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 或多或少, 都會犯錯, 貪玩、忘記做作業, 把你剛剛收拾好的房間折騰地一塌糊塗, 早上換上的新衣服中午就汙跡斑斑, 諸多的原因, 都會讓你忍無可忍地批評孩子。 批評, 對於孩子的成長無疑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情急之下, 指責、謾駡、打罵、咆哮等太給力的批評往往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家長教育孩子常常出現情緒失調的現象
家長教育孩子常常出現情緒失調的現象, 大致有以下幾種表現。
其一, 有些家長平時對孩子愛的方式不適當, 從小就慣孩子, 對孩子一味遷就、溺愛、過度保護,
Advertisiment
其二, 有的家長老是出現逆反情緒, 跟孩子對著幹, 孩子想怎樣幹, 家長就偏不讓他去做, 和孩子經常拗著幹, 把孩子弄得敢怒不敢言, 或讓孩子急得哇哇叫, 偏要孩子屈從才甘休, 嚴重扭曲孩子的心靈。
其三, 一些家長整天擔心和憂慮孩子的分數、在班級的名次、在校的表現、將來的出路等等。 由擔心孩子在家能否認真做作業、在校能否認真上課、聽老師的話、怕孩子放學後不回家打遊戲機,
Advertisiment
其四, 夫妻之間吵架, 感情磨擦不和;單位裡遇到不順心之事;與左鄰右舍發生矛盾;生活或工作壓力大擔子重;偶發事情的發生等等, 引發家長情緒極大波動。 這種情緒波動往往會轉嫁到孩子身上, 氣撒到孩子身上, 對孩子耍態度發脾氣, 使孩子莫明奇妙地受到冤屈, 有時對孩子愛理不理, 冷落疏遠, 甚至打罵孩子。
家長的情緒失調導致對孩子的教育手段不當, 違背教育原則與規律, 不僅收不到家長所預期的成效, 反而易導致親子關係緊張, 使問題複雜化。 由於對孩子的教養有分歧以及夫妻情緒的波動,
Advertisiment
嘮叨不如讓孩子來回答
重視情緒作用
不同性質的情緒對人的心理有不同的作用。 積極的情緒使人生活愉快, 充滿信心, 心情舒暢;消極的情緒使人生活壓抑, 缺乏信心, 心情沮喪。 同樣, 不同性質的情緒對家長的心理和行為也有不同的影響。 積極的情緒能激發家長以充滿愛的方式, 主動瞭解孩子, 關切孩子的成長, 並以民主、科學的方式教育和培養孩子, 從而使親子關係密切協調, 家庭氣氛和睦溫馨。 家長要重視自身的情緒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Advertisiment
嘮叨不如讓孩子來回答
對一件事情, 有時家長會對孩子囑咐好幾遍, 特別是做媽媽的, 唯恐孩子不明白, 不按自己的意思去做,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嘮叨。 對大部分孩子來說, 他們所不願聽的、反感的, 正是父母的嘮叨。 他們越不願聽, 做父母的就越不放心, 反而加倍地嘮叨起來, 這就成了惡性循環。 當父母的常常感到傷心與憂慮:“嘮叨還不是為了孩子們好?”“不給他們講, 怎麼能懂事啊!”好像只有無休止地向孩子們陳述一個又一個道理, 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方法。
嘮叨的時候, 不妨試用一個新辦法:把嘮叨變成提問題。 當你發現一個什麼問題, 把自己要說的內容, 變成提一個問題,
Advertisiment
武力懲罰不如鼓勵
教育孩子不是情緒發洩
