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純粹地”玩,讓寶寶越玩越聰明

3歲的誠誠是個“可愛淘”, 從早到晚上躥下跳, 樂此不疲。 不管是有趣沒趣的東西, 到他手裡都能玩得有滋有味。 但是對於需要靜下來學的事情, 如聽故事、學數棒等, 他都一概回絕, 感覺很無趣, 甚至“逃之天天”。 這可讓媽媽惱在眉梢, 煩在心頭。

“玩物”不會“喪志”

寶寶從小就愛玩, 是否會影響日後的進取心和學習力呢?

其實, 父母大可不必擔心。 從寶寶腦發育的角度看, 愛玩、好動是幼兒的天性, 是由其身心發展特點所決定的。 因為兒童早期思維和行動是一體的。

我們總希望寶寶能夠安靜下來, 做一些在成人看來是“學習”的事情,

Advertisiment
這其實是我們對“兒童學習”產生了誤解, 誤以為只有看書、算題才是學習。 事實上, 學習是一個系統工程, 需要腦力和各感官的配合, 如聽故事, 需要聽覺、理解力、注意力、思維力等共同配合。 而寶寶在生命初始的幾年, 諸如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和聽知覺、視知覺等都處於發育階段, 這些能力的發育需要依賴寶寶的遊戲、玩耍等行動來完成, 而這些能力的提升有助於促進寶寶日後的學習和生活。

每種遊戲都有收穫

玩耍, 是寶寶認識世界、成長自我的一種途徑。 對於寶寶而言, 這是一門學問, 不同的玩法會有不同的收穫。 一些遊戲看似微不足道, 其實蘊含著不容忽視的教育意義。 比如:

自主玩耍:展示自我的多彩舞臺

Advertisiment

自主玩耍, 是指不預先做任何結構上的安排, 給寶寶一段時間, 由寶寶自己去支配的一種玩耍方式。 自主玩耍中, 寶寶想玩什麼就玩什麼, 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沒有好玩的東西和活動的時候, 發呆也可以。

自由玩耍的時間正是寶寶展現自我的時間, 在這裡, 他的興趣、性格、能力、發育狀況一覽無餘。

自由的玩耍中, 因為沒有特定的目標和時間的壓力, 寶寶可以反復實驗, 經歷失敗, 直到找到某種答案或解決方式。 比如, 把一杯水一滴不漏地從廚房端到客廳、給模型帆船修理槳, 用透明膠帶將兩個盒子粘在一起而不纏到手上……這些我們看來輕而易舉的事情, 對於三四歲的寶寶來說, 卻可能是一場考驗。 因此, 在這個過程中,

Advertisiment
寶寶還可以學到解決問題的靈活性, 鍛煉耐心, 獲得自信。

親子遊戲:親子情感的有益橋樑

藏貓貓、看漫畫、玩水、踩沙……這些遊戲, 既可以給父母和寶寶帶來快樂, 也可以成為相互溝通情感的橋樑。 不論是語言還是非語言表達, 與父母在一起的愉快體驗, 都能讓寶寶獲得安全依戀, 有助於培養寶寶人際交往的興趣, 促進其良好情緒情感的發展, 進而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

同時, 遊戲也讓父母體會到親子交流的幸福。 在我們引導、點撥某些問題時, 寶寶的回答或舉動有時也會給父母帶來啟示或引發思考。 可以說, 這是親子共同成長的一種良好途徑。

家庭教育不是媽媽的“獨角戲”, 建議年輕的爸爸也積極參與進來,

Advertisiment
並且, 在您與寶寶玩“戰爭”、“捕獵”遊戲時, 還會重溫兒時的歡樂時光呢。

集體遊戲:人際交往的初步體驗

德國當代哲學家、美學家伽達默爾在《真理與方法》中指出, 遊戲的存在方式就是自我表現。 兒童在遊戲中就是自我的一種表現, 所以他們需要欣賞者, 因而建立遊戲群體也就成了必然。

當前的玩具五花八門, 功能日益高科技;電視、網路等各種媒體也遍佈寶寶生活的每個角落, 但物質的豐富代替不了寶寶情感上的需要, 正如電聲娃娃無法代替同伴間的交流一樣, 因此同伴群體遊戲不可或缺。 寶寶通過與同伴的互動可以認識自己和他人, 能夠學會謙讓, 獲得處理人際關係的經驗。

允許寶寶純粹地玩

寶寶在玩耍中能獲得知識、提升能力,

Advertisiment
相對成人而言, 這是不同形式的學習。 在不少家長心目中, “寓教於樂”的觀念根深蒂固, 認為寶寶在玩耍中也應該吸收知識。 “寓教於樂”本不為過, 但凡事都要把“教育”的目的硬塞進去, 一旦“教”的痕跡過於濃重, 那麼寶寶的興趣和積極性也會逐漸減弱。 因此, 年輕的爸爸媽媽應該允許寶寶純粹地玩。

純玩收穫1:玩具裡的空間世界

在寶寶的操作下, 電動汽車的旅程開始了:穿過茶几, 繞過沙發, 來到牆邊, 又開往門口;一張普通的紙, 經過不同的折疊方式, 一會兒變成帆船, 一會兒變成帽子, 呈現出由平面到立體的“魔術式”變化;積木有著經久不衰的魅力, 小小的三角形、圓形木塊, 經過拼搭, 演繹出各色風格……寶寶的空間感覺就是這樣在不知不覺間得到了鍛煉。 不要小瞧空間感啊,它是寶寶認知能力的基礎之一,更是日後學習數學、幾何、物理、工程學和建築學等課程的必備能力呢!

