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爸爸去哪兒》裡為什麼總有一個世界冠軍?

做世界冠軍的孩子是怎樣一種體驗?被嚴厲要求, 朝著冠軍的方向前進?還是被溫柔對待, 盡享孩童應有的快樂?

因為大愛《爸爸去哪兒》, 所以, 我一直從第一季狂追到了第三季。 在為各種萌娃帥爸的高顏值刷屏的同時, 我還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那就是每季必有一個世界冠軍老爸, 從田亮到楊威再到鄒市明, 這似乎已經成了這檔節目的標配。 我不禁好奇, 冠軍光環是否會延續到他們的家庭中呢?

我要爸爸贏! 

我清楚地記得, 田亮一邊做飯一邊念叨:“世界冠軍連這個都做不了, 怎麼成?”雖是調侃,

Advertisiment
但也足見其職業身份帶來的高自我要求已經成了習慣。 這樣的爸爸可以成為孩子很好的榜樣, 因為競技體育對一個人身體和意志的考驗, 足以讓生活中的困難變得微不足道。 但同時, 也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 當爸爸們在競技環節中失敗時, 其他小夥伴反應相對平靜, 而且更容易被安撫, 而冠軍爸爸的孩子卻對勝負看得很重, 一旦爸爸失敗, 就表現得特別難過。 軒軒看到爸爸鄒市明失敗時痛哭, 嘴裡一直念叨著:“我要爸爸贏, 我要爸爸贏!” 

這5個字聽上去沒什麼, 無外乎一個爭強好勝的小孩子的肺腑之言。 可在一個心理師的耳朵中卻聽出了另外的聲音, 那就是, 在孩子的眼睛和精神世界裡, 對成績特別敏感,

Advertisiment
似乎一旦觸碰到失敗整個人都要崩潰, 程度明顯高於其他小夥伴, 這是怎麼一回事兒呢?我們不妨猜測一下: 

首先, 他擁有一個世界冠軍爸爸。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這個感覺:他從小就意識到自己的家裡有一個特殊人物, 這個人被萬眾矚目, 他會時不時被告知此人是個特別出色的人, 永遠拿第一, 為國爭光。 家裡那些照片和獎牌時刻在告訴孩子, 它們擁有多麼璀璨的歷史, 而這個成績的創造者就是自己的爸爸。 對於一個處於軒軒和楊陽洋這樣年齡的孩子來說, 正好是對一個人理想化建立的時候。 一個好的理想化物件可以説明孩子很好地建立一個模仿和認同物件, 於是就會產生一個問題:當前期的理想化建立時,

Advertisiment
若沒有一個回歸或者客觀的區分, 孩子很容易把爸爸的好和壞加以混淆, 也就是說, 失敗這個詞成為壞爸爸的代名詞。 當一個人無條件相信一個人的全能感時, 意味著把自己的全能也放在了對方身上, 一旦全能被打破(如失敗), 孩子容易體會到自己的失敗, 內心也就崩潰了。 相反, 爸爸的勝利則在某種程度上象徵著自己的勝利, 這就不難理解軒軒的痛哭了。 第一名和爸爸幾乎是畫等號的, 沒有第一名就沒有爸爸。  

其次, 對於出生在冠軍家庭中的孩子來說, 他很可能會形成這樣的印象:成功是令人驕傲的, 也是比別人更理所當然的。 因為從孩子有意識開始, 他接觸的爸爸就是成功的, 這個信號已經變成一種程式植入了孩子的記憶體裡。

Advertisiment
只是, 年幼的他並不知道爸爸為此付出了什麼, 更不知道成功之前其實也有過太多的失敗。 他更容易接受的資訊是:爸爸是冠軍, 冠軍是特別棒的;只有冠軍才能證明自己的能力。  

除了上面說的原因以外, 很可能還有一種不容易識別出來的因素, 那就是來自爸爸的束手無策, 唯有勝利可以平息一切。 我們看到, 雖然鄒市明盡力安慰軒軒, 但效果並不明顯, 直到節目組又安排了一次“比賽”讓鄒市明奪冠, 才哄得軒軒回歸平靜。

輸了也沒關係!

