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人欺負我!”孩子之間起衝突咋辦?

關於微信話題:秉承以傳播育兒新知和快樂的理念, 微信開通不到一年, 訂閱用戶已經接近10萬。 每天都有很多父母通過和我們的官方微信進行互動, 諮詢關於孕育、營養、護理、教育和親子關係的各種資訊。 其中有不少是值得展開討論的親子 教育話題, 我們現在開始將每週邀請教育、心理專家, 以及由經驗豐富的媽媽達人一起, 在媽 媽 網上進行更深入的討論和答覆。 希望來源真實生活的案例 , 能碰撞出來的思想火花和育兒智慧, 能惠及更多的網友。

微信話題的第一期:“孩子被小夥伴欺負”的話題

Advertisiment


孩子被欺負時 家長應該怎麼辦?

媽網粉絲遭遇一:女兒被小夥伴推下秋千

媽網微信粉絲:我家芊芊4歲多, 昨天晚上在社區排隊剛好到他玩秋千時, 有個和他差不多大的男孩一把拉住千秋鏈子, 推開她自己坐上去蕩。 男孩的媽媽也不說話, 真氣憤。

媽網觀察團:其實這種事情在上幼稚園階段的孩子中特別普遍, 好多媽媽都說起孩子們經常會圍繞玩具﹑座位﹑遊戲角色等發生衝突。 當然孩子們不僅有委屈的時候, 有時也會“欺負”別人。 他們很直接, 喜歡什麼就自然地認為我該得到, 還不懂考慮小夥伴的感受呢。

媽網特約專家:嗯, 這個其實可以歸納為小寶寶階段很特殊的“自我中心”現象。 曾經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做了一個“三座山”的立體模型,

Advertisiment
一座山在前, 兩座山在後, 因此面對面坐著的兩個觀察者會看到完全不同的群山景象, 他以3~6歲寶寶為實驗物件。 先讓寶寶繞模型看, 再在寶寶的對面放一個娃娃, 讓寶寶從一組圖片中選出自己看到的和娃娃看到的景象。 實驗結果發現, 三、 四歲的寶寶會選出完全一樣的圖片, 部分五六歲的寶寶也是如此。 皮亞傑把寶寶思考問題時, 只從自己的觀點出發, 不能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 認為自己的觀點就是別人的觀點的這種現象稱為自我中心主義。


皮亞傑的“三座山”實驗“測出小寶寶“自我中心”

孩子之間相互欺負源自“自我中心”

媽網特約專家:我們從皮亞傑這個實驗可以發現, 有時寶寶即使聽懂了別人說話的意思,

Advertisiment
也不能正確地表達出來。 因為他們只是從自己的角度進行描述, 他們不能想像別人和他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這是由於兒童對事物的判斷往往是絕對的, 只注意事物的某個具體的突出的特點, 不能從不同角度, 或為別人設身處地想問題。

一葉障目的故事大家都覺得可笑?但2歲的小朋友就是這麼認為的, 他們用手把眼睛捂了起來, 喊道:“媽媽來找我。 ”他以為自己看不見媽媽的時候, 媽媽也就看不見他。 3歲的孩子看到夜空上的月亮, 問:“月亮公公什麼時候睡覺呢?”如果成人告訴月亮一直是懸掛在天空上, 她會不理解:為什麼我要休息, 月亮卻不累呢?我們可以看到孩子的思維完全是自我中心狀態的,

Advertisiment
她還無法理解, 世間事物不同的活動規律。 所以說, 幼兒的推理方式常常以自我出發點, 只做感情性的推理。 這實際上需要隨著大腦的發育、經驗的積累, 才會逐漸形成客觀的、科學的邏輯推理。

媽網觀察團:確實, 瞭解到孩子成長思維的必經之路, 家長們就能放鬆點去看待這個問題。 但遇事要具體怎麼對待, 還是很講究技巧的。

 
利用同理心 孩子被欺負時給他正確的指引

利用換位思考的同理心 巧化干戈為玉帛

媽網特約專家:處於“自我中心”狀態的寶寶, 還不懂得小夥伴相處。 芊芊媽媽看到孩子秋千被搶, 心疼孩子, 又有點抱怨對方家長不干涉, 覺得自己孩子被“欺負了”, 卻沒意識到, 孩子如何面對“欺負”, 如何在被“欺負”中學會跟同伴自如交往才是最重要的。

