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弟子規》簡介

“弟子”的意思有兩個:一是指孩子;一是指學生;“規”就是規範。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 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 以《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 出則悌, 謹而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為中心。 分為五個部分, 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 後來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訓蒙文》, 並改名《弟子規》, 是啟蒙養正, 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 養成忠厚家風、教育孺子的最佳讀物。

祖宗雖遠, 祭祀不可不誠。 子孫雖愚, 經書不可不讀。 廢經廢倫, 治安敗壞根由。 貪瞋癡慢, 人心墮落原因,

Advertisiment
欲致天下太平, 須從根本著手。 圖挽犯罪狂瀾, 唯有明倫教孝。 誤根本為枝末, 認枝末為根本。 為求解決問題, 反倒製造問題。 君子唯有務本, 本務邦國自寧。

俗雲:「教兒初孩, 教婦初來」, 兒童天性未染汙前, 善言易入;先入為主, 及其長而不易變;故人之善心、信心, 須在幼小時培養;凡為人父母者, 在其子女幼小時, 即當教以讀誦經典, 以培養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曉以因果報應之理, 敦倫盡分之道;若幼小時不教, 待其長大, 則習性已成, 無能為力矣!

三字經曰:「養不教 , 父之過;教不嚴, 師之惰。 」;「教之道, 貴以專。 」, 而非博與雜;故一部經典, 宜讀誦百至千遍, 蘇東坡雲:「舊書不厭百回讀, 熟讀深思子自知」。 現在教學, 壞在博與雜, 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學生讀經、定力之培養,

Advertisiment
至有今日之苦果。 企盼賢明父母師長, 深體斯旨;此乃中華文化之命脈所系, 中華子孫能否長享太平之關鍵, 有慧眼者, 當見於此。

幾百年來, 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一直堅信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小孩子在他年少時(0~13歲), 記憶力非常好, 應該把前輩的人生經驗、生活智慧記憶下來, 牢牢地背記, 並爛熟於心中。 儘管此時他還不理解其深刻含義, 但是先記住, 好比牛先把草吃下去, 有時機再反芻一樣, 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 理解能力也在成長, 到了一定年齡自然醞釀發酵, 必然有更深的理解和領悟。 如果在孩子在記憶力強的時候, 不給他一些經典的東西儲存到腦子裡, 沒有“厚積”, 怎麼能“薄發”呢?怎麼能融會貫通、觸類旁通呢?

Advertisiment

《弟子規》這本書, 影響之大, 讀誦之廣, 僅次於《三字經》。 “弟子”是指一切聖賢人的弟子, “規”“夫見”意思是夫子的見解。 所以是每個人, 每一個學習聖賢經典, 效仿聖賢的人都應該學的。 《弟子規》如果沒做到, 學習別的經典就很難得到真智慧。 《弟子規》共360句(1080字), 概述簡介, 以精練的語言對兒童進行早期啟蒙教育, 灌輸儒家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