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看見和聽見孩子”才談得上尊重和接納,原來你是這樣的媽媽!

接觸新手媽媽們多了, 發現媽媽們內心的焦慮感總是一覽無遺地寫在臉上、充斥在言辭中。 媽媽們認同要尊重孩子、接納孩子, 可是到了和孩子相處時就變成了“熱衷於說教的女戰士”, 神經緊繃、神色匆忙、道理不斷, 這樣的定位使得她們在親子關係中屢屢碰壁, 總著急上火不說, 還老感覺和孩子處於兩個頻道。

其實, 焦慮的背後還是源于家長對孩子的“不接納”, 愛孩子是愛孩子本來的樣子, 而不是“期待中的那個孩子”;而不願意相信孩子精神內核的力量, 也是家長們非常固執地想要抓住一切機會去“教育”孩子的原因。

Advertisiment
種種不合理信念使得家長的焦慮大面積爆發, 焦慮一上來, 我們很難看到孩子的本真。

“接納和尊重孩子”的前提恰好是先要“看見孩子、聽見孩子”, 這裡說的, 是孩子本來的樣子, 既不是我們想像出來的, 更不是我們期待中的。

所謂“靜能生慧”, 掃除焦慮才能呈現智慧, 這智慧會幫助我們去聆聽和看見孩子, 只有真正做到這點, 才談得上是真正的“尊重”和“接納”。 看看, 你是這樣的媽媽嗎?

“標籤大王”媽媽

媽媽們的育兒困惑總是以這樣的話語作為開場白:“孩子很小氣, 怎麼辦?”、“孩子膽子小, 如何改善?”、“孩子不講道理, 怎麼破?”

看到這一堆堆、一串串的標籤, 我幾乎可以想像, 家長和孩子的溝通畫面是有多麼生硬, 孩子身上的再正常不過的生命現象和特質又是如何被家長們武斷地賦予了一個又一個消極評價。

Advertisiment
所謂“標籤”, 就是一個定性化的評價。 常用標籤, 會強化你心中對孩子的印象、也會局限你對孩子的認知, 一旦你形成了這種認知, 你就覺得孩子哪哪都是問題。

有一位媽媽問我, “孩子很膽小, 該怎麼讓他膽子大一點?”。

“孩子膽小”, 這是標籤, 也是評價, 還是相對消極的評價, 它背後的潛臺詞是“膽小是不好的、是不對的、應該予以調整和改善。 ”

我問這位媽媽, “能說說具體的現象嗎?”

她告訴我:“孩子每次在社區玩的時候不怎麼主動接近其他小夥伴、只是在旁邊靜靜地觀察”。

很好, 她把標籤式的語言換成了具體描述, 我一下子get到了她焦慮的核心,

Advertisiment
我告訴她, “這並不是問題, 每個孩子的社交策略是不同的, 在旁邊靜靜地觀察也是一種交往策略呀, 隨著孩子年齡和認知水準的提升、生活經驗的豐富, 他的交往策略也會發生變化。 ” 我建議她坦然接納自己的孩子就是這樣, 不用去和其他孩子比較, 信任孩子自己能夠很好地發展自我。

她聽完, 釋然了。 我又跟她說, “你用標籤式的語言定義了孩子, 內心給自己設限了, 總覺得孩子有問題, 可是當你試著用具體、客觀、描述性的語言去陳述一個現象, 你眼中的孩子立刻就不同了。 ” 她頻頻點頭, 這位媽媽悟性很高, 之後很快就做出了調整, 把標籤完全摒棄, 並學會了和孩子用描述性的語言來溝通。 她通過自己的實踐,

Advertisiment
深刻認識到了“標籤”和“評價”會遮住自己的眼睛, 對親子關係的殺傷力很大, 她還體會到, 以前她總是給孩子貼標籤、評價孩子, 其實也強化了孩子的自我認知, 容易讓孩子產生“我是不好的”的感覺, 對孩子的成長特別不利。 我為這位媽媽的成長感到特別高興, 她終於不再做“標籤媽媽”了。

請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不用定性化的詞語評價孩子, 而是用客觀的具體的描述性的語言來闡述事實。 試試看?