Advertisiment
因為家長不能跟著孩子一輩子, 也不能要求所有的同伴﹑同學都友好地善待她的孩子。 孩子必須學會獨立解決與同伴間的各種衝突和糾紛。 否則, 他在群體或和別人交往中只能處於劣勢, 對集體生活產生畏怯﹑自卑心理。

比如:當孩子的秋千被搶時, 觀察孩子的反應和表現, 事後再作為一個好的教育案例。 假如寶寶很平靜, 跑去玩滑滑梯的話, 就表揚他懂得退讓是懂事的表現;再啟發他, 如何化被動為主動, 比如, 下次玩的時候, 遇到小朋友特別喜歡換秋千, 主動讓給小朋友玩, 這樣會稱為好朋友, 好朋友在一起玩就會更有意思。

如果寶寶也非常喜歡玩秋千, 被搶時憤怒, 很生氣, 你也可以先幫他疏導情緒,告訴她下次遇事時大聲表達不滿:“你為什麼搶我的秋千?你再這樣,我就不跟你玩了!”讓搶的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或者試著跟那個孩子協商:你為什麼搶了我的秋千?這樣你的滑板車要跟我交換玩。讓孩子學會平等互換。另外,還可以反過來啟發寶寶:“你喜歡玩秋千,但人家搶了你的秋千,你覺得不開心是吧?那麼以後遇到別人玩秋千或者喜歡的玩具時,你也不能硬搶哦,對不對?”

媽網觀察團:記得《爸爸去哪兒》中,張亮教天天理解村長的心情時,就是用到這種換位思考的同理心原則。這個鏡頭播出後得到很多教育專家的肯定,好多爸爸媽媽也覺得很受用呢。確實,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多交流換位感受,尤其是在小夥伴間發生衝突和爭論時,要啟發寶寶考慮別人的權利,幫助他們積累經驗,學會多角度的認識和理解事物,這樣能逐漸平穩渡過自我中心的階段,在學齡後才能有比較好的社會交往能力哦。接下去一位媽媽的遭遇比較奇葩,我們一起看看。

媽網粉絲遭遇二:孩子小打小鬧 家長卻大打出手

媽網微信粉絲:我們社區兩個小寶寶玩鬧,估計是互相打了一下,然後帶小孩的兩個媽媽互相指責然後動手,兩方打得一身血,然後報警。強悍的年輕媽媽,可憐的寶寶。

媽網觀察團:孩子打架難免會哭甚至掛彩,作為家長肯定很心痛。不過我發現有趣的一點是,孩子們前一分鐘打架吵嘴,後一分鐘又可能親熱地不行。但家長們往往比孩子還投入還激動。


孩子們可控範圍內的打鬧,其實是一種有益的交流

家長放鬆心態 孩子會給你驚喜

媽網特約專家:家長直接參與孩子們的糾紛,既小題大做,影響成人間的關係,也會剝奪孩子在同伴交往中獲得經驗的機會,反而不利於孩子人際交往水準的提高。有時候家長放鬆心態,會發現孩子的處理方式遠比大人要高明。

家長沒必要把孩子間的衝突當一回事,更沒必要大動干戈,粗暴干涉。年幼的孩子情感發育不成熟,情緒的可控性不強,他們的衝突是即時性的,來得快,去得更快。其實孩子在與同伴的衝突和敵意中,可以克服自我中心,而可控範圍的打鬧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一種交流,積極樂觀點看還是可以學習到有效的交往技能。不過為了避免打鬧受傷,家長們還是要給孩子一些行為的底線要求,以及學會一定的自我保護。

媽網觀察團:說起這個,我們有位媽媽曾經在論壇上分享了一些有趣的行為原則:

1)不能主動打人。2)比你小的不能打。3)頭眼睛五官不能打。4)不能拿東西打。5)不能打家人。6)被打時先大吼把對方嚇住,再推開然後跑回來告訴大人。7)被打走不掉可以踩腳,咬耳朵咬手扯頭髮(被抱住時用),看機會逃跑告訴大人。這裡還是蘊藏不少媽媽為人處事的智慧呢!除了這些方法,我們接下去看看,還是一些非常實用的技巧,一起來學習吧!

