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媽媽熱點>正文

【健康傳遞】猩紅熱居家防護對策

猩紅熱是由一種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呼吸道傳染病, 主要發生在冬春季節。 任何年齡均可患病, 但2~8歲的寶寶最容易被感染。 臨床以發熱、咽峽炎、全身彌漫性猩紅色皮疹和疹退後皮膚脫屑為特徵。 少數人在病後可出現變態反應性心、腎併發症。

對策1控制傳染源 切斷傳播途徑

猩紅熱的傳染性極強, 但目前尚還沒有疫苗預防, 因此應注意切斷傳播途徑。 猩紅熱是經由空氣飛沫傳播的, 所以, 日常生活照一定要經常保持居室內空氣新鮮, 少帶寶寶去公共場所, 多去空氣清新的花園玩耍或散步。

Advertisiment
幼稚園中出現患病的寶寶, 應馬上進行隔離治療, 一般治療7天後方可解除隔離, 部分免疫力低下患兒或有併發症者, 應適當延長隔離期, 以免傳染給別的寶寶。

對策2 醫院治療

寶寶患了猩紅熱, 必須及早進行治療, 早期注射足夠的青黴素,

Advertisiment
可以縮短病程, 加快病癒。 目前, 由於青黴素的廣泛使用, 患病後症狀較輕的寶寶已明顯增多, 一般在注射青黴素1~2天后, 皮疹即可消退, 體溫也逐漸下降。 但不可隨意停藥, 需要聽從醫生的囑咐繼續用藥1周, 直到症狀完全消失、咽部紅腫消退才可停藥, 切不可當成普通的感冒。 否則, 體內的溶血性鏈球菌並未完全消滅掉, 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對策3 休息加營養

患病的寶寶一定要臥床休息, 多喝白開水, 吃清淡易消化的飲食, 如冬瓜湯, 取新鮮冬瓜500克和少許鹽, 把冬瓜切成絲, 放入鍋內加水慢火煨湯, 湯好後加一點點鹽, 適合小便短赤、口渴的寶寶;取適量白蘿蔔, 洗淨後切成絲。 把切成絲的白蘿蔔酌情加蔥油、白糖、鹽拌勻,

Advertisiment
適合發燒後食欲不佳的寶寶;楊梅舌明顯的寶寶, 可服用參麥綠豆粥, 方法為取沙參15克, 麥門冬10克, 綠豆500克, 粳米50~100克, 然後將沙參和麥門冬用水煎, 取汁500毫升, 與綠豆、粳米一起按常用的方法煨粥。

溶血性鏈球菌可產生紅疹毒素, 它可作為一種變態反應原刺激身體產生抗體, 發生變態反應。 這類變態反應發生的時間大多在患猩工熱的2~3周, 此時正是鏈球菌感染後體內產生抗體的時間。 因此, 媽媽切不可把猩紅熱當作一般的感冒來對待, 它能會引起多種嚴重併發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