“假裝民主”媽媽

常聽媽媽們說, “我們家特別民主”, 事無巨細問孩子“願不願意”、“好不好”, 以體現對孩子的尊重。 但實際呢?在問出問題的那一刻, 家長們的心中對孩子的回答是有預期的。 一旦當孩子說“不好”或與家長的預期不一致, 他們就會想盡辦法去說服孩子妥協。

Advertisiment

“吃完飯我們再看電視, 好不好?”家長們這樣問, 是希望孩子說“好”。 如果孩子說“不好”, 家長們下一輪的說服就開始了:“可是如果你先看電視再吃飯, 飯很快就涼了呀!” “那再多講一個故事, 就睡覺了, 行嗎?”家長們這樣問, 是希望孩子說“行”。 如果孩子說“不行”呢?家長們就失望了, 然後繼續和孩子提要求, 陷入討價還價的境況。

很多家長習慣性地把“好不好呀?”掛在嘴邊, 可它更像一句口頭禪, 家長並沒有真正尊重孩子的自由意志。 習慣性地這樣問孩子, 不但經常讓家長自己陷入了被動、感覺到管教孩子無力, 而且讓孩子感覺到家長缺乏誠意, 並不是真心尊重自己。 當我們問孩子“行不行?”、“好不好?”時, 就是要真正把選擇和決定的權利交給孩子, 不管孩子說“行”還是“不行”、“好”還是“不好”,我們都欣然接受孩子的選擇,不再多說一句。 要民主,就要真民主;不能由孩子決定的事情,就坦然地“告知”。千萬別打著商量之名行使控制之實。

“左顧右盼”媽媽

父母對孩子的回應從孩子還是嬰兒時就開始了,孩子用哭聲和含糊不清的稱呼來呼喚母親,媽媽的回應越積極,孩子對世界的信任感越容易建立。 “積極回應”這裡有兩個關鍵字,一是積極,二是回應。“積極”就是快速,第一時間回應孩子;“回應”的內涵是你要針對孩子的話來做出回應,而不要他說東你說西。 第一時間對孩子進行回應的積極狀態,會增強孩子的安全感,讓孩子確信自己是重要的。 而“回應”也同樣重要,它給孩子傳遞“我看見你了、我聽見你了”,讓孩子確信“媽媽正在和我聯結”。

場景一:媽媽正在廚房裡做菜,孩子問“媽媽為什麼我們家要有這麼多把刀?”媽媽大驚失色,高聲尖叫“哎呀你怎麼到廚房來了,這裡危險,快出去!” 場景二:孩子在院子裡玩泥巴,興沖沖地捧著自己用泥巴捏的蘋果拿給媽媽,“媽媽,你看,我給你做了一個大蘋果!”媽媽面無表情地說“都幾點了,還在玩,一身髒兮兮地我又要洗很久。”

體會一下以上場景中孩子的感受,“媽媽沒有聽見我說什麼”,求知欲、分享欲被瞬間阻截、情緒被完全無視的那種感覺,就像吃東西的時候,食物卡在喉嚨、總也吞不下去的難受,如鯁在喉,無法言說。

有一位在新加坡定居的學妹去年暑假回國,跟我聊自己的感情苦惱,我們席地而坐,聊了3個多小時,期間我很少說話,只是認真地聆聽,偶爾會用言語確認她的意思,或者表示理解。

她說自己很久沒有這麼暢快淋漓地說過話了,小時候媽媽經常打斷她說話,她興高采烈和媽媽分享趣事時,很難得到媽媽的正面回應,經常有“一腔熱情被一盆冰水從頭澆到腳”的感覺,媽媽關注的永遠是柴米油鹽、吃喝拉撒,她印象中和媽媽的對話總是簡單幾句“吃飽了嗎”、“快去睡覺”、“作業寫完了沒有”,以至於她長大以後,很難和別人進入長時間的對話和深度交談,她知道媽媽很愛她,可是她內心真的很期待媽媽能認真地聽她說話。

說到動情處,她輕聲抽泣起來,我仿佛看到了那個“無助的、仰頭看著媽媽、強烈渴望媽媽的看見和聆聽”的小女孩。其實,整整3個小時,我做的事情很少,但我強烈感覺到,我的傾聽點亮了她、也滋養了她。