每次孩子們之間發生衝突,對孩子對家長都可以說是一個小“危機”事件。但“危”往往蘊藏著“機”,爸爸媽媽們學會在其中創造讓孩子成長的機會,那將是美妙的一件事。這裡我們來分享一些家長們處理和幫助寶寶的一些技巧。

(一)爸爸媽媽親身示範交往

美國心理學家艾裡克森認為,“自居作用”是幼兒的重要心理特徵之一,所謂“自居作用”指的是寶寶模仿心目中的重要人物,如父母、教師等的言語、動作、表情,並以他們的形象來認同自己的行為。爸爸媽媽們邀請親朋好友來家裡做客,帶孩子參加一些公眾活動,和朋友之間親密有分寸的互動,都會給寶寶起到很好的親身示範機會哦。


孩子們的社交行為源自對大人的模仿,因此家長要做好示範

(二)不要因噎廢食 多讓寶寶“實戰”

孩子就要跟孩子玩兒,假如家長怕危險﹑怕被欺負﹑怕孩子跟人學壞等,一味兒地把孩子圈在家裡,孩子就不知道如何跟同齡人交往,其性格和交往技能當然無法充分發展。一個人在家很容易變得孤僻自私。所以家長要學會鼓勵孩子間的交往,創造孩子和同齡人一起玩的機會。不要小看寶寶的學習的總結能力,”實戰“經驗越多,越容易掌握人際交往規則,增強人際交往的主動性。

(三)不替代不出面,但要啟發寶寶

家長們要記住了:孩子們發生衝突了,絕對不能代替孩子解決人際衝突,但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對孩子因勢利導。在引導孩子時,要注意不能讓孩子能忍則忍,那會讓孩子變得懦弱無能;也不能鼓勵孩子以暴制暴,以牙還牙,那會助長孩子的暴力傾向。

重點是精神上的鼓勵和技巧上的引導。平常,可以有意地問寶寶,“你在幼稚園最喜歡的小朋友是誰?”“你為什麼喜歡他?”“你今天和哪位小朋友在一起最開心?”“你今天幫助了哪位小朋友?”“老師今天有沒有表揚你?你覺得你今天表現最好的是什麼啊?”等問題,通過這些問題,都能讓寶寶更好地思考和理解,如何更好地和小夥伴交往哦。

你也可以先幫他疏導情緒,告訴她下次遇事時大聲表達不滿:“你為什麼搶我的秋千?你再這樣,我就不跟你玩了!”讓搶的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或者試著跟那個孩子協商:你為什麼搶了我的秋千?這樣你的滑板車要跟我交換玩。讓孩子學會平等互換。另外,還可以反過來啟發寶寶:“你喜歡玩秋千,但人家搶了你的秋千,你覺得不開心是吧?那麼以後遇到別人玩秋千或者喜歡的玩具時,你也不能硬搶哦,對不對?”

媽網觀察團:記得《爸爸去哪兒》中,張亮教天天理解村長的心情時,就是用到這種換位思考的同理心原則。這個鏡頭播出後得到很多教育專家的肯定,好多爸爸媽媽也覺得很受用呢。確實,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多交流換位感受,尤其是在小夥伴間發生衝突和爭論時,要啟發寶寶考慮別人的權利,幫助他們積累經驗,學會多角度的認識和理解事物,這樣能逐漸平穩渡過自我中心的階段,在學齡後才能有比較好的社會交往能力哦。接下去一位媽媽的遭遇比較奇葩,我們一起看看。

媽網粉絲遭遇二:孩子小打小鬧 家長卻大打出手

媽網微信粉絲:我們社區兩個小寶寶玩鬧,估計是互相打了一下,然後帶小孩的兩個媽媽互相指責然後動手,兩方打得一身血,然後報警。強悍的年輕媽媽,可憐的寶寶。

媽網觀察團:孩子打架難免會哭甚至掛彩,作為家長肯定很心痛。不過我發現有趣的一點是,孩子們前一分鐘打架吵嘴,後一分鐘又可能親熱地不行。但家長們往往比孩子還投入還激動。


