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學齡前(3-6歲)>家庭教育>正文

“轉移法”根治攻擊行為

攻擊性行為是一種目的在于使他人受到傷害或引起痛楚的行為, 它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中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幼兒園階段主要表現為吵架、打架, 是一種身體上的攻擊;稍大一些?穴如6~7歲?雪的孩子會更多地采用語言攻擊, 謾罵、詆毀, 故意給對方造成心理上的傷害。
攻擊性行為形成的關鍵期是嬰幼兒階段, 年輕的父母不僅千方百計地滿足孩子的各種需要, 甚至不讓他人分享, 這樣容易導致其占有欲旺盛等不良心理, 加上家長的嬌寵放縱, 他們就會為所欲為, 稍不如意就以“攻擊”的手段來發泄不滿情緒,
Advertisiment
甚至發展到以攻擊他人為樂的地步。 一般認為, 攻擊性行為有著明顯的性別差異, 即男孩的攻擊性比女孩更突出, 男孩受到攻擊后, 會很急切地去報復對方, 如果任其發展到成年后, 這種攻擊性行為就可能轉化為犯罪行為。
心理學家認為, 攻擊是宣泄緊張、不滿情緒的消極方式, 對兒童的發展極其有害, 必須進行矯正。 家長可以采用“轉移注意”法, 對有攻擊性行為的獨生子女給予較多的關注, 例如:消耗能量。 在孩子情緒緊張或怒氣沖沖時, 可以帶他去跑步、打球或進行棋類活動。 培養文化興趣。 繪畫、音樂是陶冶性情的最佳途徑, 引導孩子經常從事這類活動有助于恢復他們的心理平衡, 乃至逐漸改掉其攻擊性行為。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