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抗“熱”小細節安度夏日


吃熱飯

很多人在大熱天裡貪圖涼爽, 早餐以蔬果汁、冰咖啡、冰果汁、綠豆沙或冰牛奶代替熱粥或熱牛奶。 這種做法在短期內不會對身體產生影響, 但長此以往會傷害消化功能, 更會引起胃腸脹氣、食欲不振等症狀。 冰涼的食物大量進入體內, 會使胃腸黏膜內血管急劇收縮, 導致胃腸痙攣, 影響正常消化功能;而且以這類食物為主要飲食, 勢必造成如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等營養素的缺乏, 導致體力和抵抗力下降。 即使在悶熱的天氣裡, 早餐也應該食用熱粥、熱豆漿、熱牛奶等熱食。 平時體質虛弱, 經常自覺四肢發涼的人更不適宜過多吃冷飲和冷凍的綠豆湯。

Advertisiment

飲熱茶

炎炎夏日, 喝上一杯冰鎮啤酒或飲料, 似乎立即感覺到酷暑遠去。 其實, 這只是一時享受, 專家提醒, 冰飲料並不適合夏天解渴, 大量飲用容易導致中暑或其他腸胃疾病。 冰飲料的溫度一般要比胃內溫度低20~30℃, 大量冷飲進入體內, 很容易刺激胃腸道, 引起血管收縮、黏膜缺血、胃酸減少, 從而減弱胃腸消化功能和殺菌力, 造成痙攣性疼痛, 甚至導致腹痛、腹瀉。 此外還會導致汗毛孔宣洩不暢, 機體散熱困難, 極易引發濕熱症。

夏天應該多喝溫熱茶水。 飲溫熱茶水可使汗腺舒張排汗, 散發體內熱量, 從而降低體溫, 有助於消暑。 茶葉中還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鉀, 可彌補出汗時所排出的鉀離子,

Advertisiment
有助於糾正倦怠無力和食欲減退。

洗熱澡

夏季高溫, 許多人喜歡洗冷水澡。 殊不知當頭部出汗時血管擴張, 用冷水沖洗, 有可能引起顱內血管功能異常, 嚴重的話, 可能會引起顱內大出血。 這種以冷抗熱的方式雖能解一時之急, 卻並非良策。

夏天在, 還是用洗熱水澡的方式來降溫比較好。 熱水洗澡可以加快皮膚和肌肉血管的血液迴圈, 使毛細血管擴張, 有利於機體排熱, 促進新陳代謝, 加快乳酸等代謝產物的清除。 適當溫度的熱水澡還能安撫神經, 使全身肌肉組織得到放鬆, 甚至還可起到一定的鎮靜、止癢、止痛、抗過敏等作用。 雖然在夏天洗完熱水澡後可能會感覺更熱, 但稍微休息一下,

Advertisiment
就會感覺到涼意和舒適。 熱水澡水溫不宜太高, 一般以35~40℃的溫水為宜。 洗的次數也不宜太多。 另外, 用熱毛巾擦身、熱水洗腳都是夏季比較好的養生方法。

出熱汗

出汗的首要功能, 就是充當體溫調節器的角色。 冬天受點冷、夏天出點汗, 才能保證人體的這種體溫調節機制常用常新。 如果常待在空調房中, 就會導致不知冷熱、溫度調節能力下降, 比其他人更容易感冒。 二是與排尿一樣, 通過出汗將人體內各種代謝廢物及細菌的毒素排出體外。 過夏天, 如果老憋著不出汗, 就會把這種皮膚的排毒功能都轉移到腎臟上, 增加腎臟的負擔。 若無汗少尿, 身體會因熱、毒蓄積而引發代謝障礙、中暑等很多疾病和各種併發症。

出汗還有一個重要作用,

Advertisiment
就是潤膚美容。 正常人皮膚表面汗液與皮脂腺分泌到體表的油脂會形成一層乳化膜, 防止了體表水份的丟失, 從而使皮膚顯得光滑潤澤。 如果破壞了皮膚的這種天然屏障功能, 就會導致皮膚乾燥甚至誘發皮膚病。 汗液是最好的天然美容液。 總不出汗的人, 因為皮膚代謝緩慢, 一些廢棄物難以排出, 膚色看起來都不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