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告訴孩子了嗎?

在小學裡基本上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入學前讓孩子自己會做自己的事很重要。 將洗好的衣物疊好放進衣櫃裡, 吃完飯將碗筷收走, 只要平時幫家裡幹活, 自己的事情也完全能做好。

準備進入小學生活之前, 不要給孩子增加壓力, 比如說“不會疊自己的衣服可不行”“不會念自己的名字可夠戧”“會被老師罵的”。 可以改變一種方式, 不給孩子造成不安, 比如“換衣服的時候注意不要跟其他小朋友的衣服弄混, 自己的衣服疊好放好”“哪個是自己的東西, 上邊可以寫上自己的名字, 這樣好辨認”。

具體的事情入學以後慢慢學

Advertisiment

入學後還有一些需要新學的事情。 首先是看課程表, 準備第二天上課需要的教科書。 如果老師說有第二天需要帶的東西, 孩子要轉告父母, 加以準備。 削鉛筆, 橡皮和筆記本用完了要準備新的。 另外, 要帶體操服和室內鞋。

不過這些事情自己的孩子會不會做, 都得等開學以後才知道。 開學以後, 比如學校發的資料, “別弄得皺皺巴巴的, 對折一下放到夾子裡”, 等等, 注意觀察孩子的狀態, 一起幫孩子想辦法, “這麼做怎麼樣”, 出主意。

學校生活需要體力, 生活中要增強體力

學校生活是很需要體力的。 孩子必須長時間坐在椅子上, 要上體育課, 要吃飯, 也有休息時間。 雙肩背包也挺重的。 很快就會一天上5節課。

要說現在應該怎樣鍛煉體力或運動能力,

Advertisiment
有的父母可能認為得去上游泳班或體操班。 其實不需要這樣特別的鍛煉, 只要平時生活中注意就可以, 比如, “今天不騎自行車了, 走著去吧”, 或者“不開車了, 坐電車去吧”等, 既解決了父母運動不足的問題, 又能增強孩子的體力。

早睡早起, 定時吃早飯的生活節奏

人類有很長一段歷史都是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的, 活動到半夜的習慣是最近才養成的。 不過, 從生理角度看, 當有太陽光照射的時候, 荷爾蒙的活動比較活躍, 所以跟太陽的升起西下時間合拍對身體來說是最合理的。

對孩子來說也是如此。 早上6點左右起床身體易於啟動, 反算一下晚上9點左右就寢最適於增強活力。 當然, 也不是說不早睡早起吃早飯就培養不出健康的孩子,

Advertisiment
但是, 做到早睡早起, 按時吃早飯的孩子上學以後身體更靈活, 頭腦更活躍。

另外, 生長激素的分泌在夜晚熟睡的時候明顯增加, 所以在這個生長迅速的時期調整好生活的節奏非常重要。

要想讓孩子在入學以後學習、運動能力都得到發展, 就要注意晚上該睡覺的時候睡覺, 早上精神抖擻地起床, 把握好生活節奏。 父母最好隨著孩子的入學, 也將自己的生活調整為早起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