於有人體諒咱了!而且, 重要的是, 原來我真的可以不讓我的孩子繼續因果鏈,

Advertisiment
我們可以嘗試著學學遠離暴脾氣的本領。

專家給出了一套可行辦法:

第一步 將心比心(這可以幫助家長和孩子平靜下來, 保持理智對話, 想想這詞就溫暖)

第二步 界定問題(因為問題產生的根源, 在於家長和孩子的顧慮沒和解, 這一步就是要對方都說明各自的顧慮)

第三步 邀請(家長和孩子一起開動腦筋, 共同找出可能的解決辦法)。

穿越到那年暑假。 假如……

老爸:別看電視了, 寫作業去。

我:不!

老爸:(將心比心)這一集很好看嗎?

我:是的。

老爸:(將心比心, 並界定問題)我知道《射雕英雄傳》好看, 我也很喜歡看。 但我發現你這幾天都在看這個連續劇, 沒有好好寫作業。 我擔心等開學時你的作業還沒有完成啊。

老爸:(界定問題, 並試圖邀請)你有不耽誤看電視也不會少寫作業的辦法嗎?

Advertisiment

你說, 哪個孩子能受得了這麼溫暖的邀請呢?特別是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 你把我當成大人商量問題, 那我可得擺個大人的范兒, 必須的。 不錯, 不錯, 以後多練練, 就這麼跟我孩子交流了。 我都無比巴望著, 我的孩子可別不是個暴脾氣的小孩啊!讓我成長的是這本書。 親, 你也可以看看啊。 我們成長, 真的離不開書籍, 啊, 當然, 還有《祝你幸福·最家長》, 吼吼。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