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視窗期”裡家長不能忽視的育兒新概念

10個月大的A寶寶似乎學習語言很容易, 1歲的B寶寶似乎對積木很有興趣, 完成也不錯……媽媽們相聚時總會發現類似的情況。 而這種現象與目前專家提出的有關大腦發育的新概念——“視窗期”有莫大的關係。
大腦發育之“窗”
專家指出, 大腦的發育就如幼樹苗的生長, 並非整體發育, 而是分區域、分階段進行。
寶寶出生後, 大腦開始急劇分化成運動區、視覺區、聽覺區等不同功能區域, 分管身體運動及智力發育的不同技能。 但它們的發育時間並不一致, 因而我們會觀察到, 某個時期, 寶寶接受和學習某種知識、技能會特別快。

Advertisiment
專家們把這稱為“視窗期”現象。
不同功能區域的“視窗期”不一樣, 如0至1歲半是視覺發育期, 9個月至10歲是言語詞彙期, 0至4歲是數學邏輯期……隨著大腦發育每扇“窗口”的敞開, “因時施教”, 有針對性的早教, 對寶寶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言語詞彙期, 和寶寶多說話、多交流, 能讓寶寶掌握更多的詞彙, 學習語言更容易。
不過這些“視窗”並非永遠都這麼寬敞, 過了這個時期, 會有所“減縮”, 大腦接收、處理相應資訊的敏銳度大大減小, 學習往往事倍功半。
聯接、溝通是大腦發育關鍵
大腦發育雖分區域進行, 但它的發育都取決於腦細胞的大小、數目, 以及腦細胞間的聯接和溝通。
美國“腦的十年”研究表明:大腦結構對人的智慧起巨大甚至決定性的影響。
Advertisiment

出生時, 寶寶的腦細胞數量已確定, 約有1,000億個, 但出生後腦細胞開始分長出樹突和軸突。 而腦細胞間通過樹突和軸突進行聯接溝通, 並構成資訊傳遞的聯接點——突觸。 每個腦細胞出生時有2,000個突觸, 2-3歲時急增到15,000個。 而在寶寶出生頭兩年, 腦細胞更是每秒增加40,000個突觸, 從而搭建起資訊傳遞的龐大“網路”。
大腦接收、處理資訊順暢, 是寶寶大腦學習、記憶功能的基礎。 因此, 不同的“視窗期”, 為寶寶提供相應豐富多彩的學習環境, 為大腦這個“幼樹苗”經常注入良好的“陽光”刺激, 能促使腦細胞間的聯接、溝通更高效。
足量DHA提高智力
0至6歲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期, 除了配合“視窗期”的早教外, 足量的腦部營養是大腦發育的“推動劑”,
Advertisiment
其中DHA是最重要的營養素之一。
DHA占大腦總脂肪含量的30%~45%, 是腦細胞膜中磷脂的重要成分。 它能確保腦細胞膜的發育和功能, 形成更多突觸, 同時促進資訊傳遞的“化學信使物”——神經遞質的完整, 並增加腦細胞膜液態流動性, 使資訊的傳遞更靈敏完整, 從而維持腦細胞間聯接的高效性, 有助提高寶寶的智力。
針對DHA對大腦發育的作用, 美國貝茲對兩組寶寶進行了跟蹤實驗。 貝茲發現在嬰兒期補充高水準DHA的寶寶, 與沒有補充DHA的寶寶比較, 其18個月大時的智力發育指數(MDI), 以及4歲時再測試的IQ值, 都要高出7分。
“窗口期”的早教, 對寶寶的智力可能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但能為寶寶日後各種能力的培養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Advertisiment
讓寶寶智力保持領先優勢, 在腦部發育的黃金期給予充足的腦部營養支持至關重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