儘管如此, 隨著節目的進展, 我們還是發現孩子們發生了令人驚喜的變化。 競技類的項目增多後, 儘管輸了, 他們在情緒上也不再那麼激動。 吃葡萄大賽就是特別好的例子。

Advertisiment
軒軒沒有因為爸爸的失敗而痛哭, 而是特別投入, 堅持到最後幫助爸爸完成了比賽, 這個胖乎乎的小傢伙最後說:“輸了沒關係, 從頭再來。 ” 

這個變化產生的原因可能有幾個: 

首先, 每一次跟爸爸的出行都意味著近距離跟這個完美的人相處, 孩子會發現這個人也會犯錯, 也會失敗, 也會不如別人。 第一名永遠只有一個, 而這個第一名每次都不一樣。 當孩子看到大家都有機會獲得第一名且都那麼興奮時, 成績已經不像當初想的那麼具有唯一性。 我指的是, 或許, 他是第一次看到競技場面, 所以剛開始才那麼激動, 而當競技變成常態且類似于遊戲時, 他會慢慢發覺中間的樂趣, 而不是只關注成績。  

其次, 這個節目一直有很多遊戲環節,每次都會有輸贏,讓孩子們親眼看到,其他的爸爸也有輸有贏,自己的爸爸也是如此,並不是每一項都擅長。這樣的經歷讓他知道,所有的爸爸都不是完美的,也不能時刻拿第一。同時,其他的孩子在面對爸爸失敗時表現得很寬容,或是鼓勵爸爸,或是為美好的過程開心,這都給軒軒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機會,讓他在同伴的影響下學會面對失敗,學習處理情緒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暴怒或者崩潰。 

當然,這也要感謝節目組的設計,因為很多遊戲和比賽需要爸爸和孩子共同參與。孩子的親身參與讓他知道,想要獲得成功需付出很多努力和汗水,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享受。同時,他也看到了更加生動、全面的爸爸,而不只是那個站在領獎臺上的完美冠軍。在這樣真實的環境中,孩子逐漸可以區分成功和失敗不是一體的,好和壞是分開的。一個人可以好,也可以有不足,聯繫到自己身上就意味著自己也可以暫時虛弱、失敗和不如別人,但並不代表永遠不行。這種經歷特別重要,它可以讓一個人保留自體的彈性,而不是僵硬地理解自己,理解他人。 

我突然想起了和《爸爸去哪兒》遙相呼應的另一檔節目《爸爸回來了》,裡面同樣有一個冠軍爸爸李小鵬。那麼,類似題材的節目為什麼都要安排一個冠軍爸爸呢?或許,冠軍爸爸承擔的角色和任務是讓觀眾們看看冠軍老爸是怎麼帶孩子的,卸下冠軍光環,他們也是普通人,和其他的爸爸一樣,都希望自己是孩子的偶像,都有獨自面對孩子時的窘迫。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爸爸這個身份尤其重要,他是規則和陽性化的最好代言人,他會用身體和言語給孩子建立一個空間,一個關於獨立、邊界和責任的空間。這一點,作為心理師,我覺得這樣的節目起到了特別好的引領作用,讓我們多關注爸爸和孩子的關係,讓孩子們多跟爸爸在一起,這對他們的心理空間建設有非常重要的幫助。 

做爸爸,冠軍也是普通人

但是,並不是每一個冠軍爸爸或者在某一領域特別成功的爸爸都有類似《爸爸去哪兒》這樣的平臺,幫助他們來引導孩子,創造很多機會還原一個真實的爸爸,讓孩子從中學會正確對待輸贏與冠軍這件事。這就需要爸爸們在生活中有所行動,而且要從升級做爸爸那一刻開始就要有所準備。

作為一個冠軍,從萬人矚目的感受過渡到矚目一個新生命,世界一下子被各種措手不及所填滿,這是作為一個男人必須要面對的身份轉換過程。當冠軍真正開始接受自己成為一個爸爸時,必須要回答自己一些問題,比如爸爸這個稱呼象徵著什麼?你可以給自己的孩子怎樣的影響?你是否能夠儘量做到不把自己的某種欲望強加到孩子身上?尤其是最後這個問題,是很多爸爸容易忽視的。他們希望將某些屬於自己的價值在孩子身上得到延續,結果卻忽略孩子的主體性。然而,我們僅創造孩子的身體,無法創造其心靈世界的自由,不管父母取得了怎樣的成就,孩子沒有義務繼續這些成就,除非真的發現孩子的某種天賦正好與自己吻合,再因勢利導也不遲。在這方面,一個清晰自己需要的爸爸顯得特別重要,給孩子自由發展空間是爸爸功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個寬容接納又不失規則感的空間是孩子勇敢探索世界以及自我的動力,孩子會知道家人永遠在那裡,一個安全的所在,一個可以尋找到方向的所在。 

接下來,更加具體的操作要根據不同爸爸的個性特質而定,但萬變不離其宗,那就是做一個生動、真實的人,讓孩子感知到周遭環境是值得被信任的,孩子的好與不好都不被過分誇大,對孩子儘量做到客觀,而這緣於我們是否可以對自己做到充分客觀,不因成敗去決定一個人的價值(即便我們是被這樣評價過來的)。意識到這一點,就可以避免做孩子第一個“苛刻而冷漠”的評價系統,那麼,孩子就會在相對寬鬆但又不失規範的環境下長大,將來走入社會(節目中不同家庭的相處就是一個微觀的社會)會更從容。 