孩子需要被看見、被聽見、被感受到。我們需要做的,並不困難,只是忍住“說”的欲望,把浮躁的心放下來,認真地、耐心地回應孩子,並嘗試站在孩子的視角,去體驗一下ta們的世界,共情ta們的感受。這對孩子來說,就是足夠豐富的精神養料。

“慣性拒絕”媽媽

孩子:“爸爸,給我講個故事吧”,爸爸:“我正忙著呢”。 孩子:“媽媽,我想去那邊玩水”媽媽:“不可以,太髒了”。 爸爸正在玩ps實況,孩子過來說“爸爸我也想玩你的這個遊戲”,爸爸:“這個得等你長大一些才能玩”。 媽媽正在煮飯,孩子和媽媽說“媽媽我想做冰棒!”媽媽說,“不行,你沒看到我在煮飯嗎,哪有時間跟你做什麼冰棒,再說,冰棒吃了對身體不好。”

家長們慣性拒絕,幾乎是不假思索、脫口而出,“不行”、“不可以”是常用句式,而為什麼拒絕,大概不外乎是: 認為孩子的要求不合理,例如2歲的孩子想要幫媽媽洗碗、正在煮飯的媽媽被孩子要求要做冰棒;

或者是怕麻煩,比如孩子要求剛洗完澡收拾好房間的媽媽陪同一起玩搭積木;

又或者是家長們認為適當拒絕孩子、讓孩子受挫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情商。 無論如何,這些出發點的基礎信念都是基於“我是權威的家長”、“我是正確的”、“我需要掌控”。 掌控孩子的生活給父母們帶來巨大的成就感,一旦站上了權威者的高地,就很難再下來。但只要有一些些的覺察力和自省力,就不難發現,我們拒絕孩子的那些理由,其實非常蒼白。很多時候,這些理由只不過是說服孩子、麻痹自己的藉口,經不起推敲,為的只是證明“這事,得我說了算”。 不理解孩子的需求,常拒絕孩子,會嚴重挫傷ta們的內在發展動力。孩子的很多需求來源於“發展自我的工作動機”(例如2歲的孩子要求幫媽媽洗碗),拒絕孩子等於是阻斷ta的發展動力,否定孩子,就是給ta們傳遞“我比你強”、“你低我一等”的信息。起初,孩子體內的精神胚胎會指引孩子去爭取發展機會,孩子的一部分能量消耗在了和大人的對抗上,必然會影響自我發展。而一旦長時間總是被拒絕,生命能量嚴重受阻,孩子的活力就會減退,脾氣暴躁,喪失信心,堅定地認為自己不受歡迎、不被接納。 別慣性拒絕孩子,儘量順應孩子,滿足合理需求。如果孩子的要求真的是不可以被允許的,家長們也要在拒絕的同時,儘量溫和耐心地和孩子解釋清楚原因,並盡可能從正面闡釋;如果可以的話,給出替代方案。

不管孩子說“行”還是“不行”、“好”還是“不好”,我們都欣然接受孩子的選擇,不再多說一句。 要民主,就要真民主;不能由孩子決定的事情,就坦然地“告知”。千萬別打著商量之名行使控制之實。

“左顧右盼”媽媽

父母對孩子的回應從孩子還是嬰兒時就開始了,孩子用哭聲和含糊不清的稱呼來呼喚母親,媽媽的回應越積極,孩子對世界的信任感越容易建立。 “積極回應”這裡有兩個關鍵字,一是積極,二是回應。“積極”就是快速,第一時間回應孩子;“回應”的內涵是你要針對孩子的話來做出回應,而不要他說東你說西。 第一時間對孩子進行回應的積極狀態,會增強孩子的安全感,讓孩子確信自己是重要的。 而“回應”也同樣重要,它給孩子傳遞“我看見你了、我聽見你了”,讓孩子確信“媽媽正在和我聯結”。

場景一:媽媽正在廚房裡做菜,孩子問“媽媽為什麼我們家要有這麼多把刀?”媽媽大驚失色,高聲尖叫“哎呀你怎麼到廚房來了,這裡危險,快出去!” 場景二:孩子在院子裡玩泥巴,興沖沖地捧著自己用泥巴捏的蘋果拿給媽媽,“媽媽,你看,我給你做了一個大蘋果!”媽媽面無表情地說“都幾點了,還在玩,一身髒兮兮地我又要洗很久。”

