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多動症】多動症是家長們最容易給孩子貼的標籤

孩子活潑好動, 有的是性格原因, 有的則是多動症的表現。 今天小編帶你看:多動症是家長們最容易給孩子貼的標籤。

1歲半的堯堯聽故事會的時候總是爬來爬去, 不像其他孩子那樣坐得住, 爸爸擔心孩子是不是多動症。

2歲多的靈靈, 還不會說話, 在遊樂場, 不是自個兒玩, 就是呆呆地看別的小朋友玩, 從來不跟別人玩。 媽媽擔心孩子是不是自閉症。

多動症和自閉症這兩張特別嚴重的標籤, 卻成了當今爸爸媽媽常用的標籤, 可見父母的焦慮有多嚴重。 如果我們把一群好動的寶寶召集起來聽故事會,

Advertisiment
也許堯堯爸爸就不擔心了, 如果我們讓一群兩歲還不會說話的寶寶呆在一起玩, 也許靈靈媽媽就不焦慮了。 父母總是會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較, 別人會的自己孩子不會, 就會擔心孩子是不是有問題, 找不出問題的原因, 就歸咎於多動症和自閉症, 好像給自己的焦慮找到了最好的理由。

貼上標籤, 緩解焦慮

就拿堯堯來說, 1歲半的孩子坐不住滿地爬, 是非常正常的現象。 其他孩子被老師的故事吸引, 堯堯的注意力可能在周圍新奇的事物上, 也可能專注於感受快速爬行的樂趣, 甚至不排除一種可能性, 肢體的節奏性運動正是他集中注意力的方式(這是一種天生的學習模式, 不是病症)。 觀察孩子的注意力在哪裡,

Advertisiment
才能找到問題的根源, 解除父母自身的焦慮。

同樣的, 2歲不能開口說話的孩子, 絕不只有靈靈一個。 不開口說話的原因太多了, 除了極少部分是先天生理上的問題, 大部分的原因出在媽媽或者主要養育人身上。 孩子學說話從模仿開始, 有的大人說話節奏太快、口齒不清, 孩子因為難模仿而不開口;有的家庭成員多、語種複雜, 也給孩子模仿說話造成難度;教養方式上的問題就更多了, 比如孩子指著東西咿咿呀呀, 大人就心領神會地提供服務, 孩子當然就不需要學說話了;有的孩子一歲不到, 大人就教寶寶走路, 沒有經過大量爬行, 大腦語言中樞缺乏足夠的刺激, 也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發展。 此外, 當孩子不像其他2歲孩子那樣能說會道的時候,

Advertisiment
父母的焦慮恰恰成為孩子金口難開的主要原因。

孩子身上的問題有其發生的原因, 父母需要努力找到行為背後的原因, 不要給孩子貼上問題標籤。 問題行為不等於問題孩子。

多動症是家長們最容易給孩子貼的標籤。 對於多動症的判定, 不要因為孩子好動就認為是這樣, 真正理解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非常重要。

相關用戶問答