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爸爸去哪兒》同名圖書摘錄:郭濤&石頭

編者按上期我們摘錄了《爸爸去哪兒》同名圖書中關於張亮和天天的相關內容, 從張亮身上學到的是和孩子當“哥們兒”的度--該嚴厲時不順著孩子。 本次書摘, 將會把郭濤與石頭的相處方式及教育反思呈現給大家。 總而言之就是“大棒可以有, 蘿蔔更要有”。

 

向郭濤學習:讓孩子在合理的批評與鼓勵中長大

Part1:大棒可以有

在傳統的解釋裡, “胡蘿蔔加大棒”指的是一種獎勵與懲罰並存的激勵政策。 它來源於一則古老的故事:要使驢子前進, 就在它前面放一個胡蘿蔔或者用一根棒子在後面趕它。 但在郭氏理論中,

Advertisiment
“大棒”就是略顯嚴厲的“糙養法”, “胡蘿蔔”則約等於愛的獎勵。

在小石頭的成長過程中, 郭氏夫婦將“糙養”理論執行得相當到位。 在節目中, 小石頭永遠是那個最愛動最愛跑也最喜歡上躥下跳的一個。 有次攝像大哥跑過來問郭濤:“濤哥, 你兒子跑得太快了, 我實在跟不上, 他平時就這麼跑嗎?”郭濤說:“對呀, 平時就這麼跑, 登高爬低的, 在外面跑回來渾身全是泥跟土, 回來就得換衣服的那種。 ”

小石頭這種在大自然裡奔放的能力正是郭濤貫徹糙養模式的一大成果。 身為北方漢子, 郭濤一直覺得現在的孩子住在鋼筋水泥裡, 缺少陽剛之氣, 與大自然互動的能力也很差。 所以, 他從小就有意識地讓小石頭生活得原始一點兒,

Advertisiment
經常讓他在院子裡玩得滿身是泥。

因為時常在外摸爬滾打, 小石頭受傷的概率比中六合彩大多了。 有次他不小心把腳給摔骨折了, 天天把腳翹得老高。 郭濤並沒有因此阻止小石頭去外面“野”, 而是反過來說:“沒事, 兒子, 骨頭好了再接著玩, 接著鬧。 ”

 

小石頭在節目中的好胃口也是郭濤一手調教的, 即便只是啃饅頭, 他也能吃得津津有味, 一個勁兒地說好吃。 生活中的小石頭也是如此, 屬於給口飯就能活的小漢子。

“我從小就有意識地告訴他這好吃、那也好吃, 從不慣他, 所以不管是饅頭還是紅薯, 他都吃得很香。 ”除了糙養, 郭濤偶爾也會對小石頭進行嚴厲的訓斥, 他的嚴厲甚至一度遭到網友們的質疑。

他解釋說:“這種教育方式我自己也有一些排斥,

Advertisiment
我以後會反省, 但是這種大棒式的育兒方式並不是說完全是糟粕, 只要把握好度, 在處理一些原則性的事情時, 是可以用一用的。 ”

Part2:胡蘿蔔更要有

大棒可以有, 胡蘿蔔更要有。 其實, 生活中的郭濤經常會給小石頭一些甜蜜的“胡蘿蔔”。

郭濤回憶, 自己的父親當年就相當嚴苛。 在他的整個青少年時期, 父親幾乎沒沖他笑過, 也從來沒有表揚過他。 父親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小夥子, 還嫩, 還小, 還不懂事, 還不成熟。 ”身為人父後, 他常常提醒自己要給予孩子更多快樂的正能量。 “我希望他長大以後不會覺得爸爸是個頑固的不可理喻的老頭, 而是一個可以無話不談的好哥們兒。 ”

為了讓小石頭健康快樂地成長,

Advertisiment
郭濤從不吝嗇對他的獎勵, 比如讓他跟爸爸媽媽一起睡, 給他愛的擁抱, 跟他說“兒子你真棒”。 “我有時候把他抱在懷裡, 會故意使勁地擠他, 我希望他能感受到爸爸的擁抱是有力量的。 有時候, 他踢足球, 進了一個球, 我會非常高興去和他擁抱, 和他打鬧。 在別人看來, 這可能是一個很誇張的舉動, 但對孩子來說是特別特別重要的鼓勵。 ”

不過, 在爸爸獎勵的眾多“胡蘿蔔”中, 小石頭最看重的還是能在週末放假時和爸媽一起睡。 因為這樣第二天早上醒來, 他就可以和爸爸在床上摸爬滾打。 也沒有特別的主題, 就像兩隻動物一樣打鬧, 最後大汗淋漓。 這樣簡單的快樂, 對小石頭來說, 卻是最大的幸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