孩子們可控範圍內的打鬧,其實是一種有益的交流

家長放鬆心態 孩子會給你驚喜

媽網特約專家:家長直接參與孩子們的糾紛,既小題大做,影響成人間的關係,也會剝奪孩子在同伴交往中獲得經驗的機會,反而不利於孩子人際交往水準的提高。有時候家長放鬆心態,會發現孩子的處理方式遠比大人要高明。

家長沒必要把孩子間的衝突當一回事,更沒必要大動干戈,粗暴干涉。年幼的孩子情感發育不成熟,情緒的可控性不強,他們的衝突是即時性的,來得快,去得更快。其實孩子在與同伴的衝突和敵意中,可以克服自我中心,而可控範圍的打鬧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一種交流,積極樂觀點看還是可以學習到有效的交往技能。不過為了避免打鬧受傷,家長們還是要給孩子一些行為的底線要求,以及學會一定的自我保護。

媽網觀察團:說起這個,我們有位媽媽曾經在論壇上分享了一些有趣的行為原則:

1)不能主動打人。2)比你小的不能打。3)頭眼睛五官不能打。4)不能拿東西打。5)不能打家人。6)被打時先大吼把對方嚇住,再推開然後跑回來告訴大人。7)被打走不掉可以踩腳,咬耳朵咬手扯頭髮(被抱住時用),看機會逃跑告訴大人。這裡還是蘊藏不少媽媽為人處事的智慧呢!除了這些方法,我們接下去看看,還是一些非常實用的技巧,一起來學習吧!

每次孩子們之間發生衝突,對孩子對家長都可以說是一個小“危機”事件。但“危”往往蘊藏著“機”,爸爸媽媽們學會在其中創造讓孩子成長的機會,那將是美妙的一件事。這裡我們來分享一些家長們處理和幫助寶寶的一些技巧。

(一)爸爸媽媽親身示範交往

美國心理學家艾裡克森認為,“自居作用”是幼兒的重要心理特徵之一,所謂“自居作用”指的是寶寶模仿心目中的重要人物,如父母、教師等的言語、動作、表情,並以他們的形象來認同自己的行為。爸爸媽媽們邀請親朋好友來家裡做客,帶孩子參加一些公眾活動,和朋友之間親密有分寸的互動,都會給寶寶起到很好的親身示範機會哦。


孩子們的社交行為源自對大人的模仿,因此家長要做好示範

(二)不要因噎廢食 多讓寶寶“實戰”

孩子就要跟孩子玩兒,假如家長怕危險﹑怕被欺負﹑怕孩子跟人學壞等,一味兒地把孩子圈在家裡,孩子就不知道如何跟同齡人交往,其性格和交往技能當然無法充分發展。一個人在家很容易變得孤僻自私。所以家長要學會鼓勵孩子間的交往,創造孩子和同齡人一起玩的機會。不要小看寶寶的學習的總結能力,”實戰“經驗越多,越容易掌握人際交往規則,增強人際交往的主動性。

(三)不替代不出面,但要啟發寶寶

家長們要記住了:孩子們發生衝突了,絕對不能代替孩子解決人際衝突,但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對孩子因勢利導。在引導孩子時,要注意不能讓孩子能忍則忍,那會讓孩子變得懦弱無能;也不能鼓勵孩子以暴制暴,以牙還牙,那會助長孩子的暴力傾向。

重點是精神上的鼓勵和技巧上的引導。平常,可以有意地問寶寶,“你在幼稚園最喜歡的小朋友是誰?”“你為什麼喜歡他?”“你今天和哪位小朋友在一起最開心?”“你今天幫助了哪位小朋友?”“老師今天有沒有表揚你?你覺得你今天表現最好的是什麼啊?”等問題,通過這些問題,都能讓寶寶更好地思考和理解,如何更好地和小夥伴交往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