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煮”婦媽媽必知的餵養常識

牢記“三多三少”, “煮”婦媽媽輕鬆勝任“家庭安全衛士”, 為寶寶把好飲食安全關。

多次少量飲足水

年幼的寶寶正處於好動期, 更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流失水分, 因此適量多次補水特別重要。 但不可等到感覺很渴的時候才大口喝水, 這樣會淡化胃酸, 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和殺菌。 媽媽應督促寶寶多喝水, 而每次補水時不超過200毫升, 幫助寶寶的機體充滿水分。 尤其要切忌空腹飲冰水, 防止冰水進入空腹後會引起胃腸道血管收縮, 影響消化和胃口, 產生腸痙攣, 引發腹痛、嘔吐等不適症狀。 因此, 清晨一杯溫開水,

Advertisiment
既能溫潤腸道, 又能補充水分。

多補鹽少加糖

不僅僅要補水, 隨著汗液的排出, 體內的鹽分也大量流失, 使體內電解質失衡, 影響代謝, 易出現乏力、厭食。 因此, 要適當補鹽, 但同時也要限制糖分的攝入。 甜食是一種致命誘惑, 寶寶大都愛吃冷飲, 甜味的雪糕和含糖的飲料。 但多吃甜食使體內血糖一直呈高濃度, 減少食欲。 不僅會影響兒童正常三餐的營養攝入, 帶來蛀牙、肥胖的煩惱。 在溫水裡加入少許食鹽就是簡單的防預方法。

多食蔬果少煎炸

媽媽常喜用熱油爆炒菜品, 即使夏天也不例外。 但是, 煎炸油膩的食物不易消化, 積聚腸胃引起腹脹不適, 胃部供氧需求大, 引起精神不集中, 身心乏力。 因此對於這類食物, 則要堅持少食原則。

Advertisiment
飲食攝入均衡且豐富, 可以以新鮮蔬果為主, 烹飪以清淡易消化為宜。 同時, 補充適量的牛奶、雞蛋、瘦肉、魚等優質蛋白。 比如, 以加入牛奶和水果的燕麥粥為早餐既營養豐富, 易於消化, 又能夠持久提供能量, 保證日常所需。

有些餵養常識不得不知

湯泡飯不利消化

有些家長覺得菜湯裡有營養、米飯泡軟點兒容易咽, 就在飯中加一些湯, 免得孩子因為太幹吃不下, 其實這種做法是很不科學的。

1、易有飽脹感:用湯泡過的飯, 其容量會增加, 這樣孩子吃了以後就很容易感到脹飽, 每餐相應的攝入量就會減少。 常此下去, 孩子一直處在半饑餓狀態, 會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

2、咀嚼不充分:吃泡飯雖然便於吞咽, 但同時會因食物粉碎不充分而減少唾液的分泌。

Advertisiment
唾液分泌過程可清除和沖洗附著於牙齒及口腔的食物殘渣, 唾液中還有些溶菌酶, 有一定的殺菌、抑菌作用, 這些對於預防齲齒和牙周疾病有重要作用。 另外, 咀嚼運動可以促進牙、頷、面的正常發育, 促進局部血液迴圈及淋巴回流, 增強代謝。 若咀嚼不充分, 則這些功能也就減弱了, 嚴重時會影響面部肌肉的對稱和美觀。

3、食欲減退:吞食泡飯減少了咀嚼動作, 也會相應地減少咀嚼的反射作用, 引起胃、胰、肝、膽囊等分泌消化液的量減少。 而沒有經過細緻磨碎的食物大顆粒直接進入消化道, 需要消化器官分泌更多的消化液, 並獲得更多的能量來進行消化。 常此下去, 食欲就會逐漸減退。

Advertisiment

4、影響消化:不經咀嚼的飯會增加胃的負擔, 而過量的湯水又會將胃液沖淡, 從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 時間長了還容易引發胃病。 所以,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千萬不要讓孩子養成吃湯泡飯的習慣, 寧願讓孩子細嚼慢嚥多花點時間, 也不要催促;吃不下時也不要勉強, 等餓了再吃也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