其實,孩子需要的不是一個完美的冠軍爸爸,而是一個真實自然的爸爸。鎂光燈下或領獎臺上不過是爸爸們生命中的一個經歷,真正的生活還要和親人一起創造。只有卸下冠軍的光環,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快樂老爸。 

這個節目一直有很多遊戲環節,每次都會有輸贏,讓孩子們親眼看到,其他的爸爸也有輸有贏,自己的爸爸也是如此,並不是每一項都擅長。這樣的經歷讓他知道,所有的爸爸都不是完美的,也不能時刻拿第一。同時,其他的孩子在面對爸爸失敗時表現得很寬容,或是鼓勵爸爸,或是為美好的過程開心,這都給軒軒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機會,讓他在同伴的影響下學會面對失敗,學習處理情緒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暴怒或者崩潰。 

當然,這也要感謝節目組的設計,因為很多遊戲和比賽需要爸爸和孩子共同參與。孩子的親身參與讓他知道,想要獲得成功需付出很多努力和汗水,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享受。同時,他也看到了更加生動、全面的爸爸,而不只是那個站在領獎臺上的完美冠軍。在這樣真實的環境中,孩子逐漸可以區分成功和失敗不是一體的,好和壞是分開的。一個人可以好,也可以有不足,聯繫到自己身上就意味著自己也可以暫時虛弱、失敗和不如別人,但並不代表永遠不行。這種經歷特別重要,它可以讓一個人保留自體的彈性,而不是僵硬地理解自己,理解他人。 

我突然想起了和《爸爸去哪兒》遙相呼應的另一檔節目《爸爸回來了》,裡面同樣有一個冠軍爸爸李小鵬。那麼,類似題材的節目為什麼都要安排一個冠軍爸爸呢?或許,冠軍爸爸承擔的角色和任務是讓觀眾們看看冠軍老爸是怎麼帶孩子的,卸下冠軍光環,他們也是普通人,和其他的爸爸一樣,都希望自己是孩子的偶像,都有獨自面對孩子時的窘迫。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爸爸這個身份尤其重要,他是規則和陽性化的最好代言人,他會用身體和言語給孩子建立一個空間,一個關於獨立、邊界和責任的空間。這一點,作為心理師,我覺得這樣的節目起到了特別好的引領作用,讓我們多關注爸爸和孩子的關係,讓孩子們多跟爸爸在一起,這對他們的心理空間建設有非常重要的幫助。 

做爸爸,冠軍也是普通人

但是,並不是每一個冠軍爸爸或者在某一領域特別成功的爸爸都有類似《爸爸去哪兒》這樣的平臺,幫助他們來引導孩子,創造很多機會還原一個真實的爸爸,讓孩子從中學會正確對待輸贏與冠軍這件事。這就需要爸爸們在生活中有所行動,而且要從升級做爸爸那一刻開始就要有所準備。

作為一個冠軍,從萬人矚目的感受過渡到矚目一個新生命,世界一下子被各種措手不及所填滿,這是作為一個男人必須要面對的身份轉換過程。當冠軍真正開始接受自己成為一個爸爸時,必須要回答自己一些問題,比如爸爸這個稱呼象徵著什麼?你可以給自己的孩子怎樣的影響?你是否能夠儘量做到不把自己的某種欲望強加到孩子身上?尤其是最後這個問題,是很多爸爸容易忽視的。他們希望將某些屬於自己的價值在孩子身上得到延續,結果卻忽略孩子的主體性。然而,我們僅創造孩子的身體,無法創造其心靈世界的自由,不管父母取得了怎樣的成就,孩子沒有義務繼續這些成就,除非真的發現孩子的某種天賦正好與自己吻合,再因勢利導也不遲。在這方面,一個清晰自己需要的爸爸顯得特別重要,給孩子自由發展空間是爸爸功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個寬容接納又不失規則感的空間是孩子勇敢探索世界以及自我的動力,孩子會知道家人永遠在那裡,一個安全的所在,一個可以尋找到方向的所在。 

接下來,更加具體的操作要根據不同爸爸的個性特質而定,但萬變不離其宗,那就是做一個生動、真實的人,讓孩子感知到周遭環境是值得被信任的,孩子的好與不好都不被過分誇大,對孩子儘量做到客觀,而這緣於我們是否可以對自己做到充分客觀,不因成敗去決定一個人的價值(即便我們是被這樣評價過來的)。意識到這一點,就可以避免做孩子第一個“苛刻而冷漠”的評價系統,那麼,孩子就會在相對寬鬆但又不失規範的環境下長大,將來走入社會(節目中不同家庭的相處就是一個微觀的社會)會更從容。 

其實,孩子需要的不是一個完美的冠軍爸爸,而是一個真實自然的爸爸。鎂光燈下或領獎臺上不過是爸爸們生命中的一個經歷,真正的生活還要和親人一起創造。只有卸下冠軍的光環,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和孩子一起成長的快樂老爸。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