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夏季安全】孩子貌似站水裡,其實他正在死去

隨著這幾天氣溫回升, 人們開始帶孩子走近游泳館。 然而, 下面這個常識一定要知道, 否則後果很嚴重!!!

你知道嗎?孩子溺水很多時候是站在水裡安靜的死去, 沒有掙扎, 很多時候大人就在身邊而渾然不知。

溺水並不是好萊塢大片裡那樣的戲劇性, 沒有掙扎, 沒有呼叫, 也沒有平躺。

覺得應該提醒大家, 就算你沒有孩子, 如果你夏天去海邊, 去泳池, 如果你能及時發現溺水跡象可以及時救命。

從事發你只有30秒鐘去把孩子救出水中......

真實案例:

週末下午, 和朋友約好了帶孩子去游泳池游泳, 孩子們在水裡嬉戲,

Advertisiment
我們在岸邊愉快的聊天, 眼光時不時瞟一眼水裡的孩子。

忽然間, Z媽媽眼光異樣盯著泳池中央, 大喊:"小Z(她孩子),你還好嗎?"小Z站在泳池裡, 頭在水面外, 眼睛是睜開的。
我們三個媽媽同時站起來走到泳池邊上, 我這才看清楚, 小Z的眼睛是睜開的, 但是似乎很迷茫的樣子。 身體是垂直的, 雖然泳池很深, 她很小, 但是她身體是貌似站著, 頭在水外, 很清醒的樣子。
小Z媽媽還在焦急的在岸上問她女兒話(女兒沒有回答), 我還在腦子裡飛快旋轉考慮這是否是去年所看到的溺水跡象, 我身邊的A媽媽已經二話不說跳入水裡了。
周圍所有人都沒有注意到, 剛剛開始看到我們的騷動而開始把目光轉向泳池中央的時候, A媽媽穿著整齊的衣服裙子和鞋子早已飛快的跳入水裡,

Advertisiment
火速自由泳跑到那孩子身後, 把小Z抱出水面。
小Z猛的吐了一大口水, 好像打嗝一樣那麼響亮, 然後就開始大哭了。 眾人終於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了。
泳池裡實際上有好幾家人, 一個爸爸走到我們身邊道歉說:"對不起, 我是離她最近的, 但我真的不知道她到底出了什麼事情, 我是背對著她, 沒有聽到任何呼救。 "
到底怎麼了?僅僅幾秒, 從Z媽媽喊小Z,到小Z被我朋友A火速抓出水面。 眾人還沒有反應過來, A媽媽真的是英雄。
她笑著說, 是桃媽前兩天從報紙上發來的“溺水是什麼樣子的”文章連結給她, 她讀了才記住了, 沒想到那麼快就用上了。
真巧。 實際上我看到那篇文章後只給兩個人發了,
Advertisiment
一個是桃爸, 一個是A媽媽, 因為這兩個人和我天天見面, 我知道他們肯定覺得很有用。
可事發之後, 我立刻貼我的朋友圈裡面央求大家轉發。

人在溺水時特徵:

以個人經驗說, 儘管我自認為孩子很熟水性, 自認為我是個很盡職的媽媽, 可是我只是1年前才知道溺水的人是靜靜站在水裡, 而不是平躺在水裡。

很多人以為溺水的人會大喊大叫驚慌失措, 實際上, 很多時候是站立的樣子, 或者好像在水裡垂直爬一個隱形的樓梯。 頭是大多數在水面上, 嘴巴有時候在水外, 有時候在水裡, 一上一下好像冒泡。

實際上一年來我看到即將溺水的孩子:獨家爆料, 眼睛睜著, 嘴巴半閉, 身體垂直, 有時候嘴巴在水上, 有時候嘴巴在水下,

Advertisiment
上下漂浮。 但最最主要的是, 身體都是垂直的。 如果要真的躺水面上, 大家早就知道大事不妙了。

如果看到有孩子這樣在水裡, 請大人們不要怕麻煩, 不管是不是你孩子, 請大聲問一下這個孩子是否還好?

如果這個孩子不回答, 寧可你判斷錯了, 也要跳入水裡救起這個孩子。 也許孩子沒聽到你, 也許不願意回答, 但也許已經睜眼無法說話和動彈。 有些大人們甚至以為孩子在玩兒, 實際上已經溺水了。

人溺水的時候會本能自動先保護呼吸系統, 其他身體部位都是次要。 所以不可能說話或者濺水來引起別人注意力的。 一旦這樣, 家長只有30秒鐘的營救時間。 再長久就要看這個溺水人的造化了, 很多時候大腦長期缺氧後會有後遺症。

Advertisiment

當孩子躺在水裡時, 可能就已經死了!

請再看下麵的圖:

圖解:大家都以為溺水的人會像左上角的圖示一樣驚慌呼救……實際上是下面的10幅圖,在此翻譯為《溺水者十大無聲跡象》:

1.頭被浸沒于水下, 嘴巴露出水面。

2.頭向後傾斜, 嘴巴張開。

3.雙眼無神, 無法聚焦。

4.緊閉雙眼。

5.頭髮蓋住了前額或眼睛。

6.看似直立于水中, 腿無法運動。

7.呼吸急促或痙攣。

8.試圖游向某個方向, 卻無任何前進。

9.試圖翻轉身體。

10.做出類似攀爬梯子的動作。

最後再次提醒家長:

有時孩童溺水因為體力不如大人, 並不會像電視劇或電影演出般的瘋狂拍打水面或掙扎, 而是看似「趴」或「站」在水中發愣, 其實已經溺水, 很有可能是孩子已經嗆水到半失去意識, 這時應儘快將孩子抱上岸請求協助。如果沒有儘快察覺孩子的不對勁,一切恐怕就為時已晚。

看了網上的這個帖子,為了辨識真偽,我詢問過周圍曾經有溺水經歷的人以及體育學院學游泳的人,確實是這樣!

這時應儘快將孩子抱上岸請求協助。如果沒有儘快察覺孩子的不對勁,一切恐怕就為時已晚。

看了網上的這個帖子,為了辨識真偽,我詢問過周圍曾經有溺水經歷的人以及體育學院學游泳的人,確實是這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