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爸爸書”讓我和孩子更貼近

在給孩子買書的時候, 凡是書名上有“爸爸”二字的, 我都會多看一眼。 於是, 家裡的“爸爸書”就不少了。 不知不覺中和女兒讀了那麼多爸爸書, 這讓我覺得:這些“爸爸書”是爸爸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也是孩子和爸爸的感情紐帶之一。 一本本“爸爸書”讓自己的心更貼近女兒, 也是教我學會怎麼做爸爸。

女兒在長大以後, 我才真正瞭解到, 當時我用自己的聲音、語言講了這麼多故事的意義在哪裡——通過念這些書, 我已經在她小時候, 把一個做父親想對孩子們說的話都說完了。 以下是按照我和女兒讀這些書的個別節選,

Advertisiment
記錄了一本本我們一起讀“爸爸書”的感受。

4招成為溫情爸爸

在分享自己與女兒一起讀過的關於爸爸的圖畫書之前, 楊政為所有的爸爸們總結了和孩子一起讀“爸爸書”的種種好處:

1.和孩子一起讀圖畫書, 最好的方式是抱著他讀。 這樣, 不僅增加了孩子與爸爸的接觸時間, 也使愛的電流接通了。

2.在閱讀的過程中, 這些“爸爸書”為爸爸提供了和孩子相處的有效方法和多樣的溝通管道, 讓爸爸們從中學習並得以提高。

3. 有些“爸爸書”起到了提醒爸爸如何審視自己言行的作用。

4.經典“爸爸書”的藝術魅力在於, 使爸爸和孩子都沉浸其中, 引導爸爸為孩子提供更多的親子閱讀, 能夠高品質地陪伴孩子。

好形象“爸爸書”

《我爸爸》

Advertisiment

這本是我們最早讀的關於爸爸的書, 當時女兒2歲左右。 這是斯洛維尼亞作者莉娜·布拉普的書。

這一本《我爸爸》比安東尼·布朗的《我爸爸》更簡單、易懂, 也更溫和。 畫作的表達, 大致是油畫棒畫在砂紙上的, 給人非常稚拙的感覺。 當我讀到“我往爸爸背上一爬, 就變成了爸爸的小背包”這一頁, 給我的感覺極其溫馨。 因為, 自從讀了這一本, 女兒每天都要變成爸爸的小背包。 那個小身體趴在我背上, 感覺真是好極了。 有人說, 3歲以下的孩子是沒有什麼記憶的, 但是我女兒分明記得2歲左右當爸爸小背包的這個情景。 或許, 是一次又一次的閱讀, 加深了她的記憶吧。

“ 巴巴爸爸”系列

我和女兒讀過的是巴巴爸爸的續集, 儘管巴巴爸爸的畫法是非常簡單的簡筆劃,

Advertisiment
說不上多麼高明的畫, 但卻風靡了世界。 什麼原因?我想, 可以從它的開場白看出個究竟:“這就是巴巴爸爸、巴巴媽媽、巴巴祖、巴巴拉拉、巴巴厘波、巴巴伯、巴巴貝爾、巴巴布萊特、巴巴布拉伯!可裡可裡可裡可裡, 巴巴變。 ”

歡快、活潑、異想天開是這套書的基調。 使得讀這套書的孩子, 都會可裡可裡巴巴變!

《爸爸, 我愛你》

這本爸爸書, 裡面的爸爸只是一個普通的火車司機。 但在孩子的眼裡, 是一個有情趣、願意陪伴孩子、給孩子講述自己工作的了不起的爸爸。 特別是爸爸在工作中受到委屈時, 畫面中的爸爸就會變得很小很小, 是女兒的擁抱、女兒的愛, 讓爸爸又重新振作起來。

這一本, 在女兒的要求下讀了很多遍。

Advertisiment
她當時只有兩三歲。 我不知道她為什麼讀了這麼多遍這本書, 但我在和孩子的閱讀中, 慢慢地體會到了一種力量——每一個孩子其實就像書裡的小女孩一樣, 是拯救爸爸的天使。 爸爸的力量, 很多時候來自自己的子女。