對於孩子多次犯同樣的錯誤, 一些家長往往會怒火中燒, 大喊大叫來表達憤怒。 其實咆哮並不能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 聲調和結果往往成反比, 教育不是情緒發洩, 嗓門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反而使孩子感覺你的沒有修養和自己不被尊重。 如果大人孩子都發脾氣, 批評很有可能會升級為哭鬧和打罵, 教育的效果抵消為零。
父母應以低於平常說話的聲音批評孩子,低而有力的聲音,會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傾聽你說的話,這種低聲的冷處理,往往比大聲訓斥的效果要好。千萬不要以為你的態度,包括表情、語氣和目光無足輕重,只有好心就足夠了;不肯在表達方式上花心思,孩子難以心服口服地接受批評。因為,有時候他們拒絕的不是批評本身,而是父母的態度。心平氣和地批評孩子,有助於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也能達到批評的目的。所以,最好管住自己的脾氣,讓自己息怒。
武力懲罰不如鼓勵
當內心的怒氣終於衝破了忍耐的底線,從語言的批評升級到肢體的批評,武力懲罰出現了!武力懲罰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只能使雙方的矛盾激化,使原本有可能繼續下去的學習中途擱淺;在父母的拳頭下,孩子的自尊心也被打得一敗塗地,容易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甚至繼而對所有的批評刀槍不入,那可真是兩敗俱傷。
所以,媽媽想要武力懲罰時不如換成鼓勵,讓孩子愉快地接受批評。孩子需要在比較和實實在在的誇獎中發現自己的差距,如果父母肯定了孩子的一點成績,他會有信心糾正自己的錯誤;相反,父母對孩子的一個錯誤採取粗暴的方式,他很可能變本加厲更加叛逆。幼兒脆弱的內心其實特別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給孩子自信,也能使他們愉快地接受批評。批評的藝術在於正強化,而非負強化。與其強化孩子的弱點或全盤否定,不如將孩子的點滴成績和好的苗頭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掛在嘴邊,強化其好的一面,給予必要的指點,讓孩子看到自己的潛力,提升自信。
“零吼叫”五招教出好孩子
“這裡是半杯水,不同的人看到這半杯水會有不同的反應,有人會說:渴死了!怎麼只剩半杯水?而有的人卻會說:渴死了,還好,還有半杯水。”為什麼人的情緒差異會如此之大?老師指出:這是想法控制了我們的情緒。當遇到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想法,而不同的想法會引起不同的情緒反應。合理的想法使我們產生積極情緒,而不合理的想法則會導致消極情緒。生活中家長如果時常出現消極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控制好自我情緒是做到“零吼叫”教育孩子的第一步。那麼家長在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過程中怎樣做到“零吼叫”?
第一招:審視自己的情緒狀態,莫讓不良情緒傳染給孩子。當家長自身的情緒狀態並不好的時候可以先花一點時間調整下自己的情緒,等到情緒穩定時再和孩子們溝通。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們還小就以為他們“讀”不出家長的情緒,其實孩子們十分敏感。
第二招:為孩子創造空間,尊重孩子的隱私,重視他們的觀點。在這裡林少恵老師著重強調給孩子空間不僅僅是給孩子一個單獨的寢室,給孩子們留下寬鬆的心理活動空間才是真正尊重孩子隱私。試問各位家長們在進孩子寢室的時候敲過門說“我可以進來嗎”?
