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裡, 孩子就像小地主, 說一不二, 做事有條有理, 整一個小大人似的。 但是一出家門, 馬上像換了個人, 畏首畏尾, 怕這怕那的, 針對此問題, 為各位家長提出幾條妙招:
孩子家裡家外兩個人怎麼辦?
1、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如果父母不和, 經常爭吵, 孩子就得不到應有的關懷和培養, 使孩子的心靈受到創傷, 就會因此而沉默寡言、悶悶不樂, 從而養成了孤僻。 因此, 家長應給孩子創造出一個和睦、融洽、民主的家庭, 讓孩子真正感到自己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員, 讓孩子感到家庭的溫暖、體驗到家庭的歡樂。
Advertisiment
2、擴大孩子的生活空間:當前, 由於家居條件、家庭結構等原因, 家長常常把孩子關在家裡, 久而久之, 孩子就會變得孤僻。 家長應讓孩子從“自我”的小圈子走出來, 讓孩子多與鄰居的孩子一起玩耍、遊戲、生活。 家長有必要利用節假日、業餘時間帶孩子到遊樂園、動物園、公園等場所玩, 帶孩子去串門、走親戚, 減少孩子對不同人、不同情境的陌生感, 增強其交往需要與興趣, 形成活潑、開朗大方的性格。
3、增強體質:孩子性格孤僻與體質弱密切聯繫。 孩子體質弱, 就會缺乏活動的耐性和持久性。 這樣就容易被同伴奚落和蔑視, 處於這種狀態的孩子會採取回避社會、回避人際交往, 用孤僻來保護自己。 所以, 家長應多帶領孩子投身到大自然去,
Advertisiment
4、給孩子樹立良好榜樣: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家長的自我封閉, 無良好的人際關係, 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 孩子會因此而產生孤獨感, 形成孤僻的性格。 因此, 作為孩子的第一位啟蒙教師, 家長應以身作則, 在言行、人際交往等各方面都應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孩子耳濡目染, 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塑造一個良好的性格。
5、注意評價和態度:家長經常隨意批評、否定孩子, 甚至指責訓斥孩子, 孩子就會喪失自尊心和自信心, 會感到自己很笨和行為不好,
Advertisiment
6、增加孩子“參與”意識:孤僻的孩子多著迷于一些缺乏社會交往、社會交流的興趣。 如玩遊戲機、看電視等, 對周圍的東西不聞不問, 對社會、周圍的人和事採取不參與的態度。 家長有必要中斷孩子的這些著迷的愛好,
Advertisiment
小編的話:希望各位家長不要讓孩子只敢在家裡勇敢, 要讓孩子敢走出家門, 走上社會, 做社會上真正的”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