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正直的孩子”和“好孩子”的區別

大部分的年輕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正直”的孩子, 這當然無可厚非, 但“正直”的孩子就等於“好孩子”嗎?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現在的日本人在使用“正直”這個詞的時候, 不知不覺中將它用為“對他人的意見不加反對, 別人說什麼就接受什麼”的意思。 也就是說, 母親所謂的“正直”的孩子, 也就是指“聽話”的孩子。

在歐美國家, 與日語中“正直”一詞相當的詞語是沒有的。 換句話說, 在歐美人看來, 當別人的意見與自己的意見不同時, 不加反對的直接接受, 這是無法想像的。

日本的母親們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正直”的孩子,

Advertisiment
這是因為在日本“正直”被視為美德。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想這源于日本人的國民性。

如果對別人的意見提出不同的看法, 那麼自己就要相應地承擔責任。 而如果順從了別人的意見, 那麼這個責任也就相應地由別人來承擔。

因此, 父母希望把孩子培養成為“正直”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步入社會後, 在公司裡不反對上司, 與同事之間的關係也會相處得很好, 這一生就會順順當當。

正如有句諺語所說:“槍打出頭鳥”, 在公司裡的確是“正直”的人容易出頭, 而過於強調個人主張的人往往會遭到上司的排擠。 因為上司自己也是“正直”的培育品。

雖然我不足這方面的專家, 但是日本的產業界所需人才正在由“正直”型向“個性”型轉變。

Advertisiment
我認識的企業領導都異口同聲:“現在公司已經不是需要優等生的時代了。 ”一位朋友向我解釋道:“就組織管理來講, 個性不強的優等生利於管理。 因此所謂公司的管理, 到頭來就變成了守舊。 在如此瞬息萬變的時代中, 保守就意味著無法生存。 因此公司需要有個性的職員的加入。 ”

年輕的媽媽們有必要對“正直”的孩子重新考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