《小熊和最好的爸爸》

讀這套書的時候, 女兒已經5歲多了, 現在覺得如果更早一點讀會更好。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 這套書裡, 教會我怎麼和孩子相處和做遊戲。 我覺得在這個系列中最好的一本是《做遊戲》。 正是在這本書裡面, 我學會了例如踩腳丫、推小車等很多和孩子一起玩的遊戲。 直到現在, 這些遊戲仍在繼續。 我相信, 這些好玩的遊戲, 會從我開始就這樣一代一代地流傳下去吧。

《團圓》

女兒最喜歡的關於爸爸的書之一。

Advertisiment
我辭職以後, 天天陪著女兒, 和她一起去爬山, 到公園玩, 每天給她看書。 女兒為什麼對父女別離情緒那麼的在意呢?或許, 每個孩子, 對於爸爸的感情, 對於好爸爸的感覺, 都是如此吧。 這本書的故事發生在春節, 每一年都會在千千萬萬人身上發生的故事——在外地工作的爸爸, 回家、團圓, 然後又離開。 有點傷感, 但卻溫馨。

形象不那麼好的“爸爸書”

《大猩猩》《動物園》《朱家故事》

這3本書都來自繪本大師安東尼·布朗, 也是在女兒3~5歲時讀過很多遍的書。

安東尼怎麼畫了那麼多有關爸爸的書?我想, 可能是由於他的爸爸在他17歲那年因病突然過世, 讓他深受打擊的原因吧。 他曾說:“我的父親是很特別的人, 外表強壯、有自信, 不過卻也有害羞、敏感的一面,有一點像我愛畫的大猩猩。除了教我畫圖外,他還鼓勵我做各種運動,像是橄欖球、足球和板球……”看來,安東尼對於爸爸,心裡的感覺極其複雜。而他的這幾本關於爸爸的書,是讓我讀了以後背後有冒冷汗感覺的書。

《大猩猩》說的是忽視孩子需求,極少陪伴孩子的爸爸;《動物園》是粗俗不堪,令孩子感覺丟臉的爸爸;《朱家故事》是很少幫助媽媽,對媽媽頤指氣使缺乏關愛的爸爸。由此看來,當好爸爸,真的要讀一讀有關爸爸的繪本。這些繪本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自己。

關於爸爸的圖畫書還有很多很多,孩子通過和爸爸一起讀這些“爸爸書”,開始認真地通過觀察、審視和思考來感受自己的爸爸,對爸爸也越來越理解,越來越深愛!而爸爸們,也從書中學會和孩子相處,學會用自己的行為來影響孩子。

我相信,每一個給孩子讀爸爸書的爸爸都會自豪地這樣說:我愛自己的孩子,而且,他也愛我。

不過卻也有害羞、敏感的一面,有一點像我愛畫的大猩猩。除了教我畫圖外,他還鼓勵我做各種運動,像是橄欖球、足球和板球……”看來,安東尼對於爸爸,心裡的感覺極其複雜。而他的這幾本關於爸爸的書,是讓我讀了以後背後有冒冷汗感覺的書。

《大猩猩》說的是忽視孩子需求,極少陪伴孩子的爸爸;《動物園》是粗俗不堪,令孩子感覺丟臉的爸爸;《朱家故事》是很少幫助媽媽,對媽媽頤指氣使缺乏關愛的爸爸。由此看來,當好爸爸,真的要讀一讀有關爸爸的繪本。這些繪本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我們自己。

關於爸爸的圖畫書還有很多很多,孩子通過和爸爸一起讀這些“爸爸書”,開始認真地通過觀察、審視和思考來感受自己的爸爸,對爸爸也越來越理解,越來越深愛!而爸爸們,也從書中學會和孩子相處,學會用自己的行為來影響孩子。

我相信,每一個給孩子讀爸爸書的爸爸都會自豪地這樣說:我愛自己的孩子,而且,他也愛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