第三招:無論孩子的學習怎麼樣,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你是愛他/她的。應試教育不僅僅是孩子們的負擔,而且牽動著家長們的心。儘管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切,但是不要讓孩子們每一次成績的好壞成為家庭關係的晴雨錶。
第四招:為孩子取得的每一點進步而喝彩。孩子們的點滴進步有的在家長們看來不值一提,或者家長根本沒有關注到。這十分挫傷孩子們再接再厲的積極性。要體會到孩子們在取得進步過程中的艱辛,當然更需要關注到孩子們的進步。
第五招:制定家規,事前就與孩子約法三章。所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孩子還沒有養成自律性的時候,家長們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與孩子“約法三章”是許多成功家庭所走過的路。
與此同時,家長應注意的是:
第一、“零吼叫”不是放任不管。
第二、警惕因為“有求必應”和“不忍心”等而強化了孩子的不良行為。
第三、說到就要做到。
教育的效果抵消為零。父母應以低於平常說話的聲音批評孩子,低而有力的聲音,會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傾聽你說的話,這種低聲的冷處理,往往比大聲訓斥的效果要好。千萬不要以為你的態度,包括表情、語氣和目光無足輕重,只有好心就足夠了;不肯在表達方式上花心思,孩子難以心服口服地接受批評。因為,有時候他們拒絕的不是批評本身,而是父母的態度。心平氣和地批評孩子,有助於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也能達到批評的目的。所以,最好管住自己的脾氣,讓自己息怒。
武力懲罰不如鼓勵
當內心的怒氣終於衝破了忍耐的底線,從語言的批評升級到肢體的批評,武力懲罰出現了!武力懲罰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只能使雙方的矛盾激化,使原本有可能繼續下去的學習中途擱淺;在父母的拳頭下,孩子的自尊心也被打得一敗塗地,容易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甚至繼而對所有的批評刀槍不入,那可真是兩敗俱傷。
所以,媽媽想要武力懲罰時不如換成鼓勵,讓孩子愉快地接受批評。孩子需要在比較和實實在在的誇獎中發現自己的差距,如果父母肯定了孩子的一點成績,他會有信心糾正自己的錯誤;相反,父母對孩子的一個錯誤採取粗暴的方式,他很可能變本加厲更加叛逆。幼兒脆弱的內心其實特別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給孩子自信,也能使他們愉快地接受批評。批評的藝術在於正強化,而非負強化。與其強化孩子的弱點或全盤否定,不如將孩子的點滴成績和好的苗頭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掛在嘴邊,強化其好的一面,給予必要的指點,讓孩子看到自己的潛力,提升自信。
“零吼叫”五招教出好孩子
“零吼叫”五招教出好孩子
“這裡是半杯水,不同的人看到這半杯水會有不同的反應,有人會說:渴死了!怎麼只剩半杯水?而有的人卻會說:渴死了,還好,還有半杯水。”為什麼人的情緒差異會如此之大?老師指出:這是想法控制了我們的情緒。當遇到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想法,而不同的想法會引起不同的情緒反應。合理的想法使我們產生積極情緒,而不合理的想法則會導致消極情緒。生活中家長如果時常出現消極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嚴重的。控制好自我情緒是做到“零吼叫”教育孩子的第一步。那麼家長在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過程中怎樣做到“零吼叫”?
第一招:審視自己的情緒狀態,莫讓不良情緒傳染給孩子。當家長自身的情緒狀態並不好的時候可以先花一點時間調整下自己的情緒,等到情緒穩定時再和孩子們溝通。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們還小就以為他們“讀”不出家長的情緒,其實孩子們十分敏感。
第二招:為孩子創造空間,尊重孩子的隱私,重視他們的觀點。在這裡林少恵老師著重強調給孩子空間不僅僅是給孩子一個單獨的寢室,給孩子們留下寬鬆的心理活動空間才是真正尊重孩子隱私。試問各位家長們在進孩子寢室的時候敲過門說“我可以進來嗎”?
第三招:無論孩子的學習怎麼樣,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你是愛他/她的。應試教育不僅僅是孩子們的負擔,而且牽動著家長們的心。儘管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切,但是不要讓孩子們每一次成績的好壞成為家庭關係的晴雨錶。
第四招:為孩子取得的每一點進步而喝彩。孩子們的點滴進步有的在家長們看來不值一提,或者家長根本沒有關注到。這十分挫傷孩子們再接再厲的積極性。要體會到孩子們在取得進步過程中的艱辛,當然更需要關注到孩子們的進步。
第五招:制定家規,事前就與孩子約法三章。所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孩子還沒有養成自律性的時候,家長們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與孩子“約法三章”是許多成功家庭所走過的路。
與此同時,家長應注意的是:
第一、“零吼叫”不是放任不管。
第二、警惕因為“有求必應”和“不忍心”等而強化了孩子的不良行為。
第三、說到就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