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黃金搭檔”助你安度更年期

48歲的黃女士遇到了煩心事兒。 半年來, 她常感面部烘熱, 身上還會陣陣潮熱, 伴有較多出汗, 一日最多十幾次發作, 而且還會口苦咽幹、心煩易怒、入眠困難, 動輒唉聲歎氣, 月經前總是乳☆禁☆房脹痛, 月經週期完全紊亂, 經量時多時少。 黃女士看了好幾家西醫醫院, 醫生給她下了“更年期綜合征”的診斷, 並且建議她服用雌激素。 但黃女士擔心雌激素可能帶來乳腺癌、心臟病等不良反應, 斷然拒絕並堅定地選擇了中醫……

更年期來了, 中醫也有招

更年期綜合征(現已改稱圍絕經期)常發生於45~55歲、處在絕經前後的女性,

Advertisiment
由於卵巢功能衰退, 引起各種相關的激素分泌失調, 從而出現陣發性潮熱、出汗、心悸、失眠等植物神經紊亂症狀, 有的還並伴有抑鬱、恐懼、焦慮等心理反應。

中醫稱之為“絕經前後諸證”, 認為此時婦人腎氣虛衰, 精血不足, 陰陽失調, 影響了心的生理功能, 導致心火亢盛。 在中醫理論裡, 汗液為心所化生, 心和精神活動相關, 故心火亢盛者會出現潮熱、多汗、失眠、心煩等, 以及不良反應。 腎虛也會波及肝, 女性常多愁善感, 肝氣容易鬱結不暢, 也常見乳☆禁☆房脹痛、易怒等症狀。

中醫認為, 本病的發生與腎、心和肝密切相關。 本在腎, 標在心和肝, 中醫藥治療有獨特療效。

湯藥和成藥, “搭檔”顯奇效

舌尖屬心, 黃女士舌尖紅苔薄白, 提示心火亢盛,

Advertisiment
脈弦細肝氣不舒, 先治其標, 以清心斂汗, 疏肝理氣, 方用甘麥大棗湯:浮小麥30克, 炙甘草12克, 大棗10克, 每日1副, 水煎, 早晚飯後溫服。 並隨湯藥送服逍遙丸, 早、晚各6克。 1周後, 黃女士的潮熱、出汗症狀消失, 乳☆禁☆房脹痛、失眠明顯好轉, 半月後已如常人。 再以六味地黃丸滋補腎陰調理其本。

甘麥大棗湯源自漢代張仲景所著中醫經典古籍《金匱要略》, 組成包括炙甘草、小麥和大棗, 本治女性精神憂鬱、煩躁不寧、喜怒無常之證(中醫稱之“髒躁”)。 方中小麥為禾本科植物小麥生長成熟的乾燥果實, 即淮小麥或陳小麥, 筆者改用小麥未成熟、乾燥輕浮癟瘦的果實, 即浮小麥, 是因小麥以養心補脾見長, 浮小麥則甘能益氣, 涼可除熱, 益氣除熱止汗是其所長,

Advertisiment
養心退熱, 則出汗可止。 甘草能瀉火解肌膚之熱, 解毒補氣;大棗補血, 調和脾胃, 此方為治療女性更年期潮熱汗出症狀簡單有效的方法。

逍遙丸則可疏肝理氣、養血調經, 是治療肝氣鬱結的良藥。 以滋補腎陰的六味地黃丸善後, 正是治其本。 湯藥和成藥的結合, 可謂“黃金搭檔”, 簡便易行, 收效甚大。

隨症巧加減, 病癒展顏笑

臨床應用需隨症加減, 如出汗症狀不明顯, 甘麥大棗湯中仍用淮小麥;心煩、潮熱汗出較輕者, 可單服甘麥大棗湯;若伴失眠健忘、眠後多夢, 可加用酸棗仁膠囊養心安神;頭耳鳴、腰膝酸軟、手足心熱、心煩不寧, 是腎陰虛的表現, 應滋腎寧心安神止汗, 方用甘麥大棗湯送服六味地黃丸, 潮熱明顯者送服知柏地黃丸;若伴心煩易怒、胸悶脅脹,

Advertisiment
宜疏肝理氣、寧心止汗, 方用甘麥大棗湯送服逍遙丸, 口苦口臭甚者送服丹梔逍遙丸加強瀉火之力;若伴心悸乏力、精神倦怠、形寒肢冷、腰膝酸軟、面浮肢腫等, 則是腎陽不足的表現, 應以甘麥大棗湯送服腎氣丸, 溫補腎陽、寧心止汗。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