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胎兒七活八不活”是真的嗎?

早產的危害很多人都知道, 但是民間尚有“七活八不活”的說法, 且廣泛流傳, 意思是認為一旦早產, 7個月的早產新生兒能活, 而8個月的早產兒反而不易活。 這個說法, 還真有不少人認同, 那麼, 這些說法是否真的有醫學上的依據呢?

關於七活八不活的說法

人體的發育是從精卵結合開始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 胚胎逐漸發育成熟。 先從單細胞分裂成多細胞, 2個月時才初具人形。 之後, 各組織器官會進一步發育, 功能也隨之進一步健全。 至懷孕7個月時, 胎兒的肺臟便具備了基本的呼吸功能, 這也是新生兒能否存活的基本條件。

Advertisiment

因此, 我們說7個月以前出生的新生兒不易存活, 主要是因為呼吸功能不完善。 而懷孕7個月以後的胎兒, 由於其肺臟已基本發育健全, 其他器官也基本成熟, 已經具備了生存的基本能力。 故比7個月以前出生的胎兒發育得更好、更成熟, 因而應該是更好成活才對。 從寶寶在子宮內發育角度上看, 懷孕7個月的寶寶身長35釐米, 體重約1000克。 有呼吸運動, 生後能啼哭, 但出生後易患呼吸窘迫綜合征。 而懷孕8個月的寶寶身長40釐米, 體重約1700克, 各臟器的發育均接近成熟, 出生後只要加強護理可能存活。 在母體內孕育時間越久, 越接近正常的足月兒的孕齡, 存活率和回歸正常生活的可能性越大。 另外, 早期干預、護理越到位,

Advertisiment
家長和醫院合作得越充分, 早產兒回歸正常生活可能性越大。


由此可見, “七活八不活”的說法, 並沒有科學依據, 七月, 無論是現代醫學的演算法28周, 還是以往民間的演算法大約30周, 肯定都是不如孕32-34周後胎兒生命力強, 也更適於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 僅從孕周≤34周的早產胎兒需要糖皮質激素促進胎肺成熟, 而>34周早產的胎兒無需促進胎肺成熟這一點就可以看出, 哪個孕周的胎兒出生更易於生存。 因為出生後的這個小生命, 面對的第一個風險, 就是能不能順暢的呼吸!

孕晚期:早產, 緣何而起?

1. 人口統計學、心理社會因素

包括低社經階層、未婚狀態、母親年齡較低、受教育年數較少、懷孕前體重較輕、壓力大、長期站立、長時間勞力工作、身高較矮者。

Advertisiment

2. 產科因素

是指過去病史曾有胎兒或嬰兒死亡者、曾有自發性流產或早產者、曾有前置胎盤或羊膜早期破水、懷孕間隔時間短、子宮頸閉鎖不全、生殖道異常。

現在病史有羊膜早期破水、沒有或較晚作產前檢查、子宮頸快速擴張、子癲前症或毒血症、嘔吐厲害、羊水過多、血型免疫問題、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多胞胎、胎兒先天性畸形。

3.營養因素

指母親體重增加的速率太慢, 約每週小於0.27公斤、懷孕過程總體重增加太少, 約40周小於10公斤。

4. 母親的疾病

如貧血、子宮頸有病菌著床、如披衣菌、B族鏈球菌、淋病等, 外傷、甲狀腺功能亢進、心臟疾病、高血壓、肺臟疾病、腎炎、肝臟疾病等。

5. 接觸毒性物質

如藥物成癮者、抽煙、喝酒。

Advertisiment

早產的預防除了加強公共衛生教育, 母親本身應注意平時生活習慣及生活形態的改善來減少早產的發生;而有些因素大多可以在懷孕前改善, 讓母體在最佳狀況下懷孕。

孕婦本身的投入是預防早產能否成功的重要關鍵, 因此醫護人員應該教導孕婦必須瞭解早產的原因, 評估自己是否屬於高危險群, 然後改善可能引起早產的個人因素, 如抽煙、喝酒、工作過度勞累、營養狀況不良、太年輕懷孕。

並且認識早產的早期徵候, 如持續性的下腹痛、下背酸痛、陰☆禁☆道分泌物增加或出血等。 對於高危險群的孕婦, 應注其每小時子宮收縮變硬的次數, 30周前大約3次以下, 30周後大約4次以下, 如超過這個標準即應臥床休息,

Advertisiment
不能改善時, 應隨時與醫師聯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