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鸚鵡學舌”不利於孩子學說話

研究發現, 經常教孩子模仿說話與詞彙量的發展呈負相關。 相關研究表明, 11—13個月的小兒所獲得的詞語與成人教授所用的詞語相符率高達80%, 而到了14個月時, 上述符合率下降到38.5%。 換言之, 13個月前, 模仿是該年齡段孩子學語言的主要方法之一, 而隨著小兒語言能力的提高, 兒童開始從交際等其它途徑獲得詞語。  

根據Vygotksy的理論, 語言刺激應該是最接近兒童的語言發育水準。 教小兒學話要以他們能理解為基礎, 對不理解的語句的模仿, 至少在當時來說, 只是鸚鵡學舌, 不能說是真正的語言。 因此, 2歲以上的兒童不宜採用單純模仿的形式進行語言教學。

Advertisiment
這說明小兒掌握語言從具體到抽象這個發展過程。  

轉載自《文匯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