體會一下以上場景中孩子的感受,“媽媽沒有聽見我說什麼”,求知欲、分享欲被瞬間阻截、情緒被完全無視的那種感覺,就像吃東西的時候,食物卡在喉嚨、總也吞不下去的難受,如鯁在喉,無法言說。

有一位在新加坡定居的學妹去年暑假回國,跟我聊自己的感情苦惱,我們席地而坐,聊了3個多小時,期間我很少說話,只是認真地聆聽,偶爾會用言語確認她的意思,或者表示理解。

她說自己很久沒有這麼暢快淋漓地說過話了,小時候媽媽經常打斷她說話,她興高采烈和媽媽分享趣事時,很難得到媽媽的正面回應,經常有“一腔熱情被一盆冰水從頭澆到腳”的感覺,媽媽關注的永遠是柴米油鹽、吃喝拉撒,她印象中和媽媽的對話總是簡單幾句“吃飽了嗎”、“快去睡覺”、“作業寫完了沒有”,以至於她長大以後,很難和別人進入長時間的對話和深度交談,她知道媽媽很愛她,可是她內心真的很期待媽媽能認真地聽她說話。

說到動情處,她輕聲抽泣起來,我仿佛看到了那個“無助的、仰頭看著媽媽、強烈渴望媽媽的看見和聆聽”的小女孩。其實,整整3個小時,我做的事情很少,但我強烈感覺到,我的傾聽點亮了她、也滋養了她。

孩子需要被看見、被聽見、被感受到。我們需要做的,並不困難,只是忍住“說”的欲望,把浮躁的心放下來,認真地、耐心地回應孩子,並嘗試站在孩子的視角,去體驗一下ta們的世界,共情ta們的感受。這對孩子來說,就是足夠豐富的精神養料。

“慣性拒絕”媽媽

孩子:“爸爸,給我講個故事吧”,爸爸:“我正忙著呢”。 孩子:“媽媽,我想去那邊玩水”媽媽:“不可以,太髒了”。 爸爸正在玩ps實況,孩子過來說“爸爸我也想玩你的這個遊戲”,爸爸:“這個得等你長大一些才能玩”。 媽媽正在煮飯,孩子和媽媽說“媽媽我想做冰棒!”媽媽說,“不行,你沒看到我在煮飯嗎,哪有時間跟你做什麼冰棒,再說,冰棒吃了對身體不好。”

家長們慣性拒絕,幾乎是不假思索、脫口而出,“不行”、“不可以”是常用句式,而為什麼拒絕,大概不外乎是: 認為孩子的要求不合理,例如2歲的孩子想要幫媽媽洗碗、正在煮飯的媽媽被孩子要求要做冰棒;

或者是怕麻煩,比如孩子要求剛洗完澡收拾好房間的媽媽陪同一起玩搭積木;

又或者是家長們認為適當拒絕孩子、讓孩子受挫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情商。 無論如何,這些出發點的基礎信念都是基於“我是權威的家長”、“我是正確的”、“我需要掌控”。 掌控孩子的生活給父母們帶來巨大的成就感,一旦站上了權威者的高地,就很難再下來。但只要有一些些的覺察力和自省力,就不難發現,我們拒絕孩子的那些理由,其實非常蒼白。很多時候,這些理由只不過是說服孩子、麻痹自己的藉口,經不起推敲,為的只是證明“這事,得我說了算”。 不理解孩子的需求,常拒絕孩子,會嚴重挫傷ta們的內在發展動力。孩子的很多需求來源於“發展自我的工作動機”(例如2歲的孩子要求幫媽媽洗碗),拒絕孩子等於是阻斷ta的發展動力,否定孩子,就是給ta們傳遞“我比你強”、“你低我一等”的信息。起初,孩子體內的精神胚胎會指引孩子去爭取發展機會,孩子的一部分能量消耗在了和大人的對抗上,必然會影響自我發展。而一旦長時間總是被拒絕,生命能量嚴重受阻,孩子的活力就會減退,脾氣暴躁,喪失信心,堅定地認為自己不受歡迎、不被接納。 別慣性拒絕孩子,儘量順應孩子,滿足合理需求。如果孩子的要求真的是不可以被允許的,家長們也要在拒絕的同時,儘量溫和耐心地和孩子解釋清楚原因,並盡可能從正面闡釋;如果可以的話,給出替代方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