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媽媽熱點>正文

“給夢鴿的信”也是給所有父母的信

近日, 一封父親寫給夢鴿的信火爆於網路之上, 給信的內容主要是以一個父親的口吻來教夢鴿應該如何教育兒子。 正所謂“慈母多敗兒”, 正是夢鴿不當的教育方式, 才把自己的兒子送上法庭, 而非楊女士, 更非其他人。 可以說, “給夢鴿的信”也是給所有父母的信。

將李某某送上法庭的是其母親夢鴿”, 這樣的說法未免有失偏頗。 孩子的成長有其必然性, 也有其偶然性, 簡單地把原因歸咎為某一方面, 難免流於片面絕對。 但細讀此信, 還是有不少值得思考的內容。

信中講了許多“我不會”, 比如在孩子未滿18歲前,

Advertisiment
不會給他買車, 不會讓他廝混於酒吧……其中對應的一點, 就是要學會對孩子說“不”, 不能過於縱容和溺愛孩子。

有人感慨, 現實中很多人已經喪失了說“不”的能力, 這不僅表現為對不公的無動於衷甚至逆來順受, 還表現在家庭中對孩子的一味迎合。 在一些父母看來, 自己小時候曾經吃過苦, 現在不能讓孩子吃苦;自己現在成功了, 也要讓孩子“得道升天”……可憐天下父母心, 愛自然不錯, 但對孩子過於“投其所好”, 也難免帶來一些隱痛。

孩子畢竟是未成年人, 心智還不成熟, 容易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 今天講不要讓孩子成為“溫室裡的花朵”, 但也不能讓孩子活在染缸裡。 讓孩子與社會與潮流與現代化的生活方式適當保持距離,

Advertisiment
也是應當的。 如果讓孩子過早地接受到功利主義、消費主義, 不可避免地影響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這一情境下, 再碰到一些不可控的因素, 難免會“擦槍走火”。

從見諸媒體的眾多細節來看, 夢鴿在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上, 確實存有問題。 比如說對孩子一些超出年齡的消費與活動, 不僅沒有盡到父母提示、拒絕的責任, 反而在順應、迎合, 甚至提供了種種便利條件, 這是需要夢鴿女士反思的, 也值得天下所有父母反思。

揆諸現實, 一般人出於經濟條件, 或許沒有給孩子提供過度消費、過度享受的條件, 但也存在著不和孩子說“不”的傾向。 比如, 對孩子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一些不正常的行為, 我們拒絕了嗎, 堅決拒絕了嗎?父母之愛之所以偉大,

Advertisiment
不僅在於給了孩子生命, 讓其成為“自然人”;還在於給了孩子健康的心智, 讓其成為“社會人”。 “子不教, 父之過”, 講的也正是這一層意思。 從這一意義上講, “給夢鴿的信”何嘗不是給所有人的, 何嘗不值得天下所有父母深思。

在教育孩子上, 夢鴿是存有責任的。 但是, 把所有責任都歸咎為夢鴿, 甚至把夢鴿當靶子的行為, 卻是不值得提倡的。 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夢鴿身上, 顯然犯下了方向上的錯誤。 我們更應該借助這一事件, 推動對教育的反思, 對如何為人父母的反思。 更大視野下反思, 更有利於增進共識, 更有利於孩子成長, 也更有利於社會進步。

知道了“給夢鴿的信”也是給所有父母的信, 所以在夢鴿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上,

Advertisiment
確實存在一定的問題, 而這也是值得夢鴿和天下所有父母反思的。 但如果僅僅情緒化的譴責夢鴿, 顯然把這一事件的社會意義無限縮小, 失去了一次難得的反省機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