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說話”對孩子的重要性

俗話說:孩子是跟著家長的話兒長大的。 礪智文化說:家長的語言是孩子成長的航標!不同表達卻寓意相同的兩句話, 道出了家長的語言在孩子成長的作用。 一句話可以毀掉孩子, 一句話可以成就孩子, 家長需要用心斟酌後再說。 千萬不要頭腦一熱, 口無遮攔, 說了;冷靜下來後, 想想, 後悔死了。 但礙於自己的面子, 還不好意思向孩子承認錯誤, 就會在孩子的心靈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傷痕。

下面列出"毀掉孩子"和"成就孩子"的四句話, 請捫心自問, 看看自己經常說嗎?

"傷害孩子"的四句話:

1、"這像是你這麼大的孩子做的事兒嗎?!"

Advertisiment

當一個5歲的孩子因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哭, 或者一個4歲的孩子拒絕在公共汽車上老老實實地坐著的時候, 他其實就是在做他這個年齡的孩子"應該"做的事兒。 當然, 如果孩子表現得更加成熟、懂事、得體, 父母會十分滿意和高興, 但當你要求他"合理"時, 你實際上在沒有弄清楚為什麼他會出現這樣"不合理"的行為的原因之前, 就說出了這樣帶有責備性質的話。 這時, 你真心關心的, 其實是孩子帶給你的影響(讓你尷尬或者難堪)。 真正地去關心他的感受, 理解他並給他足夠的體恤和同情--他是不是因為覺得在這裡很煩悶?或者他餓了?

2、"你真是個沒用的孩子!"

和孩子開玩笑, 看起來是一個不錯的開發他的幽默能力的好方法,

Advertisiment
但是諸如"你又忘記了擰緊瓶蓋, 你是不是沒腦子啊?!"這樣的"玩笑"卻很可能讓孩子感到受傷或者氣餒。 儘管有些父母想, 這樣嘲笑一下孩子, 也許會對他將來承受更多人際關係的複雜會有幫助--他會因為有過這樣的"訓練"而變得"堅強"!這是錯誤的。 作為孩子的父母, 你的任務是愛他、支持他、幫助他、引導他, 而不是應該把這種裝腔作勢的"挫折訓練"隱藏在"玩笑"裡。 如果心裡並不是真心覺得他很蠢很沒用, 那就請你不要那麼說。

3、"你怎麼就不能像人家家的孩子一樣啊?!"

這種把孩子與別人比較的方式, 最直接能達到的效果就是, 讓孩子自己覺得像個二等公民, 同時加劇他與其他人的對立情緒。

Advertisiment
也許父母是想通過這種比較讓孩子能更聽話或者更努力地學習, 但它除了會降低孩子的自信之外, 不會有更好的效果了。 你越是說他不行, 他就會越覺得自己不行。 父母要相信孩子的力量, 同時也要正視孩子的弱點。 引導孩子關注自己的行為, 發揚或者改進, 才是正確之道。

4、"別跑!你會摔跟頭的!"

也許父母自己認為自己的關心和提醒簡直是無微不至了, 可你的這種警示其實在告訴他"我已經預見了你會摔跟頭的"--這會讓孩子覺得很沮喪, 他越努力(想做得更好)就會遭遇失敗("跑了就會摔跟頭")!其實你可以叮囑他"把鞋帶系好了再出去玩兒", 這時你談論的是他的鞋子, 是裝備的準備, 而不是孩子的"無能"。 而且, 你越想警告不要發生什麼事情,

Advertisiment
孩子往往越會忽視你的提醒, 因為他覺得, 你根本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成就孩子"的四句話:

1、"你來決定……"

2、"我愛你, 但我不喜歡你的這種行為。 "

教導和約束, 對於孩子來說總是必要的。 但你一定要把他不好的行為和他這個人分開-- 這會使你和他都懂得, 不好的行為並不意味著做這件事的人就是"壞人"。 在你管教他的同時告訴他:"我為你指出什麼是不好的、不被接受的行為, 正是出於我愛你, 儘管我不喜歡這種行為, 但是我愛你!"這樣同樣能夠給你自己一個提醒, 你的目的是糾正和引導孩子的幼稚和無知, 讓他變得更加可愛和優秀, 而不是僅僅為了教訓或懲罰。 同時, 這也能夠給使你在面對孩子的時候,

Advertisiment
更能保持平靜平和, 而不至於表現出低品質的、起不到榜樣作用的咆哮, 因為你不是黃河。 (黃河在咆哮)

3、"你要知道, 不同的人會有自己不同的需求。 "

當你的孩子又在重複那句"這不公平!"的時候, 你需要做的不是呵斥或忽視他, 而是要耐心地讓他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事實上, 每個人並不是一定都會得到同等的待遇的, 在這種狀況下, "公平"真實的含義其實是"每個人在他需要這個東西的時候得到它"。 於是, 如果你買了什麼禮物給親戚的孩子, 你不要再買一份給自己的孩子, 以示"公平"或"安慰"。 試想如果別的孩子生病了, 你的孩子是不是也要一起吃藥呢?

4、"告訴我, 你心裡真實的想法!"

當你的孩子在被激怒的時候, 很可能會破口而出那些難聽的話來:"你這混蛋!"或者"我討厭你!"因為這是他們在情緒激烈的時候所能想到(或者說模仿到)的最"狠"、最解氣的話。 但你作為父母,你需要幫助你的孩子更深一些地瞭解自己的情緒--究竟是什麼激怒了他,讓他感到憤怒(或者不安、委屈等等),幫他分析整個事實。比如在他自己暫時厘不清頭緒時,你可以給他一些幫助:"你不高興是不是因為冬冬跟別人說了你告訴他的小秘密?"根據事實,幫孩子掌握自己的情感,教導他在這種時刻應該怎麼想,讓自己能平和,能和他人處理好關係。這樣,將來在沒有家長在身邊的時候,孩子也能學著克制和緩解自己的情緒了。

不一樣的話劇,不一樣的效果,家長朋友們,你學會了嗎?--如果還不會,請走進礪智文化一起學習吧!千萬不要再用過時的、陳舊的、迂腐的、不合時宜的教育理念來教育今天的孩子了。"刻舟求劍"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啊!

但你作為父母,你需要幫助你的孩子更深一些地瞭解自己的情緒--究竟是什麼激怒了他,讓他感到憤怒(或者不安、委屈等等),幫他分析整個事實。比如在他自己暫時厘不清頭緒時,你可以給他一些幫助:"你不高興是不是因為冬冬跟別人說了你告訴他的小秘密?"根據事實,幫孩子掌握自己的情感,教導他在這種時刻應該怎麼想,讓自己能平和,能和他人處理好關係。這樣,將來在沒有家長在身邊的時候,孩子也能學著克制和緩解自己的情緒了。

不一樣的話劇,不一樣的效果,家長朋友們,你學會了嗎?--如果還不會,請走進礪智文化一起學習吧!千萬不要再用過時的、陳舊的、迂腐的、不合時宜的教育理念來教育今天的孩子了。"刻舟求劍"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