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完整的成長》之情緒

“讓你的情緒流淌起來!”

在我的課上, 我常常這樣告訴學員。 因為有太多的人深深地壓抑著自己的情緒, 直到有些壞情緒在身體中變成病變。

記得一次坐在朋友的身邊, 清晰感到對方胸膛中的怒火。 即使朋友用自己多年練就的理性功夫管理著它, 並讓自己看上去很平靜, 但那紅彤彤的能量依舊穿越他的身體呈現在我的眼前。 我問他:“你很憤怒嗎?”他頓了一下:“你怎麼知道?”

這就是能量與連結。

在《完整的成長》32頁講到:新生命本來住在一個柔軟潤澤而溫暖的子宮裡, 在那裡他與母親一體。 出生那一刻,

Advertisiment
突然來到一個手腳伸出去空曠無遮擋而且又冷硬、粗糙又嘈雜的世界。 新生命是如何從鮮嫩而柔軟的生命之河中邁向這分離的、冰冷的世界呢?面對這突入其來的變化和世界的擴大, 嬌嫩的嬰兒如何適應呢?他如何應對這種降生而帶來的生存環境的聚變呢?這個過程中, 嬰兒的身體內會本能的產生一種恐懼的能量, 這種能量會透過哭而被釋放到身體之外, 以此平衡生命之痛。 我們把這種能量稱為情緒。

這告訴我們, 生命依託的某種能量, 通過身體的轉換釋放到外部, 它可以保護、調節和激發人的成長, 他是生命的一部分。

生命成長中如此重要的一部分, 卻時常被孩子的父母以及老師給忽略了。 “不許哭, 不要哭!”什麼時候能夠變成“若你難受就哭一會兒吧!”“媽媽知道你很傷心,

Advertisiment
就哭一會兒吧, 媽媽陪著你!”

我把這樣的表達帶進了我的工作坊中。 有多少次, 我看著一群群三四十歲的男人或者女人在談及父母、婚姻和愛的話題中, 聲音哽咽。 那習慣性的吞咽, 讓喉部時常隱隱作痛。 課堂中無人限制他們, 但他們的內在卻有個聲音不斷地說:“怎可以流淚?尤其是在大庭廣眾之下怎可以流淚?更是在這樣隱私的話題中怎可以流淚?”

我試用著心中的話輕聲地告訴他們:“難受就, 就允許自己哭一會兒吧!”

眼淚頃刻間像泄了閘的水一樣流出來。 當我用懷抱擁住對方的時候, 放聲的哭已經真的是久違的事情了。 當然哭過後, 情緒流淌了出去,

Advertisiment
新的觀點、內心的愛才有可能進入我們的身體。 這樣的方式不僅適用于孩子, 成人也同樣需要。

所以, 面對情緒, 瞭解它、接納它、辨識它, 並允許它流淌起來, 讓快樂、激情、喜悅逐漸沉澱, 讓憤怒、悲傷、恐懼逐漸流淌並轉化!放下那些已經舊的、且不再合適你的部分, 迎接屬於自己的嶄新的部分。 也許這就是“生命如水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