純玩收穫2:自然中的百科全書

大自然給了我們足夠豐富的生靈地貌,讓我們從中獲得知識、體驗。常帶寶寶暢遊其中:捉知了、拾麥穗、抓泥鰍、聽瀑布、飲泉水、賞花、採摘、釣魚……這種種體驗既可以拓展寶寶的視野、豐盈其知識儲備,又能使寶寶獲得精神愉悅。

純玩收穫3 :玩出來的藝術家

寶寶的幾筆塗鴉、貌似沒有美感的舞蹈、四不像的手工作品……感到費解的您千萬不可對此小視。這是寶寶在表達他的感受、感覺,抑或是他曾經看見或者想像出來的東西,也許是某個人,也許是他曾到過的某個地方。這些來自內心世界的活動,經過寶寶對世界的觀察和思考,通過寶寶的筆和手有了一種真實的表達,您能說他不是一個藝術家嗎?

陪寶寶一起玩

一些遊戲過於幼稚而心不在焉時,是否會意識到這將影響寶寶的專注力和興趣?不妨鼓勵寶寶一起創造新的玩法,調動彼此的積極性,您也能像寶寶一樣投入、專心。

在親子遊戲中,父母與寶寶是平等的參與者。因此,您不要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對寶寶的行為指手畫腳,而應給予寶寶自由表達自我的機會。

有心的引導者

善於觀察寶寶在遊戲中的反應,並據此及時調整遊戲的玩法和難度,不斷增加新的遊戲內容。

對於遊戲輔助物一一玩具的提供也要有的放矢,避免過多或不合適的玩具影響遊戲品質。 遇到問題時,有心的引導者不會去代替,而是會鼓勵或點撥寶寶嘗試自行解決。父母與寶寶是平等的參與者。

對於遊戲輔助物一一玩具的提供也要有的放矢,避免過多或不合適的玩具影響遊戲品質。

遇到問題時,有心的引導者不會去代替,而是會鼓勵或點撥寶寶嘗試自行解決。

真誠的幫助者

多讓寶寶接觸不同的玩耍空間和形式,充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並最大限度地提供玩的材料,越是原始的材料,越能讓寶寶在玩耍中鍛煉動手、動腦的能力。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事物,如水、沙、泥、米、面、豆、石子乃至鍋碗瓢盆,都是可以“玩”的。

玩耍,是寶寶生活的一種方式;遊戲,承載著童年時代的快樂和溫馨。正如德國生物學家、心理學家卡爾·格羅斯所說,兒童不是有了童年而要遊戲,而是因為他要遊戲才給他童年。

少一絲功利色彩,多一份純真樂趣。讓寶寶純粹地玩、愉悅地玩,越玩越聰明吧!

不要小瞧空間感啊,它是寶寶認知能力的基礎之一,更是日後學習數學、幾何、物理、工程學和建築學等課程的必備能力呢!

純玩收穫2:自然中的百科全書

大自然給了我們足夠豐富的生靈地貌,讓我們從中獲得知識、體驗。常帶寶寶暢遊其中:捉知了、拾麥穗、抓泥鰍、聽瀑布、飲泉水、賞花、採摘、釣魚……這種種體驗既可以拓展寶寶的視野、豐盈其知識儲備,又能使寶寶獲得精神愉悅。

純玩收穫3 :玩出來的藝術家

寶寶的幾筆塗鴉、貌似沒有美感的舞蹈、四不像的手工作品……感到費解的您千萬不可對此小視。這是寶寶在表達他的感受、感覺,抑或是他曾經看見或者想像出來的東西,也許是某個人,也許是他曾到過的某個地方。這些來自內心世界的活動,經過寶寶對世界的觀察和思考,通過寶寶的筆和手有了一種真實的表達,您能說他不是一個藝術家嗎?

陪寶寶一起玩

一些遊戲過於幼稚而心不在焉時,是否會意識到這將影響寶寶的專注力和興趣?不妨鼓勵寶寶一起創造新的玩法,調動彼此的積極性,您也能像寶寶一樣投入、專心。

在親子遊戲中,父母與寶寶是平等的參與者。因此,您不要以高高在上的姿態,對寶寶的行為指手畫腳,而應給予寶寶自由表達自我的機會。

有心的引導者

善於觀察寶寶在遊戲中的反應,並據此及時調整遊戲的玩法和難度,不斷增加新的遊戲內容。

對於遊戲輔助物一一玩具的提供也要有的放矢,避免過多或不合適的玩具影響遊戲品質。 遇到問題時,有心的引導者不會去代替,而是會鼓勵或點撥寶寶嘗試自行解決。父母與寶寶是平等的參與者。

對於遊戲輔助物一一玩具的提供也要有的放矢,避免過多或不合適的玩具影響遊戲品質。

遇到問題時,有心的引導者不會去代替,而是會鼓勵或點撥寶寶嘗試自行解決。

真誠的幫助者

多讓寶寶接觸不同的玩耍空間和形式,充分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並最大限度地提供玩的材料,越是原始的材料,越能讓寶寶在玩耍中鍛煉動手、動腦的能力。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事物,如水、沙、泥、米、面、豆、石子乃至鍋碗瓢盆,都是可以“玩”的。

玩耍,是寶寶生活的一種方式;遊戲,承載著童年時代的快樂和溫馨。正如德國生物學家、心理學家卡爾·格羅斯所說,兒童不是有了童年而要遊戲,而是因為他要遊戲才給他童年。

少一絲功利色彩,多一份純真樂趣。讓寶寶純粹地玩、愉悅地玩,